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微波技术基础(第3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微波技术基础(第3版)

  • 作者:杨雪霞、扆梓轩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592198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6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通信原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程。全书共分为七章:第1章基础知识,主要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系统的组成、分类,主要性能指标;第2章信道,主要介绍信道及信道容量的概念,白噪声、带限白噪声的定义、调制信道信道模型及特性等;第3章信号分析,主要在研究确知信号的基础上,介绍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各态历经性,高斯过程及其性质,窄带信号的概念,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的输出形式;第4章数字基带通信系统,主要介绍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和几种常见的数字基带信号,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基带滤波器,眼图;第5章数字频带通信系统,主要介绍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二进制移频键控(2FSK)、二进制相位键控(2PSK)和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等几种常见的数字调制信号的产生、表示式、解调方法以及抗噪声性能比较;第6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主要介绍脉冲编码调制的一般原理,A律13折线法,逐次比较型编码器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第7章差错控制编码,主要介绍常见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差错控制编码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以及循环码的编码方法及相关计算。 为便于读者**学习,快速掌握通信原理基本理
    目录
    第0章绪论 0.1电磁波谱及微波 0.2微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0.3微波技术的发展 0.4微波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内容 习题 第1章传输线理论 1.1引言 1.1.1传输线的种类 1.1.2分布参数的概念 1.2传输线波动方程及其解 1.2.1传输线波动方程 1.2.2传输线波动方程的解 1.2.3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1.2.4均匀无耗传输线的边界条件 1.3均匀无耗传输线的特性参量 1.3.1电压、电流的瞬时值 1.3.2相速度和波长 1.3.3输入阻抗和输入导纳 1.3.4反射系数 1.3.5驻波比和行波系数 1.4均匀无耗传输线的工作状态 1.4.1行波 1.4.2纯驻波 1.4.3行驻波 1.5阻抗圆图和导纳圆图 1.5.1阻抗圆图 1.5.2导纳圆图 1.6阻抗匹配 1.6.1阻抗匹配的概念 1.6.2λ/4阻抗变换器 1.6.3多节λ/4阻抗变换器 1.6.4单支节匹配 1.6.5多支节匹配 习题 第2章规则波导 2.1规则波导传输的一般理论 2.1.1分离变量法 2.1.2纵向场法求波动方程 2.1.3波型 2.1.4传输特性 2.2矩形波导 2.2.1矩形波导中的TM波 2.2.2矩形波导中的TE波 2.2.3矩形波导中的波型 2.2.4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 2.2.5矩形波导中的高次模 2.2.6激励与耦合 2.3圆形波导 2.3.1圆形波导中的TM波 2.3.2圆形波导中的TE波 2.3.3圆形波导中的波型特征 2.3.4TE11波 2.3.5TM01波 2.3.6TE01波 2.4同轴线及其高次模 2.4.1同轴线中的TEM波 2.4.2同轴线中的高次模 2.4.3同轴线尺寸的选择 2.5平行板波导 2.5.1平行板波导中的TEM波 2.5.2平行板波导中的TM波 2.5.3平行板波导中的TE波 2.6特殊波导简介 2.6.1脊波导 2.6.2椭圆波导 2.6.3鳍线 2.6.4槽波导 2.6.5H形金属介质波导 2.6.6过模波导 习题 第3章平面传输线 3.1带状线 3.1.1特性阻抗、传播常数和波导波长 3.1.2特性阻抗的数值解 3.1.3损耗和功率容量 3.1.4带状线的设计 3.1.5耦合带状线 3.2微带线 3.2.1微带线的主模 3.2.2特性阻抗、传播常数和波导波长 3.2.3特性阻抗的近似公式 3.2.4特性阻抗的近似静电解 3.2.5损耗 3.2.6微带线的色散 3.2.7微带线的高次模和微带线的设计 3.2.8耦合微带线 3.3其他平面传输线 3.3.1共面波导 3.3.2共面带线 3.3.3槽线 3.3.4基片集成波导 3.4平面传输线的激励与耦合 习题 第4章微波谐振腔 4.1引言 4.2谐振腔的主要特性参数 4.2.1谐振频率 4.2.2品质因数 4.2.3等效电导 4.3矩形谐振腔 4.3.1场分量的表示式 4.3.2矩形谐振腔谐振频率 4.3.3矩形谐振腔的TE101模 4.4圆柱谐振腔 4.4.1场分量的表示式 4.4.2圆柱谐振腔的基本参量 4.4.3圆柱谐振腔的波型图 4.4.4圆柱谐振腔的3种主要工作模式 4.5同轴线谐振腔 4.5.1λ0/2同轴线谐振腔 4.5.2λ0/4同轴线谐振腔 4.5.3电容加载同轴线谐振腔 4.6环形谐振腔 4.7微带线谐振腔 4.8介质谐振腔 4.9谐振腔的等效电路 4.10谐振腔的耦合与激励 习题 第5章微波网络 5.1引言 5.2微波网络的各种参量矩阵 5.2.1阻抗矩阵Z 5.2.2导纳矩阵Y 5.2.3转移矩阵A 5.2.4散射矩阵S 5.2.5传输参量T 5.3二端口网络各种参量矩阵的关系 5.3.1Z矩阵和Y矩阵的关系 5.3.2Z、Y矩阵与A矩阵的关系 5.3.3S矩阵与T矩阵的关系 5.3.4S矩阵与归一化z、y矩阵的关系 5.4多端口网络 5.5常用微波网络特性 5.5.1互易网络 5.5.2无耗网络 5.5.3对称网络 5.5.4参考面移动对散射参量的影响 5.6基本电路单元的网络参量 5.7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5.7.1网络的串联 5.7.2网络的并联 5.7.3网络的级联 5.8微波网络的外部特性参量 5.8.1电压传输系数T 5.8.2插入衰减L 5.8.3插入相移θ 5.8.4输入驻波比ρ 习题 第6章基本微波无源元件 6.1终端负载 6.1.1匹配负载 6.1.2短路活塞 6.2电抗元件 6.2.1膜片 6.2.2谐振窗 6.2.3销钉 6.2.4螺钉 6.3分支元件 6.3.1T形接头 6.3.2双T接头 6.3.3微带功分器 6.4定向耦合器 6.5滤波器 6.6隔离器 6.7衰减器 6.8移相器 6.9阻抗变换器 第7章微波系统及微波技术应用简介 7.1天线的系统特征 7.1.1天线的辐射场 7.1.2天线的方向性 7.1.3天线的效率η和增益G 7.1.4天线的有效面积 7.1.5天线的带宽 7.2无线传输系统 7.2.1Friis传输方程 7.2.2无线通信系统 7.2.3微波输能系统 7.3雷达系统与导航 7.3.1雷达基本工作原理 7.3.2脉冲雷达 7.3.3多普勒雷达 7.4微波技术的其他应用 7.4.1微波检测技术的工业应用 7.4.2微波能的应用 7.4.3微波技术的医学应用 7.4.4微波技术的科研应用 附录A物理常数 附录B用于构成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 附录C常用矢量公式 附录D矢量微分运算 附录E坐标变换 附录F标准矩形波导主要参数 附录G常用硬同轴线特性参量 附录H常用同轴射频电缆特性参量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