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东江谣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东江谣

  • 作者:谢莲秀 香杰新
  •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 ISBN:9787558326820
  •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东江谣》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儿童小说。作品以古老绵延的广东省东莞东江以及沿岸的村庄为背景,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黄龙辉、黎梓龙等一群小伙伴及其生活的乡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舟之间的动人故事。在汾溪河边,一群群青壮汉子手握着船桨,跃上龙船,将沉睡了一年的龙船划出村落,划向东江。黄龙辉、黎梓龙、袁子航,这群成长在东江两岸的水乡、生来就与龙舟结下不解之缘的孩子,渐渐地在心里刻下了传承龙舟文化与精神的深刻烙印。 小说以龙舟文化的兴衰、传承为主线,通过一群活泼聪慧的乡村孩童的成长历程,着力勾画充满岭南特色的社会图景,谱写了一曲地方特色浓郁的动人童谣。本书弘扬了激流勇进的龙舟精神,描绘出一幅清新质朴的民间风景画卷。
    文章节选
    船儿悠悠 阳光透过缝隙,被揉搓成一条条长长的细线,一股脑儿地钻进来。霎时,屋内亮了,暖了,成千上万个细小的金色颗粒在阳光中上下翻飞,打着旋儿。又是一个明晃晃的清晨,小男孩被暖暖的阳光和小鸟的欢唱唤醒,睁开龙眼般圆溜溜的双眼,一个鲤鱼打挺,猛地跃下床,推开了花玻璃窗户。越过树梢跳跃的小鸟,映入眼帘的,还是那条蓝莹莹的汾溪河。河两岸金灿灿、亮晶晶的沙坝上,还深深浅浅、歪歪扭扭地印着一串串小脚印,那里是他和小伙伴们白天玩耍的游乐场。 然而,小男孩关心的还不止这些,拴在岸边榕树下那条荡悠悠的小船,对他来说,才是宫殿一般的存在。看到水波荡漾,树影间微微翘动、忽高忽低的尖尖船角,小男孩偷偷抿嘴一笑,倏地滑下窗台,在爷爷的长呼短唤中,咚咚咚地冲下楼去了。 小男孩叫黄龙辉,瘦长的���上,一双眼睛又大又圆,大家都亲昵地叫他辉仔。从够得着窗户开始,他每天清晨都要这样眺望,哪怕是刮风下雨天。门前相隔不到三十米远的汾溪河,河面却有百余米宽,像一条宽大的蓝色绸带,柔软地伏在两岸村庄的中间,缓缓穿行。 河岸的早晨,每天演奏着一曲曲乡村交响乐,人们从各个方向涌向汾溪河,挑水的、洗菜的、饮牛的,叮当作响。不赶时间的女人们,便半蹲在岸边,撩起清澈的河水,仔细地洗着脸,还不忘对着水面照照镜子。成排的榕树、荔枝树,炊烟袅袅的村庄,阡陌纵横的田畴,都沐浴在温润的水汽中,像蒙上一层面纱似的,神秘而迷人。 太阳挂上树梢了,两岸地里劳作的人们、河里捕捞鱼虾的渔民、河边浣衣的女人、水边嬉戏的孩童,让美丽的汾溪河显得热气腾腾。冬去春来,一年四季的光景,便在汾溪河的涨涨落落中流淌。 黄龙辉的爷爷黄恩祺祖辈以造船为业,相传祖上为大宋船工,专职造**画舫、龙舟以及战船,宋末战乱随军征战,崖山海战后客居于粤,后辗转定居于江湾县汾溪河岸,以造船为生。他们家族造的龙艇、龙船为一绝,更有一种米艇,实为战船之用,成为黄氏船厂的绝活之一。 黄恩祺身板精瘦,脸庞褐红,眼角布满细密的笑纹。他从小就在船厂长大,以船为家,以水为邻,年逾花甲仍没有离 开船厂。他的手艺远近闻名,十里八乡的乡亲没人不认识他。村里的孩子们喜欢到他的船厂嬉闹玩耍,看着他变魔术似的,将一根根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木料,霍霍几下,就削出了桨片,再霍霍几下,就雕出了龙头模样。孩子们亲切地唤他为祺叔公,这也让黄龙辉在孩子们心目中增添了分量。 年轻时,黄恩祺便成为江湾县国营造船厂的技术工。后来,江湾县升级为江湾市,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传统的国营老船厂渐渐不景气。孙子出生后,祺叔公年纪也大了,便离开国营造船厂,在汾溪河边自建了一家小型造船厂。 祺叔公的造船手艺和汾溪村这个古老美丽的村庄一样远近闻名。汾溪河上不时有船只来来往往,慕名前来订制龙头、龙船、龙艇者络绎不绝,祺叔公和黄龙辉的爸爸每天忙得汗流浃背,脸上却挂满了笑。
    目录
    船儿悠悠 树屋溯源 飞天遁地 起龙 赛龙舟 藏龙 梦中的白鹭湖 第二锅鱼汤 彩色水流 忧伤的河流 探访源头 消逝的船厂 海边的星空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