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某日的下午茶(中国报告文学奖、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得主杨小凡全新小说)
QQ咨询:
有路璐璐:

某日的下午茶(中国报告文学奖、安徽省政府文学奖得主杨小凡全新小说)

  • 作者:杨小凡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21214383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312
  • 定价:¥5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1214383
    • 作者
    • 页数
      312
    •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01日
    • 定价
      ¥52.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某日的下午茶》为小说家杨小凡近年来中短篇小说的精选集,共收入《寻找花木兰》《我们无路可返》《梅花引》《一条狗的前世今生》《缔结了就不会消失》《武松的爱情》等十四部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近年来均已在各重要的文学期刊发表。杨小凡小说的题材十分丰富,涉及当代中国各个**的生活,作者关注的是当下中国城乡的现实问题,并在作品中对社会场景做出开阔的描绘,以通过作品对当代城乡生活做深入思考。本书的突出特点在于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捕捉鲜活的中国经验,并将之转化为小说的艺术。 一个**的作家通过他的作品,可以表现出一个时代的集体无意识,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这个时代的精神与情感结构。杨小凡以其对时代生活的丰富了解,向我们展示了当代中国经验的独特性,他将当代生活“相对化”,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把握,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中国图景。 ——李云雷
    文章节选
    深秋的**下午,具体哪**记不太清楚了,暂且叫作“某日”吧。 为一桩小三害死恩人丈夫又反告恩人的狗血官司,我在南方某城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虽然还未开庭,身心都已疲惫至极。回到家里,睡了十几个小时。过了午,觉得该起床了,腰身依然倦怠得很,倚在床头时又无端地觉得烦闷和失落。为了朋友的一句托请,为了少得可怜的代理费,怎么就接下了这桩官司呢。活着是累的,也庸俗得很,总归是免不���情与钱。 一边洗漱,一边这么胡乱地想着,眼前的一切似乎都不太真实。 半个月没进书房了。摇开落地窗帘,窗外梧桐树的金黄扑过来。啊,已然到深秋。拉开玻璃窗,一丝桂花的沉香也飘进来,金黄的桂花虽已干成一团团深褐色,却依然残留着余香,这就是万物皆留香吧。 这时刻,喝茶是相宜的,我确实也有些渴了,是那种久睡后来自身体深处的干渴。 这个时节,午后提神破闷,武夷山的肉桂是适合的。牛栏坑的“牛肉”当然更好,马头岩的“马肉”也还不错,琥珀色的茶汤骨力苍劲,收敛而霸道,如一股开阔自由的山风迎面入喉,能浸透全身。 在冰柜里翻了半天,竟没找到肉桂。按我的习惯,这个时候喝红茶是有点早了,温热适中的乌龙是相宜的。乌龙也没有找到,只好顺手拿了盒绿茶。解渴就行。 这是春天**的一小盒太平猴魁,为什么没有喝呢? 我突然想起太平镇上的那个春日下午,以及朱山木。 那个春日的下午,我专门到朱山木的太平镇,是为了探寻朱山木所说的那桩三十多年前三兄弟结拜的纠葛吗?似乎不是。那段往事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一个爱茶人,我当时就是冲着猴魁茶去的。 太平镇是朱山木的老家。镇街上临水而建的“太平道”茶社,是典型的前店后坊的老店铺式样,朱山木平时也常常住这里。 春天就要过完,离立夏没几天了,正是炒制猴魁忙的时节。 上午采,中午拣,下午必须制完,十几个工人都在后院安静地制作。朱山木拿出新采制的猴魁,冲泡。一边泡,一边给我讲解猴魁炒制的流程和品赏的茶经。头泡茶果然香气高爽,蕴含幽雅的兰香,这个时刻是不容你多说话的,入脾的兰香你只有静心品味才行。 第二泡后的茶,味道便醇厚浓烈起来。 朱山木放下茶杯,突然说:就因了这茶叶我结识了两个朋友,快三十年不见了,但他们却像卡在我喉咙里的两根鱼刺,吐也吐不出,去也去不掉。 