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古咏史诗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古咏史诗研究

  • 作者:王帅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2712550
  • 出版日期:2023年03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从咏史意识、题材选择、社会风气、创作传统、写作技巧、文体互动等角度对中古咏史诗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分析了中古咏史诗的两大主题——士人主题和女性主题,深入分析了这两大主题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这两类主题在发展中不断拓展流变过程。同时,本书还注意到中古咏史题材的发展与其他题材存在着不同的互动关系,并着重讨论了述德、赠答、怀古、边塞、宫怨等题材和咏史之间的相互影响。
    目录
    绪论 **节 选题动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动机 二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一 选本研究述评 二 诗歌史研究述评 三 咏史诗整体艺术特点研究述评 四 咏史大家及《文选》咏史诗专题研究述评 **章 中古咏史诗的概念、类型与艺术特点 **节 中古咏史诗概念的再界定 一 咏史诗概念的提出 二 学界关于“咏史诗”内涵的讨论 第二节 从“史”的含义看咏史诗的内涵 一 正史载的历史人物与事件 二 传说中的古代事件和人物 三 文学史上虚构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从“咏”的方式看咏史诗的分体 一 檗栝本传的传体咏史诗 二 寄予感怀的论体咏史诗 三 起于“赋得体”的赞体咏史诗 第四节 咏史诗的“三体并峙”:以西晋为例 一 传体咏史诗发展 二 论体咏史诗的新变 三 赞体咏史诗的出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以史为鉴与追述祖德:咏史意识与咏史诗的产生 **节 两汉史学“致用”思想与咏史诗的产生 一 西汉史学的“致用”思想 二 以史为据:西汉对三代政治的推崇 三 以史为鉴:西汉对秦亡教训的总结 四 西汉文学创作中“咏史”意识的产生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述祖德风气与咏史诗创作的兴起 一 述祖题材的产生及“咏史意识”的发展 二 追述先祖:士人诗歌创作的���述祖德”成分 三 颂美先王:乐府述德题材的“史诗”性质 四 述祖德诗对咏史诗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罗列众事:中古咏史诗形式上的特点 一 汉魏咏史诗中“罗列众事”的特点 二 西汉文、赋中“以类相从”的写作方式 三 两汉之际《史记》《汉书》中类传的创立 四 咏史诗“罗列众事”模式形成、衰落的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古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节 中古士族的发展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一 两汉“士大夫化”过程对咏史诗主题的影响 二 六朝士人的思想分歧及其对咏史诗的影响 第二节 贤士:汉魏咏史诗中的士人主题 一 士大夫化的历程:汉代咏史诗中的贤士主题 二 依附与独立的矛盾:曹魏文人咏史诗中的贤士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