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英汉航空科技翻译
QQ咨询:
有路璐璐:

英汉航空科技翻译

  • 作者:许云峰
  •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17987
  •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提出了翻译过程中进行信息解构与信息重组的原则、方法与层次, 以及解决翻译疑难问题的具体途径, 总结了在科技翻译中实现美学诉求的具体方法, 并对翻译中遇到的常见错误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文章节选
    第1章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本章提要: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指出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民族特点;概述了西方主要流派的翻译理论,分析了各个流派的优势和局限性:然后讲述了国内学者在科技翻译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分析了中外各种翻译理论对于科技翻译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现实指导意义。翻译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具有很强实践特征的跨语言交流活动。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理论,翻译活动也不例外。人们通过对翻译活动的探究和对翻译经验的总结.逐步形成了一些规则,虽然也许只是一套本的规则,但是却可以认为其中包含着一种萌芽状态的理论。这些零散的规则积累起来,就会形成系统的翻译方法。尽管从目前来看,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翻译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翻译学科的体系建设尚在进行之中。但是,学者们在翻译研究理论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翻译理论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翻译的本质和特征,对翻译实践能够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尽管有人认定自己只是“作翻译”.既没有翻译理论,也不需要翻译理论,然而他们从事翻译工作至少无形之中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本章首先梳理中国和西方不同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然后分析这些观点对于科技翻译活动中确定翻译目标、选择翻译文本、制定翻译策略,以及进行翻译效果评估等方面所具有的指导意义。1.1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就中国翻译理论本身的发展来看,可以以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为标志,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之内不断地进行完善发展.形成的翻译理论可以称为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翻译理论开始吸收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与西方翻译理论相融合的中国现代翻译理论。1.1.1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中国有组织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在一千多年的翻译实践活动中,中国的翻译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哲学特点的翻译理论体系。从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开始.到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直至“五四”运动到解放后的翻译大潮,无论是开创中国翻译先河的支谦、释道安和玄奘,还是科技翻译领先人物徐光启,无论是西学翻译代表人物严复、林纾。还是近代的傅雷、钱钟书等,通过对翻译实践的感悟,不断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理论体系。“。历史上.中国的翻译实践活动表现为明显的三个阶段:从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从明末清初到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科技翻译;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前的更全面的西学........
    目录
    第1章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1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1.1.1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 1.1.2 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 1.2西方翻译理论的流派 1.2.1语文学派 1.2.2语言学派 1.2.3功能学派 1.2.4文化学派 1.3科技翻译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1.3.I科技翻译理论的建立与完善 1.3.2翻译理论对科技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1.4小结. 第2章翻译的本质与翻译全息模型 2 1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2.1 1翻译的语言论 2.1.2翻译的文化论 2 1.3翻译的本体论 2.1.4翻译的多元论 2.2翻译活动涉及的因素 2.2.1 原文 2.2.2译文 2.2.3译者 2 2.4文化背景 2.3翻译活动的全息模型 2.3.1翻译过程模型 2.3.2翻译模型的作用 2.4小结 第3章科技文本的功能与特点 3.1科技文本的功能属性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