我敏感地觉察到这里面是有故事的,便端起茶杯说:可以说说吗? 朱山木也端起茶杯,笑了一下,他并没有喝,而放下了茶杯。 我喝了一口茶,也点上一支烟,望一眼街上匆匆而过的行人,对朱山木说:如果方便的话,说说吧。 他又从茶几上拿起一支烟,点着吸了一口,然后才说:朋友啊,就像这茶,靠的是缘分。有时越品越香,有时越喝越淡,有时还能喝出苦来,但终是水里来水里去。 朱山木叹了口气,开口了。 八十年代的龙年岁末,离春节也就十来天了。那年合肥的天气出奇地冷,小雪接着中雪、中雪接着大雪下个不停,我住在永红路旅社一间三床的房间里,连取暖的火炉也没有,更不要说空调了。房门对面放一张床,另一面放两张床,对着门的那个角落里堆着我没卖完的茶叶,有七八个蛇皮袋。大街上的行人几乎都小跑着,生怕寒风冻坏了耳朵,商店里的人也稀稀拉拉的,茶叶**都卖不出几斤。一到下午,我就不再出门,就窝在房间里,捧着热茶杯不停地喝,可还是觉得一股冷气贴在脊梁沟里。 那时的黄山毛峰、猴魁才是真正的无机茶,茶树连化肥都不施的,更不要说打农药了。朱山木穿插着说。他当年才二十二岁,但已经卖了五年茶叶,初中毕业那年就开始背着茶叶卖。那时,茶叶在城里也很少人喝的,当然价格也便宜。 还回到那天下午吧,朱山木接着说。 那天应该是腊月二十三,农历的小年。永红路两边的胡同里从早上到下午,都有零星的鞭炮在燃放。我本来是想回老家太平镇的,可还有这么多茶叶没卖掉,路上也结冰了,去了两次汽车站都没有买到车票,真是又急又冷。我正捧着茶杯发愁,门外响起了脚步声,接着又听到服务员大姐的铁环上几十把钥匙哗哗啦啦的响声。门打开了,服务员对旁边的高个年轻人说:就是这间房。 房间里住进一个人,我是高兴的,有人说话也是可以驱寒的。这人就是吉林白山的辛宝,个子有一米八多,两只脚很大,脚上的棉鞋有一尺多长。我拿出茶叶给他泡上,两个人便聊了起来。他是在合肥永青汽车驾校学开卡车的,驾校放假后,没地方住了,他没有买到火车票,只能先找到这里住下来。吉林人为什么会到几千里外的合肥来学开车,原因应该是挺复杂的,也许当时他说了,但我现在记不清了,毕竟过去三十年了。 朱山木说,他与辛宝很投机。辛宝当年二十八九岁,不主动说话,偶尔接起话茬也是很能说的,尤其说到他十来年在社会上四处走的见闻,还是很新鲜的。 当天晚上,我俩就在永红路尽头街角的小饭馆喝起了酒。那晚,我俩喝了一瓶古井玉液。说是我俩喝,其实我多喝二两,辛宝的酒量显然比我大多了。边喝边聊,老板要关门了,我们才离开。那天夜里,雪下得很大,但我却不感觉冷。酒驱了寒,也驱走了寂寞。这**,我次知道,心与心也是可以相拥取暖的。 几杯茶喝下去,朱山木慢慢兴奋起来。 他递给我一支烟,又接着说与贾大白相遇和他们三个人结拜兄弟的事。 腊月二十六那天下午,天空中下起了雪粒子,落在树枝上、雪地上,发出沙沙的响声;风吹过来,雪粒扑到玻璃窗上,不一会儿,外面就雾蒙蒙的一片灰白。傍晚时刻,贾大白被那个女服务员送到了我们房间。贾大白很能说,他一进屋,就开始骂天气,骂一个什么人不守信用,害得他找人找不到,回去又买不到车票。 那天晚上,我们仨又去了永红路那家小饭馆。贾大白点了菜,辛宝让店老板拿瓶古井玉液,我那时身上有卖茶叶的千把块钱,就说由我来出钱。贾大白大手一挥说,喝,这酒香,今天他刚住进来,酒菜都由他全包了。那晚,我们仨喝了两瓶酒,我还是只喝了二两多,有点晕了,剩余的肯定是他们两个喝了。贾大白那天晚上说的话多,几乎都是他一个人在说。他说,他是河南驻马店的,是中学教师,是诗人,是来合肥《诗歌报》找人的。我和辛宝都只上过初中,对贾大白说的北岛、印象派什么的真是不懂,就任他边喝边说。 那年年底真是邪门,雪就是不停地下。三个人到年三十那天都没有买到回家的车票。那时的合肥,到了除夕大小饭店差不多都要关门的。我们仨早晨就跑到七里塘菜市场,买了一些熟菜、包好的饺子和几瓶酒,为年夜饭和初一做了准备。 那年三十,我们三个人真是守夜,一整夜都没有睡。那时没有电话,跟家里人联系不上,家里人肯定担心死了。街上不时响着鞭炮声,空气中弥散着肉香,可我们三个人开始也都愁苦着脸。冰天雪地,人困旅途,又有什么办法呢?随着酒越喝越多,我们的心情也渐渐好起来。 新年的钟声快要响起时,贾大白提议我们三个人结拜成生死兄弟。他的提议立即得到了我和辛宝的赞同。按年龄排序,辛宝是老大,贾大白是老二,我排行老三。外面的鞭炮声接连响起的时候,新年到了。我们仨举起酒杯,贾大白带着我和辛宝起了誓:兄弟结义,生死相托,福祸相依,患难相扶,天地做证,永不相违! 那夜,我们仨都喝醉了。贾大白喝得多,也是个喝醉的。
    目录
    序 中国经验的丰富性及其“相对化”/ 李云雷/ 1 寻找花木兰/ 1 武松的爱情/ 20 知青小金/ 45 英 雄/ 78 大悲咒/ 106 我们无路可返/ 122 桥墩儿/ 137 某日的下午茶/ 153 尤里卡的笑声/ 177 一条狗的前世今生/ 201 桃花渡/ 215 梅花引/ 233 叫驴的套/ 248 缔结了就不会消失/ 26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