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公共关系学:理论、方法与案例(微课版 第3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公共关系学:理论、方法与案例(微课版 第3版)

  • 作者:张耀珍
  •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554666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236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借鉴国内外公共关系的成熟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信息时代的新思想和新举措,以公关主体、公众和传播这三个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为主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公关的理论;在注重理论的逻辑性、结构的新颖性和严谨性的同时,强调了与组织管理活动的密切联系,详细介绍了公关实务的可行性操作方法。本书内容丰富,选材合理。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公共关系的公众、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从业人员、公共关系运作的一般程序、公共关系传播、公关交际修养、公关文书的写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礼仪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等。每章内容由引例开篇,章末案例分析收尾,中间穿插精选案例和拓展阅读的二维码。各章设置思考题,供学生阅读及自测。本书还提供各章电子课件、教学案例视频及其使用说明、重难点微课视频、经典案例微课视频、练习题及答案、试卷及答案等配套资料,方便教师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企业各级管理干部与营销人员阅读。
    目录
    第 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 1 引例 两块小方巾 1 第 一节 公共关系的含义 1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 1 二、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3 三、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4 四、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 5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 7 一、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7 二、咨询建议,参与决策 8 三、协调沟通,调节应变 9 四、传播宣传,塑造形象 10 第三节 研究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和方法 11 一、研究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 11 二、研究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方法 13 案例分析 13 思考题 14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15 引例 恺撒与《高卢战记》 15 第 一节 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 15 一、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经济基础 16 二、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政治前提 16 三、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物质条件 16 四、文化心理从“理性”转向“人性”是公共关系产生的思想条件 16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17 一、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 17 二、公共关系产生的三个阶段 18 三、公共关系的发展 20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 22 一、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2 二、我国未来公共关系的发展与展望 26 案例分析 29 思考题 30 第三章 公共关系的公众 31 引例 美国航空公司的AYP计划 31 第 一节 公众概述 31 一、公众的含义和特点 31 二、公众分类的目的 33 三、公众分类的方法 33 第二节 处理各类公众关系的原则与规范 36 一、员工公众 36 二、顾客公众 39 三、媒介公众 42 四、政府公众 44 五、社区公众 46 六、其他公众 48 案例分析 51 思考题 51 第四章 公关公众的心理分析 52 引例 美的“为中国妈妈发明” 52 第 一节 公关公众的心理概述 53 一、公关公众的心理定义 53 二、公关公众的心理倾向 53 三、公关公众的心理特征 55 第二节 公关公众的心理类型 56 一、影响公众行为的个体心理 56 二、影响公众行为的角色心理 60 三、影响公众行为的群体心理 60 第三节 公关公众心理沟通的障碍及突破 62 一、公关公众心理沟通的定义 63 二、公关公众心理沟通的基本要素 63 三、公关公众心理沟通的障碍 64 四、公关公众心理沟通障碍的突破 66 第四节 认识及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68 一、认识公众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68 二、影响公众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70 案例分析 72 思考题 73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与从业人员 74 引例 “你会坐吗?” ——一次公关部长聘任考试 74 第 一节 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 75 一、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概念 75 二、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分类 75 第二节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 78 一、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概念 78 二、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 78 三、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角色 82 四、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选拔与培养 82 第三节 全员公关 83 一、全员公关的定义 83 二、实施全员公关的必要性 83 三、实现全员公关的途径 84 四、全员公关的误区 86 案例分析 87 思考题 88 第六章 公共关系运作的一般程序 89 引例 来益,关机一小时 89 第 