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神圣与世俗之间:中国厕神信仰源流考
QQ咨询:
有路璐璐:

神圣与世俗之间:中国厕神信仰源流考

  • 作者:刘勤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72023
  •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对中国俗神信仰中的厕神信仰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研究的宏阔视野,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厕神的形态、缘起、定格、演变、流布与遗存等问题,且将中国厕神置于东亚文化视域中进行比较研究。另一方面对一些相关必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考索,如《大雅·生民》中的“血祭沃土”痕迹、“子姑”与“紫姑”的关系、苏轼紫姑书写的矛盾性、“雪隐”“东司”的语源问题及佛教厕神、怒一底大与紫姑的比较等,不胜枚举,颇多创见,皆有可观。
    文章节选
    前言 中国厕神研究中的几个首要问题 厕神的定义和基点 中国厕神源远流长,有很多称谓。其神格、仪轨、信仰状态在演变中也有诸多变化。在民间信仰中还不断吸附、杂糅进别的信仰要素,从而导致他与别的神灵具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所以厕神看起来单一,实际上复杂,牵扯到诸多神灵和文化现象;乍看之下不值一提,实际上关联着大问题。中国厕神源自远古大母神(theGreatMother)崇拜,并曾在人们的宗教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 既然如此复杂,要给厕神下定义就成为难题。如果此定义要囊括传世典籍、考古发现、民俗口传中纷繁复杂的厕神故事和信仰现象的话,就必须在尽量把握厕神“名实”相符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广义的“厕神”概念。即所谓厕神,是指与厕所或如厕相关的所有鬼神。 这里的“鬼神”一词也是广义的——广义神话理论对鬼、神不做严格区分,是为共识——包括神、鬼、精、怪、灵、仙、妖、魅等。这里的“与厕所或如厕相关的所有鬼神”,包括住在或者出现在厕所, 职司厕所、屎尿、粪肥、排泄、污秽、垃圾、牲畜(尤其猪)等有关“污秽” (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所有鬼神。这些要素也会因时间、地点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厕神故事和信仰在发展演变中都存在着相当的模糊性和复杂性。比如,在神格、职司上,虽然职司厕所、屎尿、粪肥、排泄、污秽、垃圾、牲畜(尤其猪)等有关“污秽”(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是基本神格,是其为厕神(现代学术概念上)的基点和初出发点,但是其“扩大化”的神格又涉及田产、蚕桑、生育、疾病和死亡等,有时还是女性保护神,是月神信仰的延展。又如,在迎神地点上,厕所或猪圈虽然是早期的迎神地点,但后来也拓展到月下、堂屋或者郊外。随着历史的演进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厕神的神格和功能也更加纷繁复杂。厕神的形貌、性别、神格、仪轨、信仰状态在不同时期和地域也有很大差异,其范畴也无法确指。 但厕神之所以成其为自身,而不是其他神,乃是因为在其起源和神格的基点上,仍是与厕所、屎尿、粪肥、排泄、污秽、垃圾、牲畜(尤其猪)等“污秽”(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事项相关,以及与这些神格的扩大化意义相关。 厕神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比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厕神的数量的确****。中国典籍中大部分厕神是有“神”而无“话”的,即只记载了神名,却无甚神话传述。换句话说,由于种种原因,厕神的神名得以保留,而神话事迹却丢失掉了。与此相反,厕之空间形成之前的厕神、民间厕神、活态厕神,又往往是有“话”而无“神”的,即有祭祀仪轨、神话传述、民俗禁忌等,但神名、神体却是模糊乃至缺乏的。 目前学界就厕神的属性、原型、神格、形态等话题,多有争议。就属性来说,有如下说法:厕神①、厕神兼蚕神②、蚕神兼财神③、蚕桑神兼生育神①、生活保护神②、家内俗神③等。就原型来说,有如下说法:家神中的猪④、生殖神、汉代戚夫人⑤等。就形态而言,虽无人专论,但从论述逻辑来看,有再生态神话、新生态神话、衍生态神话、原生态神话等说法,且多将这些形态割裂。 姑且不去讨论上面这些说法的正确与否,须注意的是,之所以众说纷纭,之所以厕神会辐射到如此多的层面,首先是因为他本身的复杂性。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厕神从其一产生就具有复杂性。在厕之空间形成前,厕神主要是粪神;厕之空间形成后,厕神主要表现为猪神。厕神与大母神结合,又变幻出各种神灵,如地母、生殖女神、蚕桑神等。但是,尽管如此,笔者要再次重申厕神的基点。厕神之所以成其为自身,而不是其他神,乃是因为在其起源和神格的基点上,仍是与厕所、屎尿、粪肥、排泄、污秽、垃圾、牲畜(尤其猪)等“污秽” (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事项相关,以及与这些神格的扩大化意义相关。 