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绿色金融总量统计及其影响效应测算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绿色金融总量统计及其影响效应测算研究

  • 作者:彭 刚 朱 莉
  •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9787516427651
  • 出版日期:2023年02月01日
  • 页数:216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围绕中国绿色金融统计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展开了系列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绿色金融统计相关标准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从理论层面探究货币统计视角下绿色金融核算及其实践编制的系列理论问题,从方法层面尝试以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为例探究如何完善绿色金融统计制度,从应用层面探索绿色金融间接测度方案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国内外绿色金融统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货币视角探讨绿色金融核算相关理论问题;对如何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进行探究;深入探究我国绿色金融的环境影响效应。
    文章节选
    第二节  研究意义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创新双重推动背景下,新经济现象不断涌现,这在为全球疲软的经济系统注入新的增长动力的同时,也为如何对其进行系统认知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经济现象通常与新技术的变革和应用紧密交织,这使得对新经济现象出现、变化及其运动规律的了解和把握也更为复杂和艰难。就研究来说,相对于“传统的”问题导向式切入,对绿色金融等新经济现象的本质与计量的探究,可能更具有现实的迫切性和认知的基础性。
    一、 理论意义
    绿色金融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是金融领域的一项创新突破。绿色金融理念的提出是**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关心人们生活现状的体现。绿色金融的实践充分表现了**、企业乃至人民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作为现代绿色发展和绿色经济的核心,绿色���融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推动经济绿色增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两者兼得的*佳途径。但也要看到,作为新兴事物,绿色金融在很多方面的实践中并不成熟,因此迫切需要在理论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首先,夯实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的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相关理论丰富绿色金融理论,为绿色金融实践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引。绿色金融在理论上应植根于绿色经济相关理论,而我国开始倡导绿色金融实践明显晚于西方发达**,相应在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理论层面的研究也有所滞后。因此,什么是绿色金融、要不要发展绿色金融、发展怎样的绿色金融及如何发展绿色金融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在理论上梳理并进一步探讨。此外,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绝大部分**,其绿色金融统计工作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需求。因此,必须从理论上探讨绿色金融核算什么、怎么核算等系列理论问题,并结合中国绿色经济、金融发展等特色理论和实践,丰富世界绿色金融核算理论。
    其次,从理论上厘清绿色金融核算的内涵和边界,探索性地比较广义绿色和狭义绿色、深绿色与浅绿色、直接绿色与间接绿色等的共性和差异,深入科学地认识绿色金融的理论内涵。理论分类是去除愚昧、获取新知的重要方法。在研究绿色金融理论内涵时,可以从绿色经济的生产活动多样性出发,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探析。具体角度包括但不**于:绿色经济活动的边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绿色金融相应也可分为广义绿色金融和狭义绿色金融;由于生产工艺和技术改进等原因,新的生产活动对环境仍然具有负外部效应,但影响显著下降,这种绿色金融可界定为浅绿色金融;根据生产活动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是直接正向还是间接存在正向影响,可将绿色金融分为直接绿色金融和间接绿色金融。深入科学认识绿色经济理论内涵,是进一步研究其他绿色金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后,基于绿色金融核算理论基础,从货币统计视角,建立起对应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量反映体系,全面科学构筑绿色金融核算的理论方法体系。在认识绿色金融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构筑绿色金融核算的理论体系。绿色金融核算方法体系的建立,既应内恰于现有货币与金融统计框架体系,也应体现其既有的独特性并真实客观地反映绿色金融实际运行情况。本书试图从货币统计视角,建立起对应的总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量反映体系。从货币统计视角,着重反映金融机构部门主体的绿色金融总量及其结构关系,并进一步编制绿色金融概览。本书构筑的绿色金融核算方法理论体系,不仅能够丰富绿色金融核算、货币与金融统计等方法谱系,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为绿色金融统计实践提供指导。
    二、 应用价值
    在实践层面,目前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科学的绿色金融统计制度体系。以当前*为成熟的绿色信贷统计为例,不仅两套绿色信贷统计口径并存,而且有关绿色信贷的范围还存在差异。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原银监会)2013 年发布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中,绿色信贷包括环境、**等重大风险企业信贷与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两部分。中国人民银行 2018 年发布的《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中,绿色信贷则只包含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并且两个文件中的节能环保项目和服务贷款的内容也存在差异。可见,在实践层面亟须建立科学的绿色金融统计制度和体系,而这正是本研究的重要应用价值所在。
    **,科学界定绿色金融内涵和边界,能够为绿色金融实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提供清晰指引。虽然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但究竟什么是绿色金融、其边界何在等问题却一直未有定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因此,对相关争议性问题进行澄清,科学界定绿色金融内涵和边界,特别是在核算层面给出绿色金融的定义,对指导绿色金融实践的发展方向,明确绿色金融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构筑绿色金融核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并付诸实施,能够丰富和深化官方统计部门的宏观经济、货币与金融统计实践。研究绿色金融核算理论和方法,可进一步完善宏观经济统计、货币与金融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应用层面,该核算理论和方法也可指导官方统计部门开展绿色金融统计实践,不仅能拓展实际统计部门的工作范围,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官方统计数据。
    第三,全面的绿色金融总量及其结构统计数据,有利于准确把握绿色金融发展状况,为制定绿色金融有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提供可靠保障。当前,全面的绿色金融总量及其结构数据较为欠缺,无法准确反映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书按照“理论—应用—实践”思路全面研究绿色金融核算体系,能够从实践中解决统计数据不足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而可以为政府部门与货币部门制定绿色金融相关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目录
    目录 **章 引言 **节 研究背景和课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和内容安排 第二章 文献述评 **节 绿色金融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绿色金融的主要作用 第三节 绿色金融与其他相关理论 第四节 绿色金融测度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 绿色金融核算相关非系统性研究 第六节 已有研究评述 第三章 绿色金融统计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节 国外绿色金融统计相关标准 第二节 国内绿色金融统计相关标准 第三节 相关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货币统计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核算研究 **节 货币统计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核算框架 第二节 绿色金融的定义及分类 第三节 绿色金融概览编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绿色信贷统计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节 中国绿色信贷统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中国绿色信贷统计理论探讨 第三节 中国绿色信贷统计体系的完善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绿色金融的降能耗效应研究 **节 研究意义和影响机理 第二节 绿色信贷的现状与测度 第三节 绿色金融对能源消耗影响的实证检验: 基于传统面板模型 第四节 基于门槛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的进一步检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绿色金融的减碳效应研究 **节 研究意义与影响机理 第二节 碳排放现状与绿色信贷的相关性 第三节 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五节 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的门槛效应与空间效应检验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主要内容与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