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鬼在江湖(修订版)“将鬼魂当作正经学问研究的Di一人”栾保群作品 收录著名书画家溥儒经典彩色“鬼画”
QQ咨询:
有路璐璐:

鬼在江湖(修订版)“将鬼魂当作正经学问研究的Di一人”栾保群作品 收录著名书画家溥儒经典彩色“鬼画”

  • 作者:栾保群 著,汉唐阳光 出品
  •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123699
  •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7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从鬼的容貌、形体、声音、衣服,到鬼怕什么、鬼的打工史、阴间为什么不能有农民,从古典笔记中的“鬼故事”,到民间传说中的“鬼知识”,作者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文风生动幽默,令我们一窥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的幽冥世界。 栾保群先生堪称将鬼魂当作正经学问研究的**人,认为鬼魂本质上是人性的延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性在鬼魂身上得到了张扬。所以栾先生谈鬼,往往由鬼及人,又常常笔锋一转,谈及今人今事,巧妙地借古讽今,读来辛辣有趣。
    文章节选
    鬼步难行(节选) 鬼魂如果自己过关隘桥梁,则须有“路引”,也就是通行证。陈茂英焚化的“尉司公牒”,既然牒于城隍,那么就等于要求城隍为王东卿办理“路引”。《夷坚支志·丁集》卷四“书吏江佐”一事云: 洪应贤从婺源县任满,带书吏江佐回乡,服役有年。后应贤去世,江���依然留在洪家。次年秋熟,江佐请假回家收租,逾月不归。应贤次子仲堪,梦其来,参拜如平生,云:“佐才归即患瘟疫,饥困而死。赖邻里亲族凑钱营办丧事,仅得凉衫裹尸,白松木棺周身,而葬于县东门外。”言讫而泣。且去,仲堪问其所欲,曰:“囊无一钱,愿赐盘费。”仲堪梦中即买纸钱二十结,使巫师焚与之。仲堪又问:“汝来时道路无阻碍否?”曰:“我正为关隘津渡拦阻发愁呢。”于是又使巫师给一引,江佐捧受愧谢,然后一骗腿上了床榻,用被子往身上一盖,过了一会儿仲堪把被子揭开,鬼魂就和变戏法似的不见了。 这“路引”本是人间的东西,一般百姓离开家乡时都要办理,如果丢失,以后就可能无法还乡。明人祝允明《野记》记其先祖一事: 洪武中,朝廷命开燕支河,祝之曾祖名焕文者赴役。役者多死,而焕文独生全。工程既了,焕文正要还乡,却发现路引丢了。按当时法令,没了路引就等于没了身份,不要说还乡,连工地都不能离开,必死无疑了。幸亏督工百户出了个主意,带着他求见太祖,当面乞恩。太祖听了,便道:“既然已经丢了,你就回去罢。”洪武爷发了话谁还敢不听,祝焕文这才留了条活命。回乡之后,人们一听丢了路引居然能活着回来,莫不惊叹,可见在刑法严酷的明初,丢了路引则无活理。与其他时代相比,这可能是非常时期的特例,但就是太平时期,没了路引,沿途盘查和被拘收监,总是少不了的。 活人的路引当然只能由地方官府签发,而鬼魂的路引,官府衙门的公务员手册中就没这项服务了。在书吏江佐的故事里,似是由巫师来解决的,但这并不是说巫师就有开路引的资格,此为冥间官府的权力威风所在,小小巫师顶多只是代为办理,没有盖上城隍大印的路引是无效的。 汤用中《翼稗编》卷二“刘月塘”条,记刘月塘之友客死于京师,刘把他的骨殖运回了故乡,可是由于没有办路引,亡魂却滞留于京师,而且由于没有坟墓,似乎城隍庙也没有收留,只能临时住在原来病死的那间屋里。那结果自然是人鬼两不相安,好好的青砖瓦房成了凶宅。 