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武平民间习俗文化
QQ咨询:
有路璐璐:

武平民间习俗文化

  • 作者:舒健,林善珂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22804637
  •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 页数:460
  • 定价:¥1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较为全面翔实地记载了武平自古以来相沿成俗的一系列民间习俗,包括从节庆习俗、婚姻习俗到歌娱习俗、丧葬习俗、文化习俗、生产习俗、生活习俗、民间谚谣、民间信俗等,是武平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实践、执着探索、不断总结出的智慧结晶的系统呈现。
    目录
    ▍节庆习俗/001 武平客家人怎样过春节 林东祥/003 武平客家过年习俗 王闻福/005 民间拜年习俗 梁志进 罗汉钦/008 除夕和春节的几件事 东风/010 岩前迎春习俗 罗汉钦/012 陈埔村春节习俗 饶稳祥/013 年味中的乡愁 郑启荣/016 古代武平立春民间习俗 林东祥/019 烧 花 李国潮/020 武平各地不同的元宵节习俗 李龙昌 等/022 中山的宫灯和天灯 林文峰/025 尧禄“子孙塔”:独特的元宵闹灯习俗 林永芳 李国潮/028 二月二 林国华/030 五月端午话古今 凌花/031 端阳节门上“插青”的来由 林日基/033 尝新禾 王小庆/034 武平过七月节习俗 林东祥/035 源头村的“八月社” 蓝如春/037 武平人的“九月节” 林建华/039 民国时期的武平教师节 刘勇汉/040 漫谈一年中的几个节庆 刘佐明 刘绍明/041 寿庆 文光/043 农历初一、十五烧香习俗 彭维阶 彭庆培/044 昔时民间的烧头香 李坦生/045 请客习俗 赖志斌/046 请客席位趣谈 王增能/047 **席“上横头”变迁的传说 蓝贵辉 蓝国富/053 武平的宴席“八大碗” 林东祥/054 武平“翔翼宴” 罗炳星/055 武平古代城关地区的宴席与烹鲜技术 钟佩英/057 宴席菜谱点滴 罗汉钦/062 武平“酒令”文化浅谈 林玉声/063 ▍婚姻习俗/067 中山���时婚姻习俗 李坦生/069 旧时岩前一带嫁女习俗 高成创/072 武平武东婚嫁习俗 王闻福 王麟瑞/074 旧时武北农村的结婚习俗 方升照/077 东留乡村新娘出嫁习俗 周文根/082 客家婚嫁习俗 朱兰华/083 古代武平婚姻中的其他习俗 何利恭 等/091 看人家 钟巧云/093 哭嫁 吴子荣/095 等嫁 钟巧云/096 子孙桶 朱春华/098 安床 李志俭 钟燕红/099 迎亲鼓手的形式 刘佐明 刘绍明/100 相亲逸事 钟巧云/101 绿色植物与客家婚俗 周继章/104 ▍歌娱习俗/105 《武平民间音乐专辑》序 林善珂/107 民歌 洪朝铭 林善珂/109 武平各地山歌小调举例/112 古代武平方言竹板歌举例 王三妹 王福荣 温启坤/115 民间器乐曲 罗炳星 洪朝铭/117 曲艺 洪朝铭 林善珂/120 汉剧各行当唱腔 洪朝铭 陈贻埕/123 中山镇的戏剧 林仁成 王文谟 徐朝祥/125 “武龙抗敌剧团”追忆 王大由 谢发昌/130 “城北国乐社”情况简介 李永荣/132 艰苦创业育奇葩——记武平汉剧团建团经过 钟德盛/134 东留“福瑞堂”木偶戏 李砚达/137 中湍民俗“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 李国潮/138 武所花灯似南京 钟德彪 林长基/141 武所(中山镇)的“香火龙” 林仁成 程荣昌/142 沾阳龙灯“双龙抢珠” 钟启智 钟文川/144 别具一格的恬头“龙灯” 郑选和/145 武东船灯 吴子荣/147 龙灯 林建华/150 武东舞狮 本记/152 忆马灯 饶正英/153 回忆武平旧时流传下来的几种少儿游戏 刘庆秀/155 漫谈中堡石氏宗族武术 林东祥 石珠明/158 武举之乡——下坝镇贵扬村 邱隆柯/160 ▍丧葬习俗/163 客家人的丧葬习俗是一场生动的感恩演绎 林善珂/165 丧葬习俗摭谈 王增能 王民望 罗炳星/167 武平各地丧葬习俗异同 温光铭 等/175 武平武东丧葬习俗 王闻福 王麟瑞/178 武平县桂坑村丧俗 王继峰/181 武平客家人的祭祖习俗 林国华/186 东留人扫墓习俗 王继峰/187 旧时亲属之间的称谓 野草/189 ▍文化习俗/195 古代武平崇文重教的习俗 刘庆秀/197 古代武平的女儿经 温启坤/201 “桥会” 钟信德/202 民俗中的部分古词解释 野草/204 谢氏讳 何安庆/207 闽粤赣边界客家人心目中的《春牛图》 罗炳星/208 邓坑廊桥 邓益亮 邓一笑/210 古代书院概述及崇文书院简介 