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不扔东西的整理术(更适合中国人的收纳法!)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不扔东西的整理术(更适合中国人的收纳法!)

  • 作者:米田玛丽娜 著 苏航 译
  • 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
  • ISBN:9787551163293
  • 出版日期:2023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彻底颠覆断舍离的新时代整理术! 如果你也是: ?弃置恐惧症、**重感情,什么都不想丢,却又希望能舒适过活的人。 ?独自在外租房,居住空间超小、东西却一年比一年多的人。 ?无法在**内就把房间打扫干净,想认真评估每件物品、慢慢整理的人。 这本不用扔东西的整理收纳书,你一定要读! 读完这本书,你会更懂得如何妥善保存所有舍不得丢的东西,同时拥有井井有条的美好生活。 人生中不想忘记的事情,之所以不会随着岁月流逝,直到今天仍记忆犹新,就是因为当时的记忆,以物理形态被收藏在房间里;唯有靠着留存每件对你有重大意义的东西,才能淬炼出真正的个人风格和记忆。 献给每位热爱物品、珍爱人生的你。
    文章节选
    我想问问各位读者,你们喜欢整理房间吗?
    “虽然觉得必须整理,但完全没有干劲儿。”
    “虽然买了关于整理的书,但根本舍不得扔东西,感觉很受挫。”
    基于这些经验,有人可能会因觉得自己是个不会整理房间的“废柴”而失落。
    第 3 页是根据 Sumally 公司在 2019 年 9 月进行的关于整理意识的个人调查(以居住在日本关东的 600 人为对象)的结果制作的图表。
    看到这个结果,就知道能轻松整理房间的人很少。这张图表显示,约 90%的人觉得整理很重要,约 70%的人觉得整���很麻烦,结果就是约 70%的人抱有“必须多整理房间”这种罪恶感。
    也就是说,想整理却整理不好是很平常的事。
    没有做成该做的重要的事,会让人有罪恶感、感到焦躁。如果是无关紧要的事,即使做不到,也不会觉得有什么。
    这是在工作场合、私人生活等任何领域都适用的法则。克里·格利森说过:“持续不断且毫无成效地深陷于我们不得不处理的事务当中,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大浪费。”每次看到还未整理好的房间时,潜意识中能量都在不断地被消耗。
    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原谅不整理房间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摆脱罪恶感,让内心的能量直接走向整理这个目标。 每个人对舒适的房间中应有的物品数量看法不同
    第 3 页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整理很重要的人几乎占 90%。
    整理房间的好处到底是什么?下面列举的 3 点是迄今为止广受追捧的整理方法经常被提到的优点。
    ① 时间优势:不会找不到东西、提高做家务的效率。
    ② 经济优势:不会买无用的东西、减少废弃物品。
    ③ 精神优势:心情变好、和他人的交流增多,一切顺利。
    在这 3 点中,①和②大概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优点。学会整理,不仅能提高个人的时间效率和经济效率,还能和家人分担家务和购物等工作。
    然而,关于③精神优势,实际上个体差异很大。这是因为每个人心中对舒适的房间状态的定义不同。
    例如,有人在办公桌上完全没有东西的状态下才能集中精神,有人却必须将东西适度分散地放在办公桌上才安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极大。
    当然,如果是垃圾太多或有东西影响工作的状态,谁都会感到不舒服。每个人对物品的喜爱程度不同,空间是否让人感到舒适也是因人而异的。
    曾经有人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有趣的深入研究。
    在《居住空间的凌乱程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研究》(2018 年,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千叶大树、二瓶美里、镰田实)中,以 9 名年轻的健康人士为对象,让他们分别进入凌乱的房间和整洁的房间,通过唾液淀粉酶来测定压力程度。房间的凌乱程度设为 5 个等级,实验对象在每个房间里的停留时间均为 25 分钟。
    这个研究结果的总体倾向是,房间越凌乱,生理上的压力反应越大。这个结论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大量物品进入视野,即使只停留 25 分钟,压力值也会增加。
    有趣的是,感受到压力的阈值却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有些人比较敏感,物品数量稍微增加一些就会立刻感受到压力,也有些人在房间装满东西之前都不会感受到压力。此外,还有些人反而会因为东西太少导致压力值上升。也就是说,人们常说的“稍微乱一些会比较安心”的感觉,在科学上得到了证明。
    从研究结果中也可以看出,没必要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追求房间里物品极少的生活,成为所谓的“极简主义者”。
    一些人期望找到适合自己的物品数量和房间状态,目标是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但要找到那条刚刚好的“线”,其实非常困难。因此,这些人根本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整理方法,并且一开始整理就反复受挫。
    目录
    PART 1 为什么我们不整理房间 1 大部分人想整理却无法付出努力 2 2 每个人对舒适的房间中应有的物品数量看法不同 5 3 整理能力不等于人的能力! 只是对物品的爱超出了房子的面积 9 4 活出真实的自己、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持物派” 20 5 不同的整理方式存在不同的问题 24 专栏 了解家人的整理类型,建设幸福家庭 34 PART 2 现在开始整理吧 步骤1│不扔东西的整理术——评估和调度 38 1 不扔东西的整理术——4个心理准备 39 2 估算家中物品的总量,预估整理的总体情况 49 3 估算整理所需的时间 58 4 规划具体日程,确保完成整理工作 60 5 提前做好准备 71 专栏 德国人将人生一半的时间用来整理 74 步骤2│整理——不断地定义、分类 77 1 从将物品全部拿出来开始 78 2 根据使用频率对要用的物品进行分类 83 3 给难以判断使用频率的物品贴背面标签的方法 88 4 根据喜爱程度对不用的物品进行分类 93 5 对于喜欢的物品,要进一步细分 97 6 “重复购买”和“收藏”看上去相似,实际上并不相同 101 专栏 你会在换季时整理衣物吗? 108 步骤3│收纳——确定固定位置 111 1 从充分了解房间的收纳容量开始 112 2 根据背面标签确定物品的固定位置,进行收纳 117 3 要将每月使用 1次以上的物品固定放在手边区域 119 4 在手边区域内进行极简收纳 123 5 如何应对房间被每月使用 1次以上的物品填满的情况 139 6 用 4种方法清理不使用也不喜欢的物品 142 7 储物区域的收纳要进行**的可视化管理 148 8 收纳不怎么使用的物品和非当季物品 152 9 没那么喜欢的非常用物品可以用租赁的方式代替购买 160 专栏 你是否将自己的东西一直存放在父母家? 163 PART 3 轻松维持房间整洁 1 每周抽出 30分钟进行检查、盘点 170 2 储物区域的物品要定期维护 178 3 如果又变乱了…… 181 4 利用各种方法让整理的PDCA循环运转起来 192 专栏 你的物品会记录你的人生历史 195 后记 19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