这种路引,对于那些找城隍不方便的地方,人间的官府就只好破例代劳了。官府给活人开路引是正常工作,突然让他们开死人路引,也确实让他们难于适应。但凡荒唐之事,不适应或只一时,只要一习惯,也就成了正式公务,格例款式都标准化了。大文人纪晓岚下放乌鲁木齐时,就做过给死人批路引的公务。《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云: 余在乌鲁木齐,军吏具文牒数十纸,捧墨笔请判,曰:“凡客死于此者,其棺归籍,例给牒,否则魂不得入关。”以行于冥司,故不用朱判,其印亦以墨。视其文,鄙诞殊甚,曰:“为给照事:照得某处某人,年若干岁,以某年某月某日在本处病故。今亲属搬柩归籍,合行给照。为此牌仰沿路把守关隘鬼卒,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致干未便。” 纪昀此时还犯书呆子的毛病,对军吏说:“真是扯淡,这不过是下面那些胥役借故弄钱罢了!”便请示乌鲁木齐将军,停办这项公务。但没想到,数日之后,有人就报告说城西墟墓中有鬼哭之声,缘由就是因为没有文牒不能归乡。纪昀斥其虚妄,不予理睬。又过数日,报告说鬼哭之声已经到了城边了,纪昀还以为是胥役们在捣鬼。又过数日,鬼哭声便到了纪昀所居之处的墙外,再过两天,索性到他居室的窗下了。时月明如昼,自起寻视,实无一人,可见不是奸吏捣鬼。同事便劝纪昀道:“公所持理正,虽将军不能夺也。然鬼哭实共闻,不得照牒者,实亦怨公。何不试一给之?”纪昀只好一试,把那些文牒全判了,到了晚上,果然寂无所闻,鬼已经拿到文牒,启程回乡了。 不仅是关塞隘口,就是桥梁、山川等处也都有神明把守。须知设关隘的是官府,而山川桥梁之障则是村匪路霸山大王所设,如果这些地头蛇找起麻烦来,鬼和人一样,别想顺畅地过去。《夷坚支志·庚集》卷八“金坛翁甥”条,记一年轻人与女鬼相好,后来他舅舅觉得这不是好事,就让他躲远些。可是年轻人走到哪儿,女鬼就跟到哪儿。别人就出主意道:“这女鬼来时一定要经由桥梁。哪天你要过桥时,就试着往河里扔上三五个铜钱,祝祷水官河伯,不要让她过河。”这年轻人照样办理了,然后住在桥畔的一家民舍中,以验效果。到了晚上,女子行至桥头的时候,这年轻人果然听到有神物呵止,女子垂泣而归了。 此说到清代尚有,但稍有变化,那就是专门对付冤鬼的。 一般鬼魂要还乡,不能随意过关隘津梁,如果是冤鬼,那么障碍可能就更多一些。因为冤死之鬼要四处寻找仇人,不是简单的回乡安居了事,所以冥府要特别防范这种越界复仇的事件。(这并不是说冥府不允许复仇,而是必须得到他们的批准。如果获得批准,就好像拿到007电影中女王陛下的“杀人执照”,各处鬼神都要放行不稽的。)这种对冤鬼到处乱跑的限制还是有些道理的。 袁枚《子不语》卷十四“鬼受禁”条,记上虞县令邢某的太太挨了丈夫耳光后愤而自缢,于是就作祟于室。她丈夫做事更绝,索性请来道士,把她的魂灵禁闭于厢房,贴了封条。后来邢某调任至钱塘。继任的上虞令不知前因,把东厢房的封条揭了。于是前任邢太太的鬼魂被放出来,向县令提出要求,要去追杀那无良的前夫: 曰:“送我到钱塘邢某处。”曰:“夫人何不自行?”曰:“我枉死之鬼,沿路有河神拦截,非公用印文关递不可,并求签两差押送。”问:“差何人?”曰:“陈贵、滕盛。”二人者,皆已故役也。后任官如其言,焚批文解送之。
    目录
    前言 / 01 鬼的尊容 / 001 鬼的厉变 / 022 活见鬼 / 038 非鬼之鬼 / 057 鬼在江湖:兼说鬼的打工史 / 072 鬼之形体 / 092 鬼哭啾啾 / 109 鬼影无踪 / 117 人能把鬼吹死 / 124 衣服必须有鬼 / 130 鬼步难行 / 149 长安多凶宅 / 165 幽冥之火 / 190 阴间为什么不能有农民 / 197 除了挨饿,鬼还怕什么 / 209 克僵十策 / 239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