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变革发展新策略
QQ咨询:
有路璐璐:

突破结构“陷阱“:产业变革发展新策略

  • 作者:芮明杰
  •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38797
  • 出版日期:2021年12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正面临百年不遇的巨变。全球产业竞争与发展也面临,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新变化。本书稿从我国现实经济出发,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认为我国要走出产业发展的结构性陷阱,成为高收入的**,重要的策略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弯道超车”战略。作者认为,我国现行的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依然占了主要的比重,有长处也有短板;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工来看,在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高端农业方面与发达**比较依然有距离,特别在某些高技术产业、零部件、工艺技术等方面尚有许多短板。因此,我国产业必须瞄准国际领先方向,找到技术创新突破路径,采取有效的资源投入与创新组织,开展合作创新,形成突破,那么就可能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我国产业要想走出结构性陷阱,建设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一个十分现实的战略就是“弯道超车”战略,即如何进行**率的开放、合作、创新,把现行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把现行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短板加速补起来,形成有效的产业技术迭代,快速发展新兴产业并成为国际领先,这样才能真正走出结构陷阱。
    目录
    章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00 一、政府如何有效调整产业结构/003 二、中国的产业升级应由大企业主导/009 三、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八项建议/016 四、产业政策评价的三个关键方面/019 五、产业链协同创新打破转型“瓶颈” 六、我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026 七、如何走出产业体系的“结构性陷阱”/029 八、需求侧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033 第二��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037 一、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叩门/039 二、“工业4.0”;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方式/043 三、供给侧改革改什么/045 四、构建新时代新型产业体系/049 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与路径/052 六、双循环的另一核:建立高质量、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057 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061 第三章 制造业变革之路/067 节 “再工业化”与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思考/069 二、智能制造发展的机遇与挑战/084 三、我国制造业群发展的核心是产业创新/086 四、世界先进制造业群发展的创新模式探索/090 五、推动我国先进制造业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098 六、“新制造”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102 第四章 新型基础产业建设/115 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三大新基础产业/117 二、新基础产业发展要走跨越式的“新路”/120 三、以“跨越模式”推动新基础产业高质量发展/123 四、上海市“十四五”期间新基础产业发展政策思路与要点/129 五、上海数字基础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策略/139 第五章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147 一、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是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产业体系/149 二、推动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什么必须进行产业创新/154 三、环太湖圈产业、生态、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建议/160 四、“双循环”战略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方向/166 第六章 产业创新与创新**/169 一、产业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171 二、再论产业创新成功的关键/176 三、论产业创新政策战略设计/181 四、高端产业如何**创新/184 五、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如何再造下一个华为/190 六、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畅通“双循环”/195 七、短期‘’扬长避短”,中长期关键还看创新/199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型发展/205 一、如何打造“智慧的上海”/207 二、技术革命浪潮下的转型机遇/211 三、全球竞争背景下上海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方的目标、思路与路径/216 四、创新突围,“上海制造”再出发/226 五、如何提升上海制造品牌影响力之我见/230 六、全球新一轮竞争下上海产业发展/239 七、高端服务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推动上海经济新增长/245 八、上海高端制造业如何走向全球产业价值链高端/249 第八章 建立科创**/255 一、新型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上海科创**建设/257 二、科技成果产业化与上海应对/261 三、培育上海“”科技创新主体的双新策略/264 四、把握全球科技创新新竞争新动向,实现科创**创新**/270 第九章 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275 一、新常态下企业如何突破成长极限/277 二、转型发展:成为**企业/279 三、百年企业的第六项修炼:认识未来,认识自我/282 四、“”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特点和路径/291 五、“”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研究/295 六、互联网 ,融合诞生新力量/301 第十章 新冠疫情应对策略/305 一、稳住服务业,就稳住了经济增长/307 二、企业行动起来,积极应对危机/310 三、稳增长,谋未来,发展新基础产业正当时/312 四、双管齐下:刺激消费复工复产/317 五、中国受益于供应链全球分布,不应过度解读外迁/322 六、稳定服务业的四大战略对策/327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