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金银图:崇祯宝藏
QQ咨询:
有路璐璐:

金银图:崇祯宝藏

  • 作者:孟繁勇
  •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ISBN:9787229150587
  • 出版日期:2021年05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229150587
    • 作者
    • 页数
      312
    • 出版时间
      2021年05月01日
    • 定价
      ¥4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一次科技文物展览,年轻记者刘亦然懵懂卷入夺宝风波,七天期限内他该如何寻得一线生机? 兽人炉、太虚盘、铜算图、厌胜钱、崇祯花押、七星带钩……多件故宫未展出文物,揭开一段事关崇祯几千万藏银的千古谜案。 秘访万安村,对峙刀相派,四人寻宝小队、七大护宝世家、两个江湖门派,谁是朋友,谁是真正的窃贼?当一切尘埃落定,夺宝与护宝不过是为一场千年悬案做了ZUI 终注解。 《金银图》系列小说以一场惊心动魄的夺宝大战,演绎一个充满信义和情怀的寻宝江湖。沉寂已久的清古斋传人突然现世,故宫未展出文物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年轻记者、文物鉴定师、符号破解专家、中国功夫世家子弟,四个性格迥异、各有所长的年轻人一同踏上了夺宝解谜之旅,亡国之君中名声ZUI好的崇祯皇帝、“千古完人”曾国藩、“东北王”张作霖……与这些历史风云人物相关的谜团一一展现!
    文章节选
    章 清古传人 “我现在要去新闻社盗一份机密档案,新闻社是涉密单位,武警官兵驻守此地。那份机密档案,存放在社里117.3米的大楼内,武警日夜轮流值勤,盗窃成功的概率几乎为零。” 北京城区西南部,星期二上午九点十一分,二十八层的新闻社大楼对面,国槐树下,沥青铺设的道路延伸,刘亦然靠着自行车后座,手握一支英雄牌钢笔,垫着老舍的著作《骆驼祥子》,在印有“新闻社国内部”字样的信纸上,写下了这三行字。 想了想,刘亦然接着写道:“我要盗窃机密档案,按照1992年的相关法律规定,非法盗取属于**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至少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乐观的情况下,走出监狱,也是2008年了。那时,我已经四十岁了。” 刘亦然的眼睛潮���了,他从来也没有想到,有**竟然会去自己单位盗窃**机密档案。他再次抬起头来,看着宽阔马路对面的高楼。 新闻社的大厦,北京二环路以内的建筑,如同一支巨笔,向世人展示着它的威严。不久之后,门前的武警战士,出入来往的同事,每个人都会看到他的双手被手铐紧紧锁住。那狼狈的模样,让看到的人会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高才生,来到新闻社仅仅一年,便以出色的报道获得两次新闻奖的人。 刘亦然努力**想要流泪的冲动,他拿起笔,接着在信纸上写道:“我要做什么?我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几点呢?什么时候进入新闻社大楼?被武警抓住时,我会大喊大叫吗?” “崔魁师傅,我来到新闻社工作的天,是您带着我写的篇报道。今天,我却必须要去盗窃,神秘人在电话里说得明白,十六年监狱生涯,换六条人命的**。他问了我一个问题:刘亦然,你是新闻社出色的年轻记者之一,哪一个合算,仔细想想吧。” 这一切,源于六个月前。 那是一个下午,他至今记得时间,六点二十分。 刘亦然写完市文化局的一篇报道,将两页稿件交到崔魁的手里。他将采访本、钢笔收拾好,放进军绿色的挎包里,正准备下班。已经荣升副主任的崔魁在办公桌前抬起头,喊了一声刘亦然的名字。 “亦然,从明天开始,你跑故宫的新闻。” 新闻社跑文化口的记者都知道,故宫的新闻,崔魁跟了十五年。 刘亦然道:“师傅,你舍得把故宫的新闻交给我啊?” 崔魁哈哈一乐,道:“我和主任沟通过了,故宫、天坛、地坛,北京文物局,文保这一条线的采访报道,以后都由你来跟了。” 后来刘亦然才知道,崔魁受她的母亲之托,物色相亲对象,列出条件:靠谱,顾家,有上进心。她的姑爷,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当然,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要理解她,爱护她,为了她,甚至可以去死。 那是刘亦然次听到她的名字,陈蕾,二十二岁,北京大学博物馆学专业毕业,据说接班父亲,进入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工作。 崔魁多次采访陈蕾的父母,却没有一次将采写的报道刊发出去。十年来,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拎着52度二锅头白酒,去全聚德排上三十分钟的长队,买一只烤鸭,去往灵境胡同,拜访陈刚一家。 是什么样的人,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能够吸引崔魁的关注?故宫有许多秘密,这个人有什么秘密,能够让崔魁采访十年,却没有报道出去一个字? 崔魁是这样告诉刘亦然的,关于陈家的一切。 