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知性生活术:从容面对人生后半场
QQ咨询:
有路璐璐:

知性生活术:从容面对人生后半场

  • 作者:外山滋比古 著;李佳星 译
  •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ISBN:9787521327731
  • 出版日期:2021年09月01日
  • 页数:240
  • 定价:¥52.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不断增长的年龄,我们如何妥善安顿身心,迎接更充实、更健康、更愉悦的人生新阶段? 这本随笔小书由日本国民作家、教育家外山滋比古于九旬高龄写就,是他对自己知性人生的经验分享、致学智慧的宝贵结晶。作者借助日常生活的小情小景,悉心传授整理头脑、保养身体、丰富心灵等方面的技巧,希望启发不同年龄段的成年读者从容而体面地规划或度过人生后半场。
    文章节选
    近代以来,知识一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核心动力。弗朗西斯·培根之“知识就是力量”便是其预告。在尊重知识的思潮下兴起的近代教育中,学校在传授知识上自然是不辞辛劳,却把生活忘在了脑后,很少关注生活本身的重要性。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此竟习以为常,几乎从未意识到其荒谬之处,实在是不可思议。
    学校要求学生以学习知识为要务,以为只要能学得知识便万事大吉了。这种做法明显有失偏颇,可几乎没有人会对其加以反思。这样一来,学生不堪承受学校压力的案例层出不穷,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说在小学阶段实施“生活缺失”的教育利弊孰大尚有待商榷,那么在初高中阶段若还采取这样的教育方针,则无疑将弊病丛生。
    既然人类自己无从觉察轻视生活的危险,自然规律只好亲自下场给���们一些教训。这些年来,由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疾病与日俱增。医学界对代谢综合征等疾病也逐渐重视起来,开始呼吁大众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政府甚至不惜用奖金去鼓励人们多散步。
    但就算到了这步田地,普罗大众依然不曾对生活有过任何深入的思考。他们不明白习惯即是生活,生活习惯才是至关重要的东西。
    “习惯是人的第二天性”这句英国谚语深解生活习惯之深义:生活习惯可以给人带来几近重生再造般的变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一个人超越先天禀赋的限制,变得更加**。不过近代以来我们却缺乏这样的智慧。而且,使我领悟到这一道理的竟然是一句古老的谚语,细想之下更觉意味深长。在近代以来的教育模式下长大的人,单靠自己恐怕很难领悟这一道理。
    不良生活习惯致病的现象愈演愈烈,其根源在于我们具体的日常行为,换言之,在于我们以饮食和起居为主的生理方面的生活习惯。
    然而人除身体之外还有心灵。如果把与身体相关的生活习惯称为生理性生活习惯的话,与心灵相关的生活习惯即可谓是形而上的生活习惯。“形而上”这个词可能有些装腔作势,我更愿意称其为“知”的生活习惯,即智识或精神上的生活习惯。
    现代社会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导致精神状态欠佳,甚至精神障碍的现象在人类社会频繁出现,因此单有健康的生理性生活习惯是远远不够的。若能在智识、精神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灵便有了活力之源,人生也能变得更加充实。“知”的生活习惯能让人如脱胎换骨般焕然一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比字面意义上的生活习惯对人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生活习惯都无法掌控,那他距患上代谢综合征也就不远了。有意识地通过“知”的生活对自我加以改造,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智慧。通过养成良好的“知”的生活习惯让自己变得更加**,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只要肯重视生活,一点一滴地改善生活,我们就能不断改造自我,甚至获得凌驾于禀赋之上的能力。
    可以说在当下这个年代,我们都生活在计算机的威胁之中。面对计算机的挑战,单靠增长知识的话,我们胜算渺茫;不过,若有良好的“知”的生活习惯加持,便无须忧心了。这本书便是此类想法的合集,一本思考生活的随笔。每个人的生活都自有其独特性,无法模仿复制,因此我也没有劝人效仿的意思,只求能为读者提供些许微不足道的参考案例,如此便足矣。
    目录
    前言 章 刺激头脑 写日记 立计划 用遗忘整理头脑 利用图书馆 读词典 记笔记 编辑生活 多问为什么 结交伙伴 第二章 善待身体 论“横” 锻炼脚力 大声说话 学会倾听 早起活动身体 趁饭前工作 感冒是百病之源 第三章 丰富心灵 认真对待生活 俳句和川柳乃头脑体操 写散文 多写信 坚持用钢笔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