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 89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定义 89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90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 90 四、公共关系调查的一般程序 92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 94 一、公共关系策划的定义 94 二、公共关系策划的地位 94 三、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和方法 95 四、公共关系策划的基本步骤 99 五、公关策划书的写作要点 102 第三节 公共关系实施 102 一、公共关系实施的意义 102 二、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 103 三、公共关系实施的内容 104 第四节 公共关系评估 106 一、公共关系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106 二、公共关系评估的过程 107 三、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 108 案例分析 109 思考题 110 第七章 公共关系传播 111 引例 潘婷网络公关广告 111 第 一节 公共关系传播概述 111 一、公共关系传播简介 112 二、公共关系传播的模式 115 三、公共关系传播的工具 116 第二节 网络公关 122 一、网络公关的定义 123 二、网络公关的作用 123 三、网络公关的传播手段 123 第三节 公共关系广告 127 一、公共关系广告的定义及其特征 127 二、公共关系广告的目标 128 三、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 129 四、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 130 五、公共关系广告的写作技巧 132 第四节 企业新闻发言人 134 一、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定义 134 二、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产生 134 三、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定位 135 四、企业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 136 五、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基本素质 137 案例分析 137 思考题 138 第八章 公关交际修养 139 引例 怎样说话才受人欢迎 139 第 一节 公关交际修养概述 139 一、公关交际修养的定义 139 二、公关交际修养的意义 139 三、公关修养与公关交际 140 第二节 公关交际的基本准则 142 一、真诚原则 142 二、宽容原则 142 三、尊重原则 143 四、互酬原则 143 五、自我袒露原则 143 六、弹性原则 143 七、相似性原则 144 八、互补性原则 144 第三节 提高公关交际修养的方法 145 一、端正交际心态 145 二、掌握语言交流的方法 147 三、掌握公关非语言沟通的技巧 151 案例分析 155 思考题 155 第九章 公关文书的写作 156 引例 漫威格斗**:迷你的新闻稿 156 第 一节 新闻稿 156 一、新闻稿的定义 157 二、新闻稿的特点 157 三、新闻稿的体裁 157 第二节 演讲稿 162 一、演讲稿的定义 163 二、演讲稿的种类 163 三、演讲稿的特点 163 四、演讲稿的结构 164 五、演讲稿的写作要求 166 第三节 求职信 168 一、求职信的定义 168 二、求职信的作用 168 三、求职信的格式及写法 168 四、求职信的写作要求 169 第四节 申请书 170 一、申请书的定义 170 二、申请书的结构 171 三、申请书的写作要求 171 第五节 简报 172 一、简报的定义 172 二、简报的种类 172 三、简报的特点 172 四、简报的篇章结构及写作要点 173 第六节 公函与柬帖 174 一、公函 174 二、柬帖 175 第七节 调查报告 180 一、调查报告的概念 180 二、调查报告的种类 180 三、调查报告的篇章结构及写作要点 180 案例分析 182 思考题 182 第十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183 引例 宝马赞助 183 第 一节 庆典 184 一、庆典的定义 184 二、庆典的主要类型 184 三、庆典的作用 185 四、庆典的注意事项 185 第二节 展览展销 187 一、展览展销的定义 187 二、展览展销的作用 187 三、展览展销的种类 188 四、展览展销的组织工作程序 188 五、展览展销的注意事项 189 第三节 新闻发布会 190 一、新闻发布会的定义 190 二、新闻发布会的特点 190 三、新闻发布会的作用 191 四、举办新闻发布会的注意事项 191 第四节 赞助 193 一、公关赞助的定义 193 二、公关赞助的意义 193 三、公关赞助的类型 193 四、公关赞助的基本原则 194 五、公关赞助的实施步骤 195 六、公关赞助的注意事项 195 第五节 开放参观 196 一、开放参观的定义 196 二、开放参观的作用 196 三、开放参观活动的筹划准备 197 四、开放参观活动的注意事项 197 第六节 商务谈判 198 一、商务谈判的定义 198 二、商务谈判的作用 198 三、商务谈判的原则 199 四、商务谈判的模式 200 五、商务谈判语言的特点 202 案例分析 202 思考题 203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礼仪 204 引例 永远微笑服务 204 第 一节 公共关系礼仪概述 205 一、公共关系礼仪的定义 205 二、公共关系礼仪的作用 205 三、公共关系礼仪的原则 206 第二节 公共关系礼仪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207 一、价值观 208 二、时间观 208 三、饮食观 208 四、语言习惯 209 五、非语言习惯 210 第三节 常用礼仪规范 211 一、个人礼仪 211 二、社交礼仪 214 案例分析 219 思考题 219 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220 引例 百事成功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220 第 一节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概述 221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解析 221 二、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定义 223 三、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意义 223 四、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目的 224 第二节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及方法 225 一、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 225 二、公共关系危机的预防 227 三、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步骤 230 四、公共关系危机的转化 234 案例分析 234 思考题 235 参考文献 236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