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给年轻人的经济启蒙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给年轻人的经济启蒙

  • 作者:长濑胜彦 董航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21753400
  •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 页数:202
  • 定价:¥5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一看就懂”零基础经济学入门。 · 教育平等,能不能实现? · GDP上升,**就更富裕了吗? · *低工资,涨得越高越好吗? · 有钱,就能买到幸福吗? 学习经济学,不是一定要从事经济,而是要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用经济学的视角去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解社会运转的规律,掌握基本商业概念,更聪明地使用和获取**,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智慧决策。 这本书通从商品价格初识经济学、用经济学眼光看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三大模块,共45个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以简单的图解和通俗易懂的事例,介绍艰涩的经济学知识。2分钟get 1个知识点,90分钟速成经济学入门,看完让你直呼“原来如此”!
    文章节选
    节选自第1章第1课“商品的定价方式”
    市场决定价格
    大多数商品会因为价格(售价)上涨出现买方减少而卖方增加的情况。同样地,价格下降时,买方增加而卖方减少。
    那么,价格究竟是如何确定的呢?
    经济学认为,当在某个价格,想买的人和想卖的人人数相同时,价格就确定下来了。
    比如,某个广场上聚集了大量来买西红柿的人和来卖西红柿的人。经济学把这个广场叫作“市场”。市场上还有一个被称为“拍卖者”的人。
    拍卖者的工作就是对西红柿的交易价格进行提议。如果来买西红柿的人认同拍卖者提议的价格,则举手示意。同样地,来卖西红柿的人若认同该价格,也举手示意。
    拍卖者会先抛出一个议价“80 日元”。想以80 日元卖出者有90 人,想买入者则有130 人。如此一来,买方人数更多一些。此时,拍卖者再次提出“120 日元”的议价。这个时候,想以120 日元卖出者达到110 人,而想买入者则变成85 人。这次明显是卖方人数更多。
    于是,拍卖者再次提出“100 日元”的议价。这一次,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均变成100 人。这时候,西红柿的价格就确定为100 日元。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不会为确定西红柿的价格而聚集在广场上。只不过,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这样的。
    在自由竞争市场上,价格确定于买方人数和卖方人数达到一致之时。此外,经济学认为,此时的价格*合理且没有任何浪费。
    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
    谈到经济,往往会出现“需求”和“供给”这样的术语。可以说,需求是想以该价格买入者的数量合计,而供给则是想以该价格卖出者的数量合计。换个角度来理解刚才的结论,即价格确定于供需达成平衡之时。
    当然,现实世界中更多是需求和供给无法平衡的状况。刚才的示例不过是模型而已,是理想的状况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只是为方便读者理解商品的定价原理。
    目录
    第1章 从“商品价格”中学习经济学 第1课 商品的定价方式 第2课 市场是**的系统 第3课 股票的定价方式与其他商品相同 第4课 日元贬值,是赚还是赔 第5课 “广告费导致产品价格升高”是不对的 第6课 海鲜店和酒店的共通点 第7课 既然贵也卖得掉,为什么不涨价 第8课 “品牌”诞生的理由 第9课 自助餐厅用昂贵食材,不会经营不善吗 第10课 期货是决定“将来价格”的交易方式 第11课 自由贸易是双赢互惠的 第12课 保险是信息偏向买方的商品 第13课 流通业让价格合理化 第14课 日本的流通低效吗 专栏 什么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第2章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第15课 利己心和竞争带动经济 第16课 经济学可以区分出不当赚钱术 第17课 正经商人的保身法 第18课 公平贸易有多公平 第19课 该怎么看待薪资差别 第20课 “退休年龄”并非通用制度 第21课 救护车可以免费吗 第22课 教育的“机会不平等” 第23课 为什么会有利率 第24课 金融就是融通资金 第25课 长期持续通货紧缩的危险 第26课 *低工资上涨导致失业率上升 第27课 确保竞争是政府的职责 第28课 政府的管制妨碍竞争 第29课 电力自由化会怎么样 第30课 什么是虚拟货币 第31课 欧盟经济的问题在哪儿 第3章 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第32课 政府能让经济好转吗 第33课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提倡的“助推” 第34课 “安倍经济学”有效果吗 第35课 公共事业有什么作用 第36课 财政赤字并非不好 第37课 应该接受消费税上涨吗 第38课 个人编号制度可以防止逃税 第39课 贸易收支的真正含义 第40课 为什么产油国有钱也成不了发达** 第41课 日本该做什么来振兴农业 第42课 “故乡纳税”的划算程度 第43课 该怎么对待年金制度 第44课 GDP上升,**就更富裕了吗 第45课 有钱,就能幸福吗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