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论语通说(国学经典释读丛书)(国学经典释读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论语通说(国学经典释读丛书)(国学经典释读丛书)

  • 作者:邓球柏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852785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449
  • 定价:¥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从《论语》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汉魏对《论语》重视的程度。隋朝开始创建科举制,是否用《论语》做教材,尚待考证。但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论语》就被列为各科的必读书之一,而且有了口问对策。到了宋朝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对《论语》研究时间*长、认识*透彻的要算程、朱。朱熹作《论语》的注释工作,长达四十余年。据江永《考订朱子世家》所记:孝宗隆兴元年,有《论语要义》,又有《论语训蒙口义》,隆兴八年,编次《论孟精义》,淳熙四年夏,《论孟集注或问》成,其后《集注》删改,日益精密。
    文章节选
    子张日:“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注释
    ①致命:舍生忘死。孔颖达说:“致命,不爱其身。”邢呙说:“子张言为士者见君有危难,不爱其身,致命以救之。”
    ②见得:遇见利益,遇见禄位。见得思义,在利益、禄位获得之际想一想是否合道义,符合道义便取,不符合道义就不取。
    通说子张说:“知识分子在**危难时刻能够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在有利可图的时候能够想到这利益是否合乎道义,祭祀的时候能够想到是否恭敬,居丧的时候能够想到是否悲哀,那就算是**的知识分子了。”
    这一章赞美了**知识分子的美德。“见危致命”具有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勇、义、敬、哀,是**知识分子的四种美德。这一章可参阅《宪问》的“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祭思敬”反映古人对祭祀的对象(神)的虔诚。可参阅《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与祭,如不祭。”'据《文选》之《解尚书表》注引《论语》��“子张问士。子日:'见危授命,见得思义。”'则又可以将“士见危致命”同《季氏》中的一段孔子讲的话联系起来理解。“孑L子日:'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既有一个道德自我审查、反省的问题,又存在一个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凡事都要想一想,看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符合道德规范的就施行,不符合道德规范的就停止。这里的"思"字既有思考、反思、想一想等义项,又有选择、衡量等意义。
    朱熹《集注》:“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命也。四者立身之大节,一有不至,则余无足观。故言士能如此,则庶乎其可矣。”《大全》:“朱子日:致命,犹送这命与他,不复为我之有”。o或问'其可已矣'与前篇'可也'之说。日:可则同。 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将他生前回答学生和时人提出的问题以及弟子相互讨论问题的言论编辑成书,称为"论语"。《论语》由于传承的不同,又有《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的差别。《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肖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后而行于世。"《鲁论语》二十篇。《齐论语》二十二篇,其二十篇中章句颇多于《鲁论》,另外两篇(《问王》《知道》)则《鲁论》所无。鲁共王坏孔子宅得《古文论语》,也没有《齐论语》中的《问王》《知道》两篇,但分《尧日》下章子张问以为一篇,故有两《子张》,共二十一篇,篇次不与《齐论语》《鲁论语》同。按照传统的说法,今天流传下来的《论语》是《鲁论语》。据初步考证,流传至今的《论语》应是《齐论语》《鲁论语》《古论语》的合编本。首先,由张禹将《鲁论语》与《齐论语》合编为一,删其烦惑,除去了《问王》《知道》二篇,按照《鲁论语》二十篇的次序写成定本,成《张侯论》。汉末,郑玄又以《古论语》为本,参考《张侯论》(陆氏则谓"郑校周之本,以《齐》《古》读正凡五十事"。)而为之注,完成了三部《论语》合编的工作。至魏何晏集诸家之说为《论语集解》,则三部《论语》进一步融合。故不能简单地说今本《论语》为《鲁论语》。
    从《论语》的传授过程中也可以看到汉魏对《论语》重视的程度。隋朝开始创建科举制,是否用《论语》做教材,尚待考证。但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论语》就被列为各科的必读书之一,而且有了口问对策。到了宋朝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对《论语》研究时间*长、认识*透彻的要算程、朱。朱熹作《论语》的注释工作,长达四十余年。据江永《考订朱子世家》所记:孝宗隆兴元年,有《论语要义》,又有《论语训蒙口义》,隆兴八年,编次《论孟精义》,淳熙四年夏,《论孟集注或问》成,其后《集注》删改,日益精密。
    目录
    学而篇
    为政篇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长笛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乡党篇
    先进篇
    颜渊篇
    子路篇
    宪问篇
    卫灵公篇
    季氏篇
    阳货篇
    微子篇
    子张篇
    尧日篇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