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儿童情商课:如何培养6~12岁孩子的高情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儿童情商课:如何培养6~12岁孩子的高情商

  • 作者:李世强
  •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1156561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42.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智商,更在于情商。 因此,很多家长逐渐意识到了从小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性。尤其是孩子在6-12岁上小学的这个阶段,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次独自面对他们的“社会”,会有很多的不适、困惑。这个阶段是培养孩子情商重要的一个阶段。唯有培养出孩子的高情商,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学校,处理好同学的人际关系,在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时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本书以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式,让每一位家长都能在孩子6-12岁这个年龄段帮助孩子提高情商,让孩子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任何环境中,都能做到得心应手,都能快乐的生活,终健康地成长。
    文章节选
    情商的高低,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并非天生,需要家长耐心地教导 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除了关心他们的智商之外,还越发重视情商的培养。情商,通俗地讲就是情绪的智力,是智人调控自身情感的能力。情商既然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智人的天赋,那就说明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并提高的。因此,家长要想让孩子拥有高情商,从而在上学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学校、处理好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就需要在孩子的情商培养上多下功夫。 小旭是个有点儿沉默寡言的孩子。家里来了客人,他多也就是害羞地冲着客人笑笑,然后低头自顾自地在一边玩。因为这样,家里人常常笑他像个小女孩。其实,小旭的性格很像他的爸爸,为人腼腆,比较踏实。小的时候,家里觉得他这样也挺不错,可随着年龄增长,孩��这样的性格渐渐显现出不足来。 刚上小学的时候,小旭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就是乖巧、沉默。玩游戏时,他很少和别的同学说话,也很少主动参与。一学期下来,他和班上其他同学说过的话****。老师把这种情况反馈给小旭的爸爸妈妈,希望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孩子能够变得开朗起来。 妈妈觉得孩子以前总是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跟同龄的小伙伴交流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现在才会这么沉默。为了让小旭多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耍,妈妈每次去亲朋好友家做客都会带上小旭,让小旭在玩耍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多和人交流的好处。在学校里,老师也鼓励小旭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放学回家的路上,妈妈经常耐心地询问小旭今天和哪个同学一起玩了、他在班里记住了多少个同学的名字之类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克服交际方面的问题。 除了不爱说话,小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胆子小。他总觉得自己很多事还做不好,怕被别人笑话,就用回避来解决问题。比如下楼去附近的社区超市买东西,即便在如此熟悉的环境,小旭依然不敢自己去。为了鼓励小旭,妈妈刻意锻炼他在公共场合中独自做事。比如在超市里,妈妈会让小旭去找某样日用品,如果他找不到,就得自己去询问超市管理员。起初,小旭总是不知该如何张嘴,渐渐地,在妈妈的陪伴和鼓励下,他的胆子**天大起来。现在,小旭已经能够独自外出买东西了。 孩子的性格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之处,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这些都是可以改正的。小旭的妈妈现在再也不抱怨、不担心孩子了。她相信,只要和孩子一起努力,时时帮助孩子,一定可以让孩子成长得更好。 孩子可以从家长那里继承来很多东西,比如身体特征、家庭背景等,那么情商是否也可以遗传呢?其实,有一部分是可以的,比如说人的性格。但相对于智商来说,情商的遗传部分少之又少。此外,情商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在某一个时期固定成型,而是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增长而改变,所以情商的培养与提高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后天培养,并且情商的提高也是无止境的。 现在,还是有不少家长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对孩子智商的培养上。诚然,高智商在现在这个社会仍然是非常重要而且实用的优势,把聪明作为对一个人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但情商和智商不是一对反义词,而是一对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概念,在生活中它们对人的作用都十分巨大。如果一个人在认知能力和社会情感能力这两方面都出类拔萃,那么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那么,家长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情商呢?