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生态经济学(赵桂慎)  (第二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生态经济学(赵桂慎) (第二版)

  • 作者:赵桂慎 主编 于法稳,尚杰 副主编
  •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389824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01日
  • 页数:329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生态学**学科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全书共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与其他理论的关系,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配置与功能,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生态产业,绿色GDP核算理论及方法,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生态足迹核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方法,生态经济管理与政策。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系统性和应用性,可作为高等学校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生态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领域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章导论1 节生态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2 一、生态学的产生及发展2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2 三、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过程5 第二节生态经济学的内涵、性质与特点5 一、生态经济学的内涵5 二、生态经济学的性质与特点8 第三节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9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 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0 三、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1 第四节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比较13 一、生态经济学学科体系13 二、生态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13 三、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任务15 第五节研究生态经济学的意义15 一、为制定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15 二、为设计和建设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系统提供科学依据16 三、生态经济学为发展地区和企业经济提供基本指导思想16 第六节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16 一、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16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实践18 第二章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20 节生态学理论21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21 二、与生态经济学相关的几个核心概念25 三、生态系统理论26 第二节经济学理论33 一、经济学的几个重要概念33 二、经济学的主要原理35 第三节系统论与热力学定律36 一、系统论36 二、热力学定律41 第四节环境伦理学与生态哲学42 一、环境伦理学42 二、生态哲学43 第三章生态经济学与其他理论的关系50 节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51 一、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之间的联系51 二、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之间的区别51 第二节生态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53 一、资源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的内涵53 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4 三、资源经济学的学科体系54 第三节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56 一、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共性56 二、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57 三、循环经济的几点特性58 第四节生态经济学与产业生态学59 一、生态产业的宏观特征59 二、生态产业研究的发展过程59 三、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生态产业崛起的内在动力61 第五节生态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62 一、生态经济学与人类生态学62 二、生态经济学与国土经济学63 三、生态经济学与经济生态学64 第四章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配置与功能66 节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含义67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概念67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特性67 三、生态经济系统的分类69 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70 一、人口要素70 二、环境要素71 三、科技与信息要素71 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及其评价72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要素配置72 二、生态经济要素配置结构的评价73 第四节生态经济系统的配置方法74 一、同类要素的择定,相辅相成配置法74 二、适度规模的限定,同域组合配置法75 三、同步时序的确定,同步运行配置法77 四、空间位置的划定,立体网络配置法79 第五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组合功能82 第五章经济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85 节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基本理论86 一、物质转化的基本理论86 二、能量流动的基本理论89 第二节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转化91 一、生态经济系统的物质转化类型91 二、生态经济系统中物质的良性循环92 第三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流动97 一、能量的流动97 二、能流的构成98 第四节价值流、信息流、智力流的传递与转化98 一、价值流98 二、信息流99 三、智力流100 第六章生态产业101 节生态农业102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102 二、生态农业的产生及其发展103 三、生态农业的特点104 四、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104 五、生态农业的管理106 第二节生态工业107 一、生态工业的概念107 二、生态工业的产生及其发展107 三、生态工业的特点108 四、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109 五、生态工业的管理109 第三节生态建筑111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111 二、生态建筑的产生与发展112 三、生态建筑的特征113 四、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115 五、生态建筑的管理117 第四节生态旅游119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119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20 三、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旅游的区别121 四、生态旅游的规划与开发123 五、生态旅游的管理125 第五节生态服务业130 一、生态服务业的概念130 二、生态服务业的特征130 三、生态服务业的管理131 四、共享经济——一种新型的环境可持续商业模式133 第七章绿色GDP核算理论及方法141 节生态经济核算的内涵及其发展过程142 一、生态经济核算的内涵及意义142 二、生态经济核算理论的发展过程143 第二节生态经济核算方法145 一、绿色GDP核算145 二、社会福利统计与核算145 三、投入产出核算145 四、承载力计算146 第三节绿色GDP核算体系与方法146 一、核算目标147 二、基本框架和关系147 三、环境实物量核算框架及内容148 四、环境价值量核算框架及内容149 五、环境保护成本核算框架及内容151 六、经环境调整的GDP核算151 第四节绿色GDP核算的账户152 一、SEEA的账户152 二、实物和混合流量账户153 三、经济和环境交易账户155 四、实物和货币项中的资产账户155 五、GDP总量调整账户156 第五节绿色GDP核算的估价方法157 一、基于成本的估价方法158 二、基于损害/受益的估价方法160 三、不同估价方法的选择165 第八章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167 节能值分析的概念与原理168 一、能值的定义168 二、能值转换率168 三、热力学定律与功率原则169 四、能量等级原理170 五、Odum的能量系统语言170 第二节能值理论及分析方法的起源与发展172 一、能值分析的起源与发展172 二、能量分析与能值分析176 三、能值和能量的实质及关系178 四、自然资源财富生产与能值180 五、能值转换率与能值功率181 第三节能值转换率与能值指标体系182 一、能质与能值转换率182 二、生态效率与能值转换率183 三、能量系统的太阳能值转换率183 四、能值转换率的计算方法187 五、常用太阳能值转换率191 六、基本能值指标192 七、其他常用的能值评价指标199 八、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能值综合指标201 九、能值分析方法展望204 第四节能值计算方法及应用204 一、绘制农田生态系统能值流动图205 二、编制能值分析表205 三、建立并分析主要能值指标207 四、桓台县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建议208 第九章生态足迹核算211 节生态足迹核算基本理论与方法212 一、生态足迹理论的提出212 二、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213 三、生态足迹的计算步骤214 四、生态足迹的应用215 第二节碳、氮和水足迹核算方法216 一、碳足迹216 二、氮足迹220 三、水足迹224 四、其他226 第十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228 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定义230 一、生态资本的内涵230 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概念233 三、全球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234 第二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236 一、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特点236 二、生态服务价值的内涵及类型237 第三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方法239 一、常规市场评估技术240 二、隐含/替代市场评估技术241 三、假想市场评估技术241 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估算的实例分析242 第五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243 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概念和内涵243 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框架和内容244 三、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实例——以贵州省为例246 第六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发展趋势251 一、开展生态经济综合研究,揭示生态和经济过程的联系及其动态变化251 二、完善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资本评估的理论与经济技术方法251 三、建立生态-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252 第十一章生态经济规划原理与方法253 节生态经济规划的基本原理254 一、生态经济规划的概念254 二、生态经济规划的产生与发展255 三、生态经济规划的原理258 四、生态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64 第二节生态经济规划的内容和方法265 一、生态经济规划的内容265 二、生态经济规划的方法266 第三节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274 一、国外生态经济规划的实践274 二、国内生态经济规划的实践275 三、案例——厦门马銮湾生态经济规划276 四、生态经济规划发展趋势284 第十二章生态经济管理与政策287 节生命周期评价288 一、生命周期评价的内涵288 二、生命周期评价的发展过程 288 三、生命周期评价的主要方法289 四、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框架289 五、案例——“五结合”生态温室生命周期评价及比较分析295 第二节清洁生产301 一、清洁生产的含义301 二、清洁生产的原则303 三、清洁生产评价方法304 四、清洁生产审核305 第三节生态补偿与机制306 一、生态补偿的定义与内涵306 二、生态补偿理论与方法307 三、生态补偿支付原则311 四、生态补偿交易方式312 五、生态补偿机制及实施路径313 六、生态补偿的实践与模式315 第四节生态教育及政策316 一、生态教育的概念316 二、生态教育的兴起与发展316 三、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容317 四、生态教育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319 参考文献321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