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作者: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 著
  •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 ISBN:9787545565645
  • 出版日期:2022年01月01日
  • 页数:352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作为一部反映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纪实作品,《绿水青山》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客观记录了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就,深情讲述了各地历史人文、自然风物的特色;通过典型的人物事件以及背后的生态保护故事,呈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行不悖的振兴乡村、富裕百姓、美化生态的绿色发展智慧。 理论上充分论证,事例上大量实地探访,《绿水青山》用典型范例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何在绿水青山间擘画共同富裕的可靠答案。
    文章节选
    章 和谐共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无限,生生不息。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始终,循环往复。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是根本的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是人类文明永生之“道”。

    1960年,荷兰的鹿特丹举办了届世界园艺博览会。1999年,中国在昆明次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我们将这届世园会亲切地称为“99世园”,世纪之交的特殊历史时刻让它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在新的世纪,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和谐共生?这是昆明世园会给人类提出的一个世纪命题。

    转眼间,已经过去20多年,让我们再次回到昆明,看看面对20多年前在这里提出的那个世纪命题,我们到底给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云南昆明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是电影《流浪地球》的开场白,却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段预言。

    2019年5月,联合国一份报告显示,有多达100万种物种正面临灭绝,世界正处于物种灭绝的进程中,这是地球历史上第六次出现物种大灭绝。不同于以往物种大灭绝是由小行星碰撞、地壳运动等事件造成的,这次的物种灭绝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

    正所谓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的两位助手在海南南红农场找到一种野生稻种。袁隆平用不同的稻种与野生水稻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立下汗马功劳。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云南野生稻分布地有26个,然而到1995年只剩下两个。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再想利用野生水稻资源培育出新的水稻品种已经相当困难了。

    由此可见,每一个物种的灭人类来说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某种意义上说,一个物种决定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基因决定一个产业的发展。

    面对这次物种灭绝危机,1999年昆明世园会期间,我国**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向**提议,建立我国自己的“种质资源库”,以保存珍贵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他的提议得到了**的高度重视。

    2007年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主体工程竣工。2008年11月19日,时任**副主席的*同志在云南调研期间来到种质资源库视察工作。在这次视察中,*留下了这样意味深长的嘱托。

    他说:“要推动形成经济发展是政绩、保住青山绿水是更大政绩的科学导向。”

    2009年10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昆明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植物界的“诺亚方舟”,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职责是收集和保藏珍贵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正因为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存在,很多珍贵的植物在这个对它们来说危机四伏的地球上,摆脱了被灭绝的命运,让自己的基因得以继续陪伴人类。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
    的胜利,自然界都对会我们进行报复。如今,这种报复正在以物种加速灭绝的方式,悄然向我们逼近。

    当人类活动不可避免地与大自然产生矛盾时,守护住大自然的遗传基因,这将是人类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由此,一场全国**野生植物种子采集战正式打响。

    “种质”和“种子”不是一个概念。“种质资源”泛指一切包含植物遗传信息的资源,比如种子、花粉、组织培养物等。种子只是种质资源的一种,但却是重要的一种。

    所以种子的采集十分重要,对于采集者的要求也十分高。

    作为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采集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他们经常要背着沉重的标本夹和照相机等二三十公斤的设备跋山涉水,有时候为了采集一份种子,甚至进入原始森林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月。在那人迹罕至的地方,各种危险如影随形。在野外会遇到一些诸如毒蛇、蚊子、蚂蟥等的毒虫,这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有时还会遇到一些大型的野兽。这些都是存在的危险。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很多野生植物的基因才得以留存,因此我们为他们起了一个诗意的名字:“种子猎人”。

    郭永杰是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一名采集员,他已经从业10多年了。从青葱少年到有型大叔,10多年间他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

    “我有一种紧迫感,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很多物种都在加速灭亡或者消失,不经意间,甚至每**都可能有一种野生植物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我要抢在它们消失之前把它们的种子永远保存在种质资源库里才行,这样这个物种灭绝了之后,我们还可以从种质资源库中取出它的种子,进行生态恢复。”郭永杰如是说。
    目录
    章 和谐共生 第二章 金山银山 第三章 生生与共 第四章 民生福祉 第五章 因法之名 第六章 美丽世界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