无论如何,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进,大概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厕神逐渐“流落”民间,成为俗神。“俗神”一词的关键不在于是不是在“民间”,而在于是不是“俗化”。厕神的“俗化”主要体现在家庭化、个人化、生活化和琐细化上,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厕神属于“家神”。厕神的俗化同时也是其流布、渗透的过程。 总之,把握住以上特点,以“俗神”信仰为大背景、以家神信仰为小背景,并结合厕神本身的历史发展演变规律和特点来进行探究,不仅对中国厕神信仰研究大有裨益,而且对中国俗神研究也将有所启迪和推进。同时,对于中国“以农为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以蚕桑、耕作、畜牧为主的经济增殖方式,也可起到管窥作用。 厕神研究的当代意义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在中国,尽管“纯正”的农民越来越少,但是“农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还将长期存在。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所决定的。农民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教育水准、活动范围等决定了他们是这种“俗化”宗教和信仰的主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体现者。既然如此,俗神研究应该表现出对民间信仰的关注甚至侧重。厕神是俗神的杰出代表,又具有很强的辐射性,那么,从厕神出发梳理、比较、分析、阐释,揭示中国厕神信仰的生成机制、发展演变,对打开俗神研究大门势必会起到“试金石”的作用。 中国厕神的原始性、复杂性、典型性和辐射性,决定了他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古老的建筑形式、礼乐文明、性别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它们又根植于“以农为本”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以蚕桑、耕作、养豕为主的经济增殖方式。而这些又决定了我们的厕所文化观念,规定着中国在这一点上的现代化程式。西方人总是戏谑地称中国人是“重入口,轻出口”。我们有火热的“舌尖上的中国”,却避而不谈厕所问题。厕神也在这种“羞耻”认知中被长期埋没和鄙弃。本书以厕神为契机, “小题目、大文章”,以此管窥、揭橥中国俗神的信仰特征和中国文化的基元力量。 另外,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信仰多元的形势下,民众信仰更紧密地同社会生活相连。研究厕神信仰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也已经成为一个较为迫切的现实问题。① 的确,民众是现实生活的参与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践行者。处理好俗神信仰对稳定社会基层,传承中国民族文化和构建当下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如果不重视甚至忽视民间信仰,势必将丧失民众根基,导致在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举步维艰,还将危机四伏。 厕所是关系每一个人切身利益且必不可少的场所,厕神是民间俗神中的典型代表,但厕所、厕神却通常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禁忌”话题。日本早在19世纪初就有专章讨论,20世纪中叶就出现了大量有关厕所和厕神的专著,如李家正文的《厕考》、饭岛吉晴的《灶神与厕神——异界与人世之境》《厕神的形象》《乌枢沙摩明王与厕神》、大藤时彦的《厕神考》以及新谷尚纪的《有关参拜雪隐厕神之说》等等。此外,美国朱莉·霍兰的《厕神:厕所的文明史》、爱德华·S. 莫斯的《东方的厕所》以及韩国郑然鹤的《厕所与民俗》、金光彦的《东亚的厕所》等都是这一论题为域外人士捷足先登的证据。正是因为能较早地正视厕所问题,才使美国、日本、韩国等**的卫生系统在现代化进程中飞速前进,走在世界前列。 爱德华·S.莫斯在《东方的厕所》中,对中国人的厕所文明颇有微词。他认为中国人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厕所(为了卫生或羞耻而设的空间),因为中国人的厕所只是为了收集粪便用作肥料:“世界上许多民族连简单的厕所都不用,对他们来说,厕所本身与其说是卫生所需,还不如说是为了把粪便收集用作肥料而建的。很多人并不在乎他的大小便时像类人猿一样,但吃饭的时候却遵守礼节,还把画儿画在盘子上以为装饰。粪便导致了如此严重的疾病却漠不关心,使传染病蔓延。人总以万物灵长自居,但其实与其他动物相比,并没有好到哪儿去。”① 中国厕所之于中国文明的滞后性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汉代定型和推广的人厕和猪圈(猪厕)合一形制,在“改厕”政策落实之前几千年没有多大变化,可见传统文化的惰性。 