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公民的诞生(2021平装版)(大教育书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公民的诞生(2021平装版)(大教育书系)

  • 作者:(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70214617
  • 出版日期:2021年04月01日
  • 页数:316
  • 定价:¥4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全书以公民教育精神为主线,全面论述了培养真正的公民所进行的智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作者在细致地分析了童年期、少年期及童年向少年过渡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抓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点滴变化,通过倾听学生的言语、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来感知和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揭示了真正的公民的内涵、价值与意义。
    文章节选
    【整体引读】 少年期的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让人关注和担心的,是人在少年期的精神生活。 “似乎有人给男孩注入了新的心灵……” 少年……当母亲和教师们说出这个词的时候,他们是多么焦虑呀!图书馆的书架上放着多少部描绘少年隐秘心灵的书籍,多少篇研究少年期的论文呀! 我仔细聆听教师们倾诉的担忧与关切,留心观察那些从小就认识的少年。我翻阅过很多研究少年的书籍。多年来,我的藏书中积累了数十个笔记本和记录本,每个本子都是一部独特的,记录某个小公民生活及其命运的编年史——从他进校的初日子到长大成人,经常记录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过去的小顽童、冒失鬼,现在领着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来到学校,说:“请收下吧,这是我,变了模样……但内心嘛,大概,还是同一个。” 让人关注和担心的,是人在少年期的精神生活。多年来,通过对学校的集体生活和工作进行观察,人们得出结论:在少年期,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变化,以至于他表现出来的认识能力、脑力劳动、行为表现、与同学的关系,以及情感、美感和道德发展方面的许多事实让老师觉得难以理解又神秘莫测。经验丰富的教育家们也常常叫苦不迭:做少年工作很难;在他们身上经常会发生某种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事情。 三、四年级的男孩子好不过了:安静、沉稳、注意力集中、殷勤、敏感,善于领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所能理解的高尚、崇高的情感;而到了五年级,尤其是到了六、七年级,似乎,他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任性、没有耐心、时常举止粗鲁又放肆、近乎病态的自尊,无论对老师的要求还是同学的弱点都无法容忍,在评判周围的世界,特别是对长辈的行为言辞尖锐直率。 有时候更引人瞩目的却是:童年期触动心灵的那种情感,到了少年期好像完全不能使他动心了。如果说儿童往往能够在心里深刻感受到亲人或者陌生人的痛苦,那么一个少年有时竟然会对人们的痛苦毫无察觉。 “似乎有人给男孩注入了新的心灵,”六年级学生维塔利的班主任在教育委员会会议上说。(而我边听边想:难道过个两三年维佳·别兹韦尔希或者沃洛佳·别斯克罗夫内也会变成这样?毕竟,三、四年级时的维塔利是个品学兼优的模范生。)“而现在,”班主任继续诉说,“学季结束了……我召开了家长会,说到了学习成绩问题。我决定谈谈维塔利不遵守纪律的事。我认为,家长在场会影响到这孩子。我边讲边用眼角看向维塔利,他一动不动地坐着,毫无焦虑或悔恨之情。我突然看到:他打开了我教的这门课的课本,拿起铅笔在扉页上画着什么。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幸灾乐祸的火花,而他坐在后一排的课桌后面,谁都看不见他在做什么。我怒火中烧。怎么办?我知道,不能在这,当着父母的面,开始谈论这个新把戏。恐怕,这小子会点火就着。我觉得,他是有意惹我注意他呢。他故意污损我教的这门课的教科书……为了惹恼我。我转移了话题,而脑子里却浮现出几天前的一场冲突,这事正是发生在他——维塔利身上。 当时在进行时事报告会。一位十年级的女共青团员讲述了国内外的生活。她谈到了邻近集体农庄的女庄员们怎样忘我地劳动。妇女们栽种的甜菜获得了大丰收。荣誉和光荣属于用共产主义方式劳动的人们!维塔利举手说: ‘我想发言。’ ‘说吧,’我允许了。 ‘我妈妈坐在地上洗甜菜干了一个月,’维塔利激动地发话,‘她生病了,现在在医院住院呢。为什么要让妇女们干这种重活呢?’ ‘你考虑过,你在说什么吗?’我大发雷霆,‘你算什么少先队员?’ ‘那您又算什么老师?’