这里有几个建议可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孩子的情商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幼儿期是培养孩子情商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家长要引导孩子识别基本的情绪,能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让孩子明白情绪与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这是为孩子进一步认识情商、提高情商打下基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随之增多。在情商的内容当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识别他人情绪,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简单地说,就是怎样与别人相处。这是情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技能。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和别人打交道,教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就是提高孩子的情商。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从幼儿期到青春期甚至到成人期,随着时期的变化,交往的对象也在发生变化,处理的方式自然也要有所变化,家长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和“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孩子进行指导,让孩子在不断的学习之中提高情商。在此过程中,家长也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之中提高自己的情商,和孩子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一个人除了处理与别人的关系,还需要学会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终战胜自己,走向成功。孩子由于年龄和天性的限制,对自己的客观认识需要通过家长的帮助才能完成。家长就像孩子的“另一个自己”,要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需要家长也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只有在实际的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孩子才能真正提高情商。
    目录
    章 情商的高低,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 情商并非天生,需要家长耐心地教导 / 2 高情商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不吃亏 / 5 家长情商的高低,直接决定孩子的 EQ / 8 欢乐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情商好的土壤 / 11 良好的教养,是培养高情商的基石 / 14 情商高的孩子,更容易获得幸福 / 17 第二章 培养孩子自信,是提高情商的根本 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潜力有无限可能 / 22 告诉孩子,万不可轻易否定自己 / 25 对于孩子的兴趣,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 / 29 教孩子自我激励法,看着镜子鼓励自己 / 34 告诉孩子,永远不要说“我不行” / 37 第三章 引导孩子控制情绪,否则情商无从谈起 面壁思过,让坏情绪逐渐冷却 / 42 告别猜疑,做开诚布公的好孩子 / 46 防止孩子抑郁,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 50 引导孩子控制情绪,不做发脾气的孩子 / 54 进行挫折教育和耐挫训练,从小锻造孩子强大的内心 / 57 别让孩子抱怨,那不会有任何效果 / 60 克服胆怯心理,给孩子多一点点鼓励 / 63 第四章 学会沟通,在交流中提高孩子的情商 善于沟通的孩子,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 68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不能只想着表现自己 / 71 在家是霸道的老虎,在外是胆小的老鼠 / 74 展示领导才能,激发孩子的潜质 / 77 做有“礼”的孩子,谁都喜欢有教养的人 / 80 教导孩子耐心倾听,那是沟通的基础 / 83 谦虚使人进步,不能让孩子盲目自大 / 86 懂得如何拒绝的孩子,更能体现高情商 / 89 第五章 在爱的教育中,让孩子的情商走向成熟 给予孩子爱,孩子才懂得如何去爱 / 94 培养孩子同情心,让他明白爱的重要性 / 97 先懂得爱自己,才能学会去爱他人 / 100 让孩子明白,亲情是一切情感的源泉 / 104 热爱大自然,拥抱它的美丽 / 107 培养孩子感恩之心,让他明白一切来之不易 / 110 第六章 教孩子无私,情商在分享中逐步锻炼 懂得分享,就不会成为一个自私的孩子 / 114 乐于助人,培养孩子主动去帮人的好习惯 / 117 培养孩子共情力,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 120 在别人情绪低落时,学会主动安慰 / 123 “吾日三省吾身”,看清自身缺点才能积极改进 / 125 团结就是力量,鼓励孩子积极融入团队 / 129 对于他人的帮助,懂得感激与回报 / 132 第七章 挫折教育,情商高的孩子从不害怕失败 没有受过苦的人,不懂得什么叫幸福 / 136 让孩子从小明白,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140 适当施压,再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 145 孩子不能娇生惯养,从小要有勤俭的习惯 / 149 困难面前,教导孩子露出灿烂的微笑 / 153 第八章 独立自主,高情商在于从不依赖 父母的溺爱,会造成孩子肆意妄为 / 158 不能独立思考的孩子,没有独立性 / 161 自律,是孩子迈向独立的开始 / 165 让孩子学习做家务,在劳动中提高自主性 / 168 肯定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对知识的求知欲 / 171 通过旅行,让孩子锻炼出独立的自我 / 174 第九章 高情商的父母,是培养高情商孩子的根基 注意说话的语气,有些事可以商量着来 / 178 做高情商的父母,从学会道歉开始 / 181 高情商的父母,批评孩子从不会唠叨个没完 / 184 高情商的父母,赞美的话总是很及时 / 188 高情商的父母,懂得从孩子的角度与他沟通 / 191 第十章 提高孩子情商,有些“雷区”万不可触及 照本宣科式的培养,无法提高孩子的情商 / 196 情商教育要有度,施压过重只会适得其反 / 199 情商教育,不能建立在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上 / 203 因材施教,情商教育不能忽视孩子性格 / 207 没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急功近利只会揠苗助长 / 210 孩子的想法虽然“可笑”,但也不该轻易否定 / 21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