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5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5版)

  • 作者:啜钢
  •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67980
  • 出版日期:2022年11月01日
  • 页数:1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移动通信原理和5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5G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具体而言,本书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的无线传播环境、移动通信中的编码和调制技术、抗衰落和链路性能增强技术等;然后介绍了蜂窝组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后详细地给出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场景,并简单地介绍了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等。 本书力求兼顾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系统,内容由浅入深,每章开头有学习**和要求,结束有习题与思考题(除第8章)。 本书可以作为通信专业高年级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和成人教育的教材,还可以作为从事移动通信研究和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概述1 1.1移动通信发展简述1 1.2移动通信的特点3 1.3移动通信的工作频段5 1.3.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工作频段5 1.3.2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划分6 1.3.3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划分6 1.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7 1.5移动通信的分类及应用系统9 1.6移动通信网的发展趋势9 1.7本书的内容安排11 习题与思考题12 本章参考文献12 第2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传播预测模型13 2.1概述13 2.1.1电波传播的基本特性13 2.1.2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15 2.2自由空间的电波传播16 2.33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17 2.3.1反射与多径信号17 2.3.2绕射19 2.3.3散射20 2.4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21 2.5阴影衰落21 2.6移动无线信道及特性参数22 2.6.1多径衰落的基本特性22 2.6.2多普勒频移22 2.6.3多径信道的信道模型23 2.6.4描述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24 2.6.5多径信道的统计分析30 2.6.6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34 2.6.7衰落特性的特征量35 2.6.8衰落信道的建模与仿真简介37 2.7MIMO信道39 2.7.1分析模型40 2.7.2物理模型42 2.8电波传播预测模型49 2.8.1室外大尺度传播模型49 2.8.2室内传播模型56 2.9电波传播实测与模型校正57 习题与思考题60 本章参考文献61 第3章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和调制解调技术62 3.1概述62 3.2信源编码64 3.2.1信源编码概述64 3.2.2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66 3.3信道编码与交织69 3.3.1信道编码概述69 3.3.2分组码70 3.3.3LDPC码73 3.3.4Polar码80 3.3.5交织技术85 3.4数字调制技术87 3.4.1数字调制概述87 3.4.2二相调制90 3.4.3四相调制92 3.4.4高阶调制93 3.4.5软解调97 3.4.6移动通信中调制技术的应用99 3.5OFDM技术100 3.5.1OFDM概述100 3.5.2OFDM的原理100 3.5.3OFDM的DFT实现101 3.5.4OFDM的信道估计103 3.5.5峰均比与载波间干扰106 3.5.6OFDM的优缺点107 习题与思考题108 本章参考文献109 第4章抗衰落和链路增强技术110 4.1概述110 4.2分集技术111 4.2.1分集技术概述111 4.2.2独立衰落信号的获取113 4.2.3分集合并方式及性能114 4.2.4分集合并的性能比较120 4.3均衡技术122 4.3.1基本原理与分类122 4.3.2线性均衡器123 4.3.3非线性均衡器126 4.3.4自适应均衡器129 4.4扩频通信130 4.4.1扩频通信基础131 4.4.2扩频序列132 4.4.3直接序列扩频136 4.4.4跳频与跳时扩频141 4.4.5扩频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143 4.5多天线技术144 4.5.1MIMO技术概述144 4.5.2空间复用与检测技术147 4.5.3空间分集技术151 4.5.4预编码或波束赋形技术154 4.5.5大规模MIMO技术156 4.6链路自适应技术160 4.6.1自适应调制编码161 4.6.2混合自动重传163 习题与思考题167 本章参考文献169 第5章蜂窝组网技术171 5.1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171 5.2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172 5.3多址接入技术177 5.4切换、位置更新182 5.4.1切换技术182 5.4.2位置更新184 5.5无线资源管理技术185 5.5.1概述185 5.5.2接入控制186 5.5.3动态信道分配187 5.5.4负载控制188 5.5.5功率控制188 5.5.6分组调度189 5.6移动通信网络架构194 5.7移动网络**198 习题与思考题200 本章参考文献201 第6章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202 6.1概述202 6.1.1典型应用场景202 6.1.2性能需求204 6.1.3系统架构205 6.2新空口208 6.2.1空口协议栈和功能划分208 6.2.2空口关键物理特性209 6.2.3空口基础参数213 6.2.4空口无线帧结构215 6.2.5下行链路220 6.2.6上行链路231 6.3无线接入网架构243 6.3.1非独立组网独立组网架构243 6.3.2**单元分布式单元架构244 6.4核心网架构和基本信令流程245 6.4.1核心网架构245 6.4.2核心网基本信令流程247 6.55G**机制256 6.5.15G网络**域256 6.5.25G网络认证机制258 6.5.35G网络密钥架构和推衍机制260 6.5.45G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机制264 6.6基本通信流程264 6.6.1信令流程概述264 6.6.2PLMN选择266 6.6.3小区搜索267 6.6.4系统信息接收269 6.6.5小区选择与驻留269 6.6.6随机接入270 6.6.7RRC连接管理流程271 6.6.8寻呼接收276 6.6.9会话建立277 6.6.10接入控制流程280 习题与思考题281 本章参考文献282 第7章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283 7.15G系统关键技术283 7.1.1大规模天线技术283 7.1.2毫米波技术288 7.1.3灵活空口技术290 7.1.4大带宽技术291 7.1.5辅助上行技术295 7.1.6频谱共享技术296 7.1.7边缘计算技术300 7.1.8网络切片技术302 7.1.9D2D通信技术307 7.1.10非公共网络技术311 7.1.11时延确定性网络316 7.1.12高精度定位320 7.25G系统应用323 7.2.1云VR/AR323 7.2.2超高清视频和云游戏324 7.2.3无人机324 7.2.4车联网325 7.2.5智慧城市326 7.2.6智慧**326 7.2.7智能制造327 7.2.8智慧能源328 习题与思考题329 本章参考文献329 第8章移动通信未来发展331 8.1发展愿景331 8.1.1移动通信的演进331 8.1.2业务需求332 8.1.3能力需求333 8.2技术展望336 8.2.1**MIMO336 8.2.2频谱扩展与灵活使用338 8.2.3通信感知融合340 8.2.4内生智能343 8.2.5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346 本章参考文献349 主要缩略词表350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