维塔利用颤抖的声音小声说,‘难道人可以整整一个月都坐在潮湿的地上吗?是您教导我们要为真理而斗争的嘛。’ “维塔利的这些话使我惊呆了,”班主任结束自己的叙述时说,“这是什么呢?是巧言惑众还是渴望真理?可能,我们教给我们少年的东西太多,而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太少?或许,我们的时代,感受世界的人类心灵具有某些不为我们所知的特征?也许,少年们观察到的世界的某些方面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应该怎么办才能使我们生活中的个别不足不再被如此歪曲地接受?” 接下来是一场热烈而开诚布公的讨论,通过讨论得出了一条让我们全体教师倍感兴奋的真理:的确,我们有时候会忘记一些东西;我们往往没有尽力用我们的教育对象的眼光看世界;有时,我们会陷入令人惊奇的、不可原谅的矛盾中——教导自己的学生做诚实的人,说真话并且只说真话,但同时又企图扑灭年轻的心灵——因面对不公正时绝不妥协而迸发出来的热情冲动。与儿童不同,少年开始概括善与恶,在某些事实中他看到了一种现象,至于这种现象在他的心里产生了哪些想法和情绪,则取决于他的信念,他看待世界的目光和对人们的看法。是的,少年期和童年期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像童年期那样来观察、感觉、感受事物了。 我思考了很多:少年观察世界与儿童观察世界有什么区别?我力图使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我进行了教育观察,并把观察结果记到一个单独的本子上。里面有个专门的章节是“我——以少年的眼光看世界”。我设想自己是那个维塔利,从他的角度来审视和评价我的行为;我竭力让自己确信,我是那个仿佛,与我的学生次相遇的人,而我的学生——过去是细心、好学、稳重、要求严格的儿童,现在是缺乏自制力、任性、蛮横无理的少年。 现在,在许多年之后,重读这个不寻常的日记,我再次体会到当年所感受过的那种惊讶之感。真是令人吃惊又不可理解:那个要求严格、蛮横无理、倔强、作评判时言辞尖锐又直率的少年指出了我身上的很多缺点,这些缺点竟比我自己能想到的多上100倍。我忍不住要摘抄这个资料中的几段记录,这份资料可能会让我的某些教育家同行们发出体谅式的微笑。 1.“我的老师在感知周围世界现象时变得‘厚颜无耻’。一个男孩在他眼皮子底下欺负了一个女孩。他平静而冷漠地看着欺负人的家伙,他对女孩说:‘得跟欺负人的家伙谈谈。我明天找他谈话。让他把欺负你的那些话再说一遍。’**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在老师的意识深处还保留着一个想法,就是需要和欺负人的家伙谈谈……但这只不过是一个像嗜睡的猫一样懒惰的想法而已。而欺负人的家伙这时对女孩说:‘我没事的。老师们经常忘记自己学生们的行为。他们老师腻烦了和学生们打交道……’” 2.“我的老师一个星期前把一本他需要读的书放到了桌子上。他每次坐到桌子旁,总要瞟一眼书,然后去干别的事情。而昨天他把书又放回书架上去了。” 3.“我的老师有一颗冰冷的心。他给畜牧人员上完课以后,一位集体农庄庄员对他讲述了自己的一项发明。一年多来,这个庄员一直在考虑如何减轻劳动强度——不用建造大型而昂贵的装置就能实现畜粪收集机械化。老师打算明天去区里,向区党委汇报这项有价值的发明。到时让工程师来帮助这个庄员将想法变成并不复杂的机械装置。**、两天、三天过去了。去区里的热烈想法冷却了。一个星期之后他偶遇了区委书记。是的,他讲了***的有意义的想法。但他是怎么讲的呀?本来应该热情洋溢、激动人心地讲这件事,但他却慢条斯理、含混不清地唠叨:要是能够这样做的话可真不坏,要是能考虑一下减轻畜牧人员的劳动强度就很好……” 困难少年观察日记里也记载着一些奇怪的东西。这不是他们的行为登记。这是少年观察到的那个世界。我站在这些男孩和女孩的角度想象自己,透过他们的眼光看世界。处处看到令人惊奇的,有时甚至是难以理解的事情,这些事情让人吃惊,有时还令人生气、愤怒。少年能看到儿童尚未看到的东西;少年还能看到成年人经常已经看不到的,确切地说,是不再留意的东西,因为成年人对很多东西都司空见惯了。少年观察世界的状态是一种****、、不可重复的人类状态,我们成年人通常完全无法理解这种状态,只能不动声色地对待它。 少年对看到的东西十分关切。瞧,苹果叶子上有条毛毛虫。他陷入沉思,为什么学校(或集体农庄)果园里有许多毛毛虫?如果不消灭害虫,会有怎样的后果?为什么没有人注意到,毛毛虫正在毁坏物质财富呢?少年对眼前看到的坏事感到愤怒,对好事感到高兴,还是无论对善与恶都无动于衷,这取决于少年处于怎样的教育环境,取决于童年期培养其思想与感情的认识、思考和观察世界的源泉是什么。 我对一系列尖锐、迫切的教育问题进行了艰苦的思考,终于在从事教育工作的第34个年头得出了一个结论:少年期教育的困难恰恰是,人们很少教会儿童把自己当成集体、社会和人民的一分子去观察、理解和感受自己。为什么会频繁听到:一个学生童年期时本是个好孩子,而到了少年期时却因为受到不良影响而成了一个坏人?什么是不良影响?它从哪儿来?教育工作的基本且主要的内容不是保护少年免受不良影响,而是要使他们对各种坏的、不道德的东西具有免疫力。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在这个怎样中,就体现了教育的技能和艺术。 一位低年级女老师四年来对自己的学生们一直称赞有加。 