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家长心理学入门(升级版):家长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心理,改善亲子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家长心理学入门(升级版):家长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心理,改善亲子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

  • 作者:严虎
  • 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53980164
  • 出版日期:2023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家长心理学入门》是一本面向0-18岁孩子家长,指导家长科学养育的心理学科普读物。 本书以“每一位家长都应该懂一点心理学”为角度切入,融合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中与家长心理息息相关的内容,帮父母厘清了“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更高的自我价值”“如何在家庭中营造爱与温暖的融洽氛围”“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等问题。让家长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改善亲子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家庭氛围。此外,书中还设置了案例故事、智慧父母课堂、亲子游戏等,理论与实践互相搭配,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文章节选
    自我意识的敏感期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印象,当孩子2岁左右时,他们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要!不要!”有些父母不理解这一点,认为是孩子叛逆的表现,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孩子的自我意识敏感期集中体现在1岁半到3岁这个年龄阶段。自我意识敏感期是儿童所有敏感期中为重要的,是孩子未来构建人格的早期映射。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的心理足不足够强大,都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形成有关。
    自我意识敏感期常见的表现是:孩子开始认识到“我”与外界的区别,有意识地划分 “我的”和“你的”之间的界限。父母会发现,孩子好像突然从某**开始说“不”,开始表达“我”的想法、“我”的意志。特别是2岁的孩子,喜欢不停地说“不”。事实上,当你问孩子 “你要吃饭吗”“你要睡觉吗”这些问题时,孩子虽然口头上说“不”,但其实并不代表他真的不愿意做,他只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宣告自己的自主权,想以此告诉全世界:“我是一个能够表达自己、有主见且独立的人!”此时,父母不必和孩子太较真,只需陪伴他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就可以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不愿意分享。有此父母经常喜欢对孩子提出这样的要求:“把玩具分给那位小朋友玩。”当孩子不愿意的时候,父母会责备孩子没有爱心,不懂得分享,甚至认为孩子是自私的。其实这与自私、品德无关。这时候孩子开始慢慢形成对自我的认知,他要区分出哪些物品是“我的”,哪些物品是 “别人的”,他才能明白界限和归属。孩子只有明白了归属,他才能学会分享,因为分享的真正含义是把原来属于 “我〞的东西分享给别人,所以首先要是“我的”,才能产生分享。如果父母强行从孩子的手里夺走玩具给别的小朋友,孩子可能会认为:“原来属于我的东西是可以随便被别人抢走的,我并不拥有对自己物品的所有权,我并不是一个自主的人。”尊重孩子对物品的所有权,这也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重要一步。
    当孩子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时,作为父母,不要太在意孩子是否按照你的意愿做事,而要经常鼓励并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孩子能够认识到 “我己经长大了,有权力决定自己的事情”。同时,父母可以开始让孩子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让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请孩子帮忙拿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到衣架上,学习浇花等,让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
    自我意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预示着他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同时也为他的情绪发展和社会化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能够从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婴儿比不能认出自己的婴儿,更善于谈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同时也更懂得体验自己的情绪。比如当受到身边的人批评时,他或许会尝试着表达出:“我觉得很难过。”当孩子能够理解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他就会学着去理解别人的情绪,并学会感同身受,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共情”一个懂得共情的孩子,会发展出同理心、善良等**的品质。有些孩子在别的孩子难过的时候,会走上前安慰,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对方,或者给对方一个拥抱,这就是具有同理心的表现。当孩子发展出这样的品质,它会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与人建立良好的连接,发展出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孩子一生的幸福都是有帮助的。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孩子也更易意识到别人,他们会慢慢理解一个概念:既然我是独特的,那么,别人也是独特的。他们会更懂得协调自己与别人的观点,更懂得尊重他人,更懂得通过合作而不是命令、强迫的方式来与同伴进行合作。
    目录
    篇 “我是谁?”——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自我认知发展/001 章 自我概念 第二章 气质类型 第三章 性别认同 第二篇 “我与家庭的关系如何?”——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家庭关系发展/067 第四章 家庭关系 第五章 家庭沟通 第六章 多子女教育 第七章 为人父母 第三篇 “我该怎样与别人相处?”——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人际关系(社会化)发展/151 第八章 同伴关系 第九章 榜样 第四篇 “我该学习哪些能力?”——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能力发展/193 第十章 能力 第十一章 学习 第十二章 目标 第五篇 “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如何支持孩子的人格发展/247 第十三章 人格 第六篇 当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时,父母应该怎么办?/275 第十四章 理论应用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