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罗素论教育
QQ咨询:
有路璐璐:

罗素论教育

  • 作者:(英) 伯特兰·罗素
  •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ISBN:9787516663257
  • 出版日期:2022年09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哲学家、教育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罗素的经典教育论著。罗素从父母和哲学家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什么是理想中的教育,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作者特别提出要重视早期教育。在品性教育方面,他结合现代心理学的一些发现,指明了早期教育是*有希望养成品性的时期,区分了品性教育与智力教育,对从幼年的品性教育(涉及恐惧、玩耍与遐想、私心、诚实、惩罚、同伴、爱与同情等)到青春期的性教育均进行了探讨。在智力教育方面,他讨论了智力教育的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问题,并谈及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阶段。
    文章节选
    经典语录集锦 1.孩子是天然渴望同伴的,而且少了同伴的教育必然会缺失某些关键的要素。此外,如果一个男孩或女孩因故感到自己是不同于其他孩子的“怪人”,其影响是极其恶劣的。这种感觉归根到底是因为父母,几乎肯定会引发孩子对父母的怨恨,使孩子专门喜欢父母*讨厌的东西。 2.我们希望自己的子女所受的教育,必然依赖于我们心中理想的人类品性,以及我们对子女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的冀望。 3.确保孩子成年后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应当是贯穿早期教育的一大关键。 4.正确的管教不在于外在强迫,而在于能够自发让人做可取之事、不做不可取之事的心理习惯。 5.儿童生下来只有条件反射和几种本能;在环境的作用下,孩子养成了习惯,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病态的。具体会是哪一种,*重要的是看母亲或保姆的智慧,初生孩童的天性有着几乎不可思议的可塑性。绝大多数孩童身上既有好公民的才质,��有罪犯的才质。 6.让一个健康的孩子快乐并不难,如果身心得到妥善照料的话,大多数孩子都会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出***的人,健康的童年是必不可少的。 7.每一个正常的孩子都有自发的学习欲望,从孩子努力学习走路和说话上就能看出来,这种学习欲望正应当是教育的驱动力。 8.儿童希望得到大人和同伴的喜爱;一般来说,儿童的冲动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往坏的方向发展,具体要看儿童所处的环境。不仅如此,儿童还处在比较容易养成新习惯的年纪,而一旦养成了好习惯,许多美德就会水到渠成。 9.我认为有四种品质共同构成了理想品格的基础:活力、勇敢、敏感、智力。我无意说这是一张完整的清单,但我认为从中已经能得出许多教益。此外,我坚信通过适当地培养年轻人的体魄、情感和智力,这些品质全都是可以普及开来的。 10.一代无畏的妇女可以通过养成一代无畏的孩童来改变世界,这些孩童不会被塞进违背天性的条框里,而会养成正直、真诚、富有感情和自由的品性。 11.婴儿养成习惯的速度是惊人的。每一个养成的坏习惯都是将来培养好习惯的障碍,这就是为什么婴儿*初养成的习惯如 此重要。*初养成好习惯能免除日后的无数麻烦。另外,等到孩子长大,早期养成的习惯就像本能一样,拥有同样深刻的影响。后来养成的相反的新习惯就不会有同样的效力,因此我们应当极其重视*初的习惯。 12.孩子长大后的社会环境可不会把他奉若明珠,如果他养成了自以为是他人世界的**的习惯,他肯定会为此感到失望。 13.人长大以后大部分歇斯底里行为的主因就是过分渴望同情。人会为了受到爱抚和温柔对待而没病装病。预防孩子养成这种毛病的一种常用办法是,不要鼓励孩子每次破皮擦伤都哭哭啼啼。 14.如果你想破除孩子的恐惧,你自己就首先要无畏。如果你害怕雷暴,那么孩子**次在你身边听见打雷时就会染上你的恐惧。如果你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畏惧,那么孩子只会更惊惶,因为他根本不懂你在说什么。如果你害怕得病,那么你的孩子也会害怕得病。生命充满风险,但智者会无视不可避免的风险,同时审慎而不带感情地应对可以规避的风险。 15.孩子需要的观念是公正,而不是自我牺牲。每个人都有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利,不应该觉得捍卫自己应得之物是一件邪恶的事。 16.当小孩确实撒了谎时,家长应该自己担负起责任,而不是一味收拾孩子。家长的应对方法应该是消除说谎的起因,并温和理性地解释为什么说谎不好,而不应该用惩罚的手段,惩罚只会让孩子更害怕,从而有更强烈的说谎动机。 17.正确的爱应当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妥善对待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各个年龄段的有意识培养目标。 18.希望被爱的父母必须以身作则,用爱引发爱,而且必须努力培养子女养成能够带来博爱的身心特质。 19.进步只有一条路,在教育和其他人类事务中都一样,那就是以爱心发扬科学。没有科学的爱是无力的;没有爱的科学则是破坏力量。
    目录
    经典语录集锦 何怀宏 世俗幸福以外,人是不是还有一些更深的渴望? 引言 **部分 教育的理想 **章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教育的目的 第二部分品性教育 第三章 一岁前的教育 第四章恐惧 第五章玩耍与遐想 第六章建设 第七章私心与所有权 第八章诚实 第九章惩罚 第十章 同伴的重要性 第十一章爱与同情 第十二章性教育 第十三章保育学校 第三部分智力教育 第十四章 一般原理 第十五章14岁前的课程安排 第十六章 *后的学年 第十七章走读学校和寄宿学校 第十八章大学教育 第十九章结语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