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互动仪式链(社会学名著译丛)
QQ咨询:
有路璐璐:

互动仪式链(社会学名著译丛)

  • 作者:(美)兰德尔·柯林斯 著 林聚任 王鹏 宋丽君 译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203425
  •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01日
  • 页数:597
  • 定价:¥11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互动仪式链》是当代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 1941—)积多年研究而完成的一部社会学理论力作。在此书中,他结合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传统,系统阐述了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渊源、构成要素、运转机制及其应用。通过互动仪式链模型,柯林斯把微观分析又扩展到了宏观层次,从而对社会分层、社会运动与思潮、社会冲突、思想发展及知识分子等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柯林斯强调的以微观为基础、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观点代表了学术界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理论倾向,为许多社会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他也澄清了社会学传统研究一直忽视情感的问题。因此,本书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学理论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文章节选
    我们所需做的步是拓展情感概念。通常的用法是将情感当作体验,它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突然的和激烈的。“不要这么情绪化”是根据这一概念而提醒的建议。众所周知的情感是富戏剧性的:恐惧、惊骇、愤怒、尴尬以及高兴等等。某些人和某些文化被认为太“无情了”(如在20世纪后期对“祖先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人的白人新教徒”文化的毁谤)。但是,戈夫曼与加芬克尔迫使我们认识到,也存在平淡无奇的情感;它们是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持久的、潜在的氛围或情感状态。例如,加芬克尔的惯常现实,是以感受为特征的——我强调这是一种感受而不是明确的认知——“这里没有发生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从行动者的角度而言,这是一种无趣味的情感;但是如果加芬克尔是正确的,那么就是有相当多的工作产生了平常性的感觉,而且,使我们自己无法觉察到这类工作本身。惯常现实就是成员的成就。
    在戈夫曼和涂尔干看来,日常生活的持久的感觉更加明显。这些理论强调团结,成员身份感,以及在戈夫曼来说的某人的自我感。如果事情进展顺利,就会有平稳持续的感情;尽管在某些重要的情形中,可能会产生“高昂的”感受,或者“低沉的”、压抑的气氛。团结感、道德情操、将自己融入情境的热情,或相伴随的热情,以及另一方面的消沉、疏离、尴尬——这些都被认为是持久的情感类型。加芬克尔的惯常性仅仅是处于加减尺度中间的一般的情感属性。
    我的目的并非要参与术语的争论。按照刚才所讨论的关于激烈的或分裂性情感的方式来定义情感,对我们而言是无用的。无论我们称呼它们什么,我们也必须能够讨论长期的情感状态,甚至包括某些非常宁静、平稳,以至无人觉察的情感状态。在理论术语上,它是重要的持久的情感(我把它作为情感能量进行讨论,EE)。但是,我也将试图说明,激烈的、短期的情感相对于长期情感的背景而言是很容易解释的。
    事实上,研究者都承认,在所有的社会中均可以发现四种情感,而且或许可以认为它们是基本情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概述,参见Turner 2002,68-79)。这四种情感是愤怒、恐惧、喜悦、悲伤/沮丧。哺乳动物与人类共同拥有恐惧和愤怒的基本情感。对人类而言,这些情感的生理基础在扁桃腺,它是大脑早期进化的一部分。然而,喜悦则并不以特定的大脑区域为基础,而是延伸出来,不仅来自原始的扁桃腺,而且还来自较晚进化的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区域;也就是说,喜悦的生理基础很广泛,包括大脑中涉及人类的符号功能的主要区域。悲伤也是如此,它没有对应的明显特定的大脑区域;它在生理上,是通过神经传递素的失败,以及内分泌系统中荷尔蒙的流动而出现的,
    喜悦与悲伤可以用多种术语来表达:高兴、兴高采烈、热情、兴奋——与其相对的是沮丧、阴郁和消沉。这些是与基本的心理一生理模型相联系的,我将称之为高的情感能量与低的情感能量。从IR理论的观点来看,这两种情感在大脑中缺乏特定的区域并不令人奇怪。它们是特别的情感与认知的人为混合,意味着大脑认知区域的整体运行。高与低的情感能量来自于交流姿态和情感节奏的连带,这些对于人类的主体间性而言是独特的;从个体的角度来讲,它们共同紧密地编织成人类的自我。因此从更狭隘的观点来看,可能会被认为是高兴的表现——作为一个短暂的情感体验——是作为持续时间与强度等级不同的情感能量的长期状态而延续的。EE提供了能量,并不只是为了身体的活动(例如在极度高兴的时刻情感的公开爆发).而首先是为了在社会互动中采取主动的行动,投入热情,引导建立情感连带的水平。同样地,当悲伤或消沉是长期的情感状态时,它们就成为一种动机力量,降低了活跃的程度,不仅带来身体的倦怠和退缩(其是无法清醒),而且使社会互动变得被动、拖沓和敷衍了事。
    在IR理论中,情感能量是由充满了情感性情境的符号所传递的,它跨越了不同的情境。所以EE是人类利用符号进行谈话和思考时符号唤起的核心部分。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进一步支持了IR理论:“高兴”作为狭义的短期体验,EE作为广义的长期状态,都不是来自冲动的大脑的特定部分,而是大脑的认知与情感功能的全面活动。同样,“悲伤”,从广义与长期的角度即为低的EE,是整个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总体降低。说符号承载着EE.这不仅是一种比喻。生理学支持了社会学观点。
    ……
    目录
    序言 鸣谢 部分 激进的微观社会学 章 互动仪式理论纲领 情境而不是个体作为出发点 相冲突的术语 仪式分析的传统 潜认知仪式主义 功能主义的仪式主义 戈夫曼的互动仪式 准则探寻纲领 文化转向 IR理论在涂尔干宗教社会学中的经典起源 互动仪式对--般社会学理论的意义 …… 第二章 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模型 第三章 情感能量与短暂情感 第四章 互动市场与物质市场 第五章 内化的符号和思维的社会过程 第二部分 应用 第六章 性互动理论 第七章 情境分层 第八章 吸烟仪式与反仪式:作为社会界限史的物质吸食 第九章 作为社会产物的个人主义和内在性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