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经济体系突然被开放后,本国经济会受到巨大冲击,不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习惯,甚至风俗传统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9世纪,中日两国相继开港通商,日本所做的努力中国几乎都做过,而且有些还比日本的时间更早。不同的是,中国开埠后承受的压力与日本有着天壤之别。对当时中国的百姓来说,“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等今天看来无比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数千年来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来说影响和冲击并不大。 如果把拥有庞大人口基数的中国比作体形硕大的恐龙,那么这些磕绊,对它的躯体来说几乎无关痛痒。因此,对当时的中国百姓来说,所谓列强压境、被迫通商、洋货引进都只是遥远天边的一个传说。地还照种,土布照织,洋布再好也用不起。 我认为,中国百年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开港之初的应激压强太小。百姓在对外开放中受到的生存压力相当微弱,即便洋务派大臣们“压力山大”,但是只要多数百姓无动于衷,洋务运动也依然难成大气候。 清末,虽因人口膨胀、人均耕地和人均口粮迅速下降,但远没有到需要像日本一样破釜沉舟的境地。这曾让1816年英国使团大为震惊:“人口如此庞大的**,乞丐如此之少令人惊异,对生活必需品的满意和享有,说明政府不可能是糟糕的。旧的**的中国人看来比同一**的人和欧洲人都更整洁,破衣、脏衣甚至旧衣服都不常见,所有兵站都用石灰粉刷、涂上颜色,十分整洁,而且维修良好,农民住的都是整齐的砖砌房屋而非泥舍,寺庙美观而且很多。” 事实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95年的甲午战败。 再来看日本。在1859—1867年的8年中,被“开港”对日本人来说如同海啸,这些进出口数据表面上只是一些冰冷的数字,而在当时却是脆弱的平民百姓的不堪之难。 日本**经济史学家安藤良雄先生,把上述这种摧毁日本幕末封建体制的外贸压力称为“经济炸弹”。它所造成的冲击,对于日本来说,用灭顶之灾来形容也不过分。日本民族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拼命游出进口商品的惊涛骇浪,要么等着被开港的海啸淹没。因为日本列岛四周环海,无处可逃,也没有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