林善珂/212 林氏家训家规/215 饶氏祖训十则/216 平民文化的赞歌——林宝树与《元初一》 林善珂/219 武平和古越人、古越语简说 林清书/224 明代民俗文化遗风在武所 华子 明心/227 “泰山石敢当”之来历 王增能/230 新中国成立前武平群众兴办的几项公益事业 王焕章/231 中山军家话的祖先是赣方言 林清书/236 武平命名的由来 林善珂/240 武平客家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举例 242 ▍生产习俗/245 武平人的建房习俗 林建华/247 《元初一》中记载的清代客家人的农耕生产习俗 林东祥/250 火笼的制作 蓝添养 蓝文亨/254 斗笠的制造工艺 四维/255 话说“蓑衣” 蓝玉文 邱开勇/257 漫话木屐 罗炳星/259 布鞋的制作 钟奇招 邹崇光 王文廿/261 风车的制作 兰立养 兰李福/262 编织谷笪的方法 兰成芳 兰李福 温兆福/263 咬捶、车钻 朱金昌/264 农村木工习俗 练忠平/265 瓦的制作 陈开龙 陈启平/266 谷砻 洪军/267 踏碓 四维/269 远去的风车砻碓 钟春林/270 大蜡烛的制作 邓建容 邓文化/272 藤椅之乡——张畲村 朱金昌/273 传统客家(武平)土纸是怎样造的 东文/275 湘坑村民的炼铁技术 何仁宝/277 漫话挖冬笋的苦与乐 林勇桢 林亮明/279 “二十四节气”与客家农耕的气候歌 罗炳星/281 俗语“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 饶正英/283 古时岩前商贸一瞥 练利龙/285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湘里人的扛树技能 王正茂/287 惊蛰锁虫蚁 山峰/289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谢兰林 钟奇招/290 感恩耕牛 钟巧云/291 远去的米升筒 钟巧云/293 公鸡结扎 钟巧云/295 “保禾苗”习俗 蓝文春/297 平川等地的换井风俗 李国潮 林永芳/298 ▍生活习俗/301 人生之初的几种习俗 钟奇招 等/303 “新丁”的取名习俗 罗炳星/306 报姜酒 钟巧云/307 “腊子”的制作过程 王继峰/309 药膳 李砚辉/311 擂茶 榆木/313 腊猪肉 钟元忠 钟奇荣/315 腌菜的制法 饶正英/316 武平传统美食 饶正英 等/317 客家食鱼风俗 林东祥/320 故乡的客家米酒 王光明/321 客家人做豆腐 饶正英/323 帽村的“肉粒”和灰水糍粑馏汤 方升照/325 珍珠粉的制作及食用习俗 方升照/326 油头·红菌豆腐渣·薯包子 王增能/327 武平地区野果十二种 严修鸿/329 武平客家人的“五福” 李志俭/336 分家习俗 四维/337 斟酒斟茶的礼仪 陈建生 钟德玉/338 服饰习俗 吴清河吴桥春/339 旧时妇女戴银簪子的习俗 周继章/340 农村建房打灶的一些习俗 吴龙书 等/341 旧时建房建众厅(祠)选址习俗 蓝日焕 等/343 禁忌习俗 凌双匡/344 避邪 朱春华/350 闲话民俗门、房、灶的“宜”与“忌” 四维/351 茶亭与风雨亭 曾长生/354 产妇的药浴 李砚辉/356 饮食中的“以形补形” 顽石/357 武平人的蛇俗趣谈 严修鸿/359 武平历史上的流通货币 王同任/361 民国以前的武平民间借贷 李永荣 王同任/364 ▍民间谚谣/367 在武平流传的谚语/369 武平流传的《月光光》不同版本/375 岩前农谚一束/377 武平各地民间谚语、歇后语选萃/379 在武北山村流传多年的歇后语 何家斌/381 武北山村流传的谚语 何家斌/383 ▍民间信俗/391 《何仙姑传奇》序 林默涵/393 闽西定光佛信仰探究 谢福英/394 武平妈祖历史文化古今谈 林善珂/399 “剥皮公爹”与正月二十六 谢观光/401 漫谈古代武平乡村的土地神信俗 林善珂/404 武平城隍庙和崇真观考略 李坦生/406 中山老城城门守护神 林文峰/410 平川七坊对齐天大圣的信仰 王闻福/412 邓坑村迎大红蜡烛信俗 邓一笑/413 “红紫拱”探微 王桓基/416 武平客家民间祭祀(祠祭)习俗 林东祥/417 武北四乡打醮习俗 梁玉清/419 武平客家“打醮”习俗 林东祥/421 武东陈埔村三年一次打大醮习俗 饶稳祥/423 中山镇的历史名人信俗 林文峰/425 象洞龙源宫祭祀的由来 钟春林/427 武平及周边客家人土地伯公崇拜习俗 东文/428 民主乡祭祀“三仙”习俗 张义荣/431 民国以前城区庙会一瞥 传斌/433 东留大阳廊桥与华光菩萨 李永义/435 浅谈武平古代民间巫术 林善珂 罗炳星/437 话说祠堂 小草/440 漫话“水口” 林建华/441 ▍后记/443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