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内在过程及边界条件
QQ咨询:
有路璐璐:

最优化与满意化决策:内在过程及边界条件

  • 作者:栾墨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80027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120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2580027
    • 作者
    • 页数
      120
    •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01日
    • 定价
      ¥69.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研究通过15项心理学行为实验,深入探讨了化决策与满意化决策的内在过程与边界条件。 主要创新及特色: 1.提出“客观信念”的理论观点。这个观点是对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Herbert Simon有关满意化原则的一个补充:解释了为什么不可能追求到还是有人在追求,因为他们“相信”存在客观;同时从根本上解释了“化悖论”这个理论难题。 2、提出化和满意化决策的效用-付出双目标模型。简言之,化者追求效用单目标,而满意化者追求效用和付出小双目标。这一发现有力颠覆了满意化决策者追求的目的较低这一传统认知。 3、提出了化和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化者的主要存在于社会比较条件下,也就是说社会比较可能是促使其追求的根本动力。 读者对象: 主要读者对象为具有一定心理学、管理学知识基础、对社会心理学和消费心理学感兴趣的群体。
    目录
    第1章引言 第2章文献综述 2.1化与满意化决策的概念、目标与特点 2.1.1概念界定 2.1.2化决策与满意化决策的目标 2.1.3化决策的特点 2.1.4化的目标—过程两因素理论 2.1.5目标选择理论 2.2化与满意化的测量 2.2.1化倾向的提出与测量 2.2.2化心态 2.2.3化倾向与化心态对比 2.2.4化行为的测量 2.3化决策的潜在边界: 自我—他人决策角色 2.3.1自我—他人决策 2.3.2化决策与为他人决策 2.4化决策的潜在边界: 公开—私密情境 2.4.1公开—私密情境 2.4.2化决策与公开—私密情境 第3章问题提出 3.1研究问题 3.2研究意义 3.2.1理论意义 3.2.2现实意义 第4章理论框架 4.1为什么化决策者愿意付出大量精力做决策: 客观信念的作用 4.2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别何在: 对效���与付出的看重不同 4.3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一: 自我—他人决策的调节作用 4.4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二: 公开—私密情境的调节作用 4.5小结 第5章研究一为什么化决策者愿意付出大量精力做决策: 客观信念的作用 5.1问题提出 5.2实验1化决策者的化行为: 客观信念的中介作用 5.2.1实验目的 5.2.2研究方法 5.2.3预实验11 5.2.4结果 5.2.5讨论 5.3实验2A客观信念对化行为的影响(小选项集) 5.3.1实验目的 5.3.2研究方法 5.3.3预实验21 5.3.4结果 5.4实验2B客观信念对化行为的影响(大选项集) 5.4.1实验目的 5.4.2研究方法 5.4.3实验结果 5.4.4讨论 5.5实验3客观信念对化行为的影响: 优势 选项的调节作用 5.5.1实验目的 5.5.2研究方法 5.5.3预实验31 5.5.4预实验32 5.5.5预实验33 5.5.6实验结果 5.5.7讨论 5.6本章讨论 第6章研究二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别何在: 对效用与付出的看重不同 6.1问题提出 6.2实验4化与满意化决策者对效用和付出的 重要性评估 6.2.1实验目的 6.2.2研究方法 6.2.3预实验41 6.2.4结果 6.2.5讨论 6.3实验**付出信息模糊时,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 选项偏好 6.3.1实验目的 6.3.2研究方法 6.3.3预实验51 6.3.4实验结果 6.3.5讨论 6.4实验5B付出信息明确时,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 选项偏好 6.4.1研究方法 6.4.2结果 6.4.3讨论 6.5实验6A与实验6B化与满意化决策者愿意为 **用付出的精力 6.5.1实验目的 6.5.2研究方法 6.5.3实验结果 6.5.4讨论 6.6实验7化与满意化决策者在面对不同重要性 决策时愿意付出的时间 6.6.1实验目的 6.6.2研究方法 6.6.3实验结果 6.6.4讨论 6.7实验8化与满意化决策者的差异: 重视付出的 中介作用 6.7.1实验目的 6.7.2研究方法 6.7.3结果 6.7.4讨论 6.8本章讨论 第7章研究三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一: 自我—他人决策的调节作用 7.1问题提出 7.2实验9决策对象对化和满意化决策者选项 偏好的调节作用 7.2.1实验目的 7.2.2研究方法 7.2.3预实验91 7.2.4结果 7.2.5讨论 7.3实验10决策对象对化和满意化决策者付出 意愿的调节作用 7.3.1实验目的 7.3.2研究方法 7.3.3预实验101 7.3.4预实验102 7.3.5结果 7.3.6讨论 7.4本章讨论 第8章研究四化与满意化决策的边界条件之二: 公开—私密情境的调节作用 8.1问题提出 8.2实验11社会情境对决策者类型与选择偏好之间 关系的调节作用 8.2.1实验目的 8.2.2研究方法 8.2.3预实验111 8.2.4预实验112 8.2.5结果 8.2.6讨论 8.3实验12社会情境对化和满意化决策者付出 意愿的调节作用 8.3.1实验目的 8.3.2研究方法 8.3.3结果 8.3.4讨论 8.4本章讨论 第9章总讨论 9.1研究结果总结 9.2综合讨论 9.2.1化决策是否带来了更优的决策结果 9.2.2如何提高化决策者的决策效率 9.2.3边界条件的发现是否推翻了“化决策者” 这一概念 9.2.4决策内容的重要程度对化决策的影响 9.2.5从目标选择理论视角看化研究 9.2.6从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看化研究 9.3研究贡献 9.3.1理论贡献 9.3.2现实贡献 9.4研究局限 9.5未来展望 9.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