1983年,他那会儿还年轻,文保一条线的新闻采访,人人都知道新闻社的记者崔魁,年龄不大,见识广,人称“老鬼崔”。 腊月二十三,雪花初降,飘飘洒洒,一夜之间,北京城素裹冰封,严寒至,新春近。第二天,从张一元买了一包茉莉花茶,崔魁来到位于琉璃厂的北京文物商店。那天他准备拜访一位姓刘的老先生,一进门,却看到刘老先生被人指着鼻子骂。 文物商店四个员工,三女一男,拦不住四十多岁的顾客。寒冬腊月,那个人身穿长衫,脚踩单鞋,嘴里嚷着:“你这个不识货的先生,你是坐商,不怕说谎歪折了嘴,磕碎了牙。我走投无路,家里养不活人,把脸扔到卢沟桥底下,挖个坑,埋起来,这才闭着眼,叫卖的定窑瓷器。我要价一千,你下巴长着白胡须,他们尊称你为老先生,你眼看着这是只定窑盘,偏偏说它是康熙年的仿制。我家大小七口人,人人可以饿死,但你要说我家祖先欺己骗人,这是拿把夜壶倒在我祖宗脸上啊。” 崔魁赶忙放下茉莉花茶,先拦刘老先生,把他气得乱晃的脑袋安抚稳妥,四只手,两个人,拖着往商店后面办公室走。刘老先生坐在高背椅子上,还伸着脑袋冲外面喊:“我要是看错,我把两只眼睛抠下来,给你当玻璃球弹着玩儿。” 崔魁让女店员陪着刘老先生,转身推门又去了商店,只见那人脸色铁青,嘴角上翘,冷笑连连,正对两女一男店员说:“我要是欺人,当场碰死,还你家老先生清白。” 刘老先生抠瞎了眼,指定活不下去,家里老伴能哭死过去。那中年人言称若凭物欺人,当场赔命。一件定窑盘,牵扯着两条人命。 左思右想,崔魁给闹得不可开交的两个人出了个主意:请来故宫博物院文物鉴定的大拿,他来看一眼,凭此颜面定名。先说好了,一不赔命,二不抠眼,只辨个真假是非。 中年人气哼哼地同意了。刘老先生闭着眼睛,不说话。崔魁人好心善,把刚买来的茉莉花茶冲一泡,霎时香气四溢,青花盖碗,恭恭敬敬端到老先生手边,听到老先生叹一口气,道:“去吧,我死不了。” 骑上自行车,崔魁来到故宫博物院。一打听,几位相熟的老专家都不在,办公室的人说,今天上午**文物局来了通知,一辆面包车拉走七位老先生,送到北京火车站,去了广州市越秀区。 原来越秀区解放北路的象岗山上,发现了一座古墓,出土文物中有“文帝行玺金印”一方以及“赵眜”玉印,证明陵墓主人的身份是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眜。 赵眜公元前137年至前122年在位,是南越国代王赵佗的孙子,号称文帝。古墓发现之后震惊世界,被称为近代中国五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多位专家,均被请去鉴定出土文物了。 崔魁从上衣兜摸出一包大前门,抽出两支,先给办公室的人点了,再给自己凑个火,道:“难在这儿了,北京文物商店两个人,这就要出人命。我先陪您抽了这支烟,这就过去跟着赔脑袋去。” 办公室的人哈哈大笑:“老鬼崔啊老鬼崔,这天下还有你发愁的事?可真是稀罕。” 崔魁也笑了,接着话茬儿,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说:“我这会儿,脑袋里全是绿豆汤,净等着拿把勺,揭开了盖,舀出去给哪一位能救我的大仙喝呢。” 办公室的人乐了,说:“救你容易,就是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得住。” 老鬼崔,名不虚传,当然接得住。崔魁道声谢,说定了后天东来顺请客,打听清楚,出门右转,前行三百米,进了朱漆红门,来到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看到了办公室的人声称的“神不齐”陈刚。 陈刚身穿藏青色的中山装,墨绿长裤,解放胶鞋,鼻梁上架着一副牛角骨的眼镜,岁数不大,和崔魁年龄相仿,却留着三缕胡须。此刻,他双脚不沾地,半蹲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手拿一个青花小碗,翻来覆去,左擦右摸。 崔魁喊了一声陈师傅,陈刚耳朵没在家。第五声,陈刚抬起了头,崔魁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人被称作“神不齐”了。 陈刚听明白了来意,低下头,看着手里那只青花小碗,说道:“不去。” 办公室的人讲得没错,崔魁碰了个钉子。 但是,老鬼崔的名声非是白叫。崔魁道:“院领导说了,这件事非你去不可。” 陈刚头也不抬,呵呵笑了一声,说:“要去也行,拿条子来。没领导的签字,你也不用再来了。” 神不齐的陈刚,今天神在家,一个不少。崔魁没有办法,找到院领导,凭着救人性命的由头,领导也笑了,说:“好吧,让陈刚陪着你去一趟,如果真发现有问题,也是为**避免损失。” 领导支持,这才开出一张外出公干的批准,写明日期,领导签字。陈刚见了条,放下青花小碗,关了室内灯,锁了院房门,骑上凤凰牌自行车,和崔魁一起来到北京文物商店。 刘老先生和中年人在办公室分坐两列,三名店员旁立,黑漆楠木方桌上摆一只定窑瓷盘,胎骨薄而精细,颜色洁净。
    目录
    章 清古传人/1 第二章 会展惊变/20 第三章 兽人铜炉/39 第四章 机密档案/59 第五章 万安李家/82 第六章 花押之谜/99 第七章 护宝世家/116 第八章 刀相进士/137 第九章 河图洛书/157 第十章 九星再现/176 第十一章 北郊借宝/195 第十二章 易道一体/213 第十三章 玉影描图/232 第十四章 生门死门/252 第十五章 血溅银山/272 附 录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从叙事视角到时间轨迹/29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