过了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她竟然含泪诉说起自己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六年级学生了):他们在电影院门口差点儿撞倒一位老太太。 听着这位热爱工作的好老师的苦涩话语,我在想:她的学生以前确实是善良、懂礼貌、勤奋、有自制力的人啊。而且这些品质不是天性赋予的。不,这是细致而耐心的教育工作带来的结果。那么,又如何解释在少年期产生的那些只在这个年龄段固有的困难?也许,这类谈话所涉及的困难仅仅是,用旧眼光把少年期看成不可避免的灾难发生期所导致的困难?我开始研究处于12~30岁年龄段的人的违法犯罪情况,初是在一个区内调查,后来扩展到一个州。事实是公正的。调查表明,年龄在12~15岁的违法与犯罪人员比年龄在15~18岁的男女青年中的违法与犯罪人员多一倍。 我研究了460例刑事案件的侦查材料。每一个为社会提供违法少年或罪犯的家庭,都存在一些问题。有时候父母本身似乎并不是坏人,但他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精力都投入到哪儿去了。许多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精神交流,而在这些少年学习的学校和班集体中,没有人关心,他们有什么兴趣,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生活乐趣是什么。 我说一个惨痛的事例,这件事发生在一个平静的小城里。一个14岁的少年正在滑冰。当他看到一个8岁的小男孩时,他把小男孩叫到自己面前,用手指向冰窟窿的方向对他说:“你到那边滑吧,那儿的冰又平又好。”小男孩掉进冰窟窿死了,而少年又滑了近一个小时后才回到城里,对同学们讲述了他是怎样让小男孩上当的。悲痛欲绝的小男孩的父母问他:“你明明知道你把孩子打发到哪儿去了,难道你的心竟没有一丝颤抖吗?”少年平静地回答:“我又没有把他推到冰窟窿里。他自己滑到那儿去的。我只不过建议他到那边去滑——那边的冰层平滑……”——“那你为什么不马上跑来找我们?孩子或许还有救……” 少年对此回答说:“跑来报告可不关我的事儿。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 我分别和这个少年、他的父母、老师及少先队辅导员谈过话。我看到的是一幅令人沮丧的景象。无论是父母,还是他们的独生儿子,都没有任何精神爱好。男孩只知道两种感情:满足或者不满足。在家庭中基本的需求高于一切:吃好、睡足。少年不知道什么是渴望与人交往的喜悦,他不懂得与人为善、为别人创造幸福的欢乐。学校对男孩是满意的,因为他的学习成绩都不是2分,也没违反过纪律。我问一位女教导员,她在男孩身上已经培养起来或者将要培养哪些精神需要?她什么也答不上来。这个孩子在童年期和少年期把精力都花费在什么地方?消耗到哪里去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听到任何回答。事实上,学校没考虑到人的教育中主要、根本的问题。
    目录
    少年期的孩子发生了什么事/001 “似乎有人给男孩注入了新的心灵……”/001 一切都取决于童年期的教育/007 童年期与少年期教育的两个源泉/014 纪律和自律——集体责任感与个人责任感/021 让人学会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021 当代人的精神世界与童年期、少年期的教育方法/024 少年期的矛盾/040 少年身体与心理素养一个人如同重生……/059 个人的形成/059 一个男人的诞生,一个女人的诞生/064 男孩与女孩——男人与女人/069 体育/076 饮食制度、劳动制度与休息制度/078 我们在假期中的劳动与休息/081 灵活、轻巧与优美的动作/087 请保护少年的神经系统!/089 心理素养/097 少年智力培养与教育/102 教师教育观点与信念的统一/102 世界观与信念/106 我们怎样在课堂上指导脑力劳动/117 手与理智/127 “知识源泉室”/129 智力培养的两个大纲/131 “思想教育室”/133 自我教育/143 精神财富交流/146 记忆、思维与学习能力/149 道德的形成公民的诞生/153 从物质世界到观念世界/153 精神素养、道德和无神论/157 基本道德素养/161 道德习惯/171 思想变成信念/176 个人与集体/191 恋爱/199 少先队员和共青团员的浪漫主义精神/201 道德坚定性/211 情感教育和美育/219 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统一/219 感觉素养和知觉素养/222 话语与人的情感素养/227 思想认识/232 少年精神生活中的情感激励/235 世界观和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真理的情感感染/237 情感与公民尊严/241 情感环境的共同特征/243 重要的情感环境/245 美感的源泉/255 大自然和美/259 艺术/265 音乐/275 绘画/279 创造力——精神生活的强大刺激因素/287 劳动对少年精神生活的作用/290 劳动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290 劳动习惯/292 劳动和智力发展/292 公民的劳动本质/298 劳动和美/302 劳动和意志的培养/303 临近青年期的时候/30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