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产权激励: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产权激励: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

  • 作者:黄军林,陈锦富,谢炳庚,李晓青
  •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8067584
  • 出版日期:2021年01月01日
  • 页数:200
  • 定价:¥7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以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为研究主要内容,空间规划作为政府在空间治理领域的一种基本工具被纳入**治理现代化改革中,由技术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转变成为必然。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城市空间问题应对的技术实现方式已经被城市规划界所熟悉,而治理实现方式却比较模糊。因此,探索城市规划从“技术”转向兼具“技术”与“政策”双重属性的治理型规划,成为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课题。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新时代城市空间治理、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效用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困境分析、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的治理框架、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工具及执行、基于矩阵决策模型的产权激励工具执行结果评价、关于新时代空间治理的思考。
    目录
    目录 第1章导论:新时代空间治理(1) 1.1新时代的中国(1) 1.1.1内涵转向: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1) 1.1.2动力转向:迈向新阶段的城镇化(3) 1.1.3治理转向:转向治理工具的城市规划(5) 1.2研究意义(6) 1.2.1理论意义:梳理与补缺(6) 1.2.2实践意义:解释与验证(7) 1.3研究内容、目标与问题(7) 1.3.1研究目标(7) 1.3.2研究目标(8) 1.3.3研究问题(8) 1.4研究框架与方法(9) 1.4.1研究框架(9) 1.4.2基本方法(9) 第2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12) 2.1概念界定(12) 2.1.1城市空间资源(12) 2.1.2初始配置与再配置(13) 2.1.3产权(15) 2.1.4交易成本(16) 2.1.5制度(17) 2.2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17) 2.2.1国外研究综述(17) 2.2.2国内研究综述(22) 2.2.3研究评述(28) 第3章理论引入: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29) 3.1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问题(29) 3.1.1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制度制约(29) 3.1.2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利益与权责复杂(30) 3.1.3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诉求多元(33) 3.2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36) 3.2.1再配置的本质是产权交易(36) 3.2.2基于产权交易的产权运行(37) 3.2.3产权制度下的产权交易与产权运行(38) 3.2.4产权激励的介入(39) 3.3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中引入产权激励的 理论解释(40) 3.3.1产权激励机理:激励途径的理论推演(40) 3.3.2产权激励效用:“交易成本”降低与 “综合效益”增加的理论推演(42) 3.4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效用评价 模型构建(44) 3.4.1基于“交易成本”与“综合效益”的二维评价(45) 3.4.2交易成本维度(45) 3.4.3综合效益维度(52) 3.4.4产权激励效用评价的矩阵决策模型(60) 3.5本章小结(61) 第4章转型解译: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 资源配置分析(62) 4.1初始配置主导期(62) 4.1.1背景与制度环境(62) 4.1.2基于梅溪湖土地整包的案例分析(64) 4.1.3延伸思考:高“综合效益”与低“交易成本”(72) 4.2再配置主导期(75) 4.2.1背景与制度环境(75) 4.2.2基于凤凰山庄拆迁的案例分析(76) 4.2.3延伸思考:低综合效益与高交易成本(83) 4.3再配置主导期的双重困境(87) 4.3.1交易成本增加(87) 4.3.2综合效益受限(90) 4.4本章小结(93) 第5章治理框架: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94) 5.1再配置的产权激励:一种柔性的空间治理模式(94) 5.2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机理(95) 5.3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方式(96) 5.4再配置的产权激励逻辑(100) 5.5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收益分配(103) 5.6本章小结(105) 第6章治理途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 工具及执行(106) 6.1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实施(106) 6.1.1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实现方式(106) 6.1.2产权激励在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的 实施程序(108) 6.1.3产权激励政策工具执行程序(111) 6.2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功能调整激励工具(111) 6.2.1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111) 6.2.2政策工具设计(114) 6.2.3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115) 6.3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容量奖励激励工具(115) 6.3.1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115) 6.3.2政策工具设计(116) 6.3.3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118) 6.4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置换激励工具(119) 6.4.1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119) 6.4.2政策工具设计(121) 6.4.3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123) 6.5本章小结(124) 第7章治理效用:基于矩阵决策模型的产权激励工具 执行结果评价(125) 7.1功能调整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125) 7.1.1案例:长沙市都正街有机更新案(125) 7.1.2功能调整的激励效用评价(128) 7.1.3案例小结(135) 7.2容量奖励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135) 7.2.1案例:湘江宾馆保护工程及周边 地块棚改案(136) 7.2.2容量奖励的激励效用评价(139) 7.2.3案例小结(146) 7.3空间置换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147) 7.3.1案例:“××宗地”用地置换案(147) 7.3.2空间置换的激励效用评价(150) 7.3.3案例小结(157) 7.4本章小结(157) 第8章结论:关于新时代空间治理的思考(158) 8.1基本结论(158) 8.2转型之路——基于制度经济的空间治理(160) 8.3未来展望(162) 参考文献(164) 附录1激励工具对交易成本影响的访谈表(183) 附录2激励工具对综合效益影响的访谈表(185) 后记(18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