被归为“杂神类”或“淫祀类”的边缘神灵厕神的神圣性已经被历史和文化所覆盖,蒙上了厚厚的尘埃,又由于其存在的隐蔽性和研究的禁忌性,目前**了很多问题,也给当下学者的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不过,当前的“改厕”环境又为揭开厕神神秘面纱提供了有利条件。它至少让这样一个话题被允许讨论,也就是说,厕神步入了一个允许它被讨论的正常的历史时期。 当今世界,厕所问题作为关系着一个**文明程度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发达**的重视。不少人已经意识到,一个**的发达程度是与厕所的文明程度成正比的。随着中国参与国际交流对话、多边合作发展,中国也应该将此提上议事日程。在此氛围下,对中国厕神也该“正本清源”,正视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贡献。近年来,城乡“改厕”取得良好效果,“厕所革命”如日中天,但与此同时,与传统厕所相关的一系列神话、民俗也将迅速湮灭,进行抢救性地记录和研究势在必行。
    目录
    前言 中国厕神研究中的几个首要问题/1 厕神的定义和基点/ 1 厕神发展的基本趋势/ 2 厕神研究的当代意义/ 4 一 中国厕神研究百年回眸/7 (一)中国厕神研究的氛围/ 7 国外学者捷足先登/ 7 俗神研究专著偶涉厕神/ 9 漫谈性质的诸多讨论/ 11 (二)中国厕神研究的内在格局/ 12 集中于紫姑研究/ 12 再谈紫姑研究中的问题/ 16 厕神诞生的经济基础/ 18 (三)厕神形态初探/ 20 原生态厕神/ 21 再生态厕神/ 24 新生态厕神/ 27 衍生态厕神/ 29 二 大母神、粪肥与厕神缘起/34 (一)粪、弃、豢土与地母崇拜/ 34 厕神信仰源于大母神崇拜/ 34 说“粪”与“弃”之本义/ 38 从《生民》看“血祭沃土”/ 42 再看周弃的“豢土”之功/ 50 (二)创世、孕生与粪尿神话/ 54 粪尿作用的发现:从“血祭沃土”到“屎田”/ 54 粪尿作用的神化:创世、造人的始源性神话/ 59 粪尿作用的魔化:污秽压胜与治愈之药/ 66 (三)粪肥、财富与如愿信仰/ 72 从“屎田”到“贩粪”/ 72 如愿神话及其原型考/ 78 如愿信仰的相关习俗/ 84 “送穷”即为“迎富”/ 95 三 建筑、空间与厕神定格/101 (一)厕之空间的形成/ 101 干栏式建筑中的厕所/ 102 穴居式建筑中的厕所/ 107 人厕和猪圈合一/ 112 “半冲水”式厕所/ 118 (二)厕之空间的功能、特征与鬼神信仰/ 120 厕之空间的多重功能/ 120 厕所方位与吉凶祸福/ 130 原始大坑与冥界入口/ 136 祟病场所与生命赐予/ 142 (三)猪神与厕神合流/ 151 具创世神格的原始阴性/ 151 “终始相续”的地母神/ 153 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污秽/ 157 厕神表现为恐怖猪怪/ 160 四 性别、异化与厕神式微/165 (一)厕神的卑化与仙化/ 165 厕所中的性别隔离/ 165 从母亲神到女儿神/ 168 卑化、妖化与仙化/ 172 (二)厕神的异化(上):苏轼紫姑书写系年正误/ 189 《子姑神记》/ 190 《仙姑问答》/ 190 《少年游》/ 193 《天篆记》与《是日偶至》/ 195 《广州女仙》/ 196 (三)厕神的异化(下):苏轼紫姑信仰的矛盾书写及原因/ 197 宋代之前的紫姑信仰与书写/ 197 苏轼紫姑信仰的矛盾书写/ 201 苏轼紫姑信仰书写矛盾的原因/ 214 五 雪隐、东司与佛教厕神/237 (一)中日禅宗文化与“雪隐”语源考析/ 237 中国辞典对“雪隐”的解释/ 237 “雪窦重显说”/ 241 “雪窦重显说”在日本的风靡和龃龉/ 246 关于“雪隐”语源的其他说法/ 251 (二)中日禅宗文化与“东司”语源考辨/ 255 “东司”概念及问题的提出/ 255 对“东司”各种语源说的辨析/ 257 对“东司”一词的文献清理/ 263 “东司”之“东”/ 266 (三)中国禅宗的净头传统/ 269 寺院列职杂务中的层级/ 270 “净头传统”的形成和传播/ 277 高僧持净典故及法语举隅/ 282 净头的功德/ 287 (四)佛教厕神信仰/ 292 属于鬼道众生的厕神/ 292 佛教厕神乌刍沙摩明王/ 296 乌刍沙摩明王的中国化/ 300 六 俗化、流布与厕神渗透/313 (一)厕神:神圣与世俗之间/ 313 关于“俗化”的一些问题/ 313 祭祀仪轨要素的神圣性与世俗化/ 316 俗化氛围下的显圣物/ 335 (二)神名命名、分类与统计/ 347 “有神无话”与“有话无神”/ 348 神名的命名原则与分类/ 350 神名的取舍原则与统计/ 358 (三)神名流布特点及神名关系/ 364 分布与板块/ 364 通名和具名/ 366 显名和隐名/ 370 七 口传、**与活态厕神/374 (一)畜圈、厕所与民俗信仰:中国现代进程中的厕神活态/ 375 四川汉源地区地缘特征/ 378 普遍厕所形制:人厕与猪圈合一/ 379 普遍厕所民俗与信仰/ 382 少数民族地区厕所形制及风俗/ 390 “厕所民俗”与“厕所革命”/ 394 (二)古巫歌《门前本解》:韩国现代进程中的厕神活态/ 397 《门前本解》释名/ 397 《门前本解》版本/ 398 赤松智城、秋叶隆采录本汉译/ 401 《门前本解》中的基本形象/ 407 (三)东亚儒家视域下的善恶厕神:以怒一底大和紫姑为例/ 411 韩国厕神的现代遗存/ 411 怒一底大:对双重“污秽”的强调与“全恶”形象/ 413 紫姑:对“污秽”的超越、转化与道德典范形象/ 416 从表层到深层:形象的对立、同源、易位与改塑/ 421 善与恶:东亚视域下的儒家文化道德准的/ 424 结语/430 参考文献/433 后记/473__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