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血、汗、泪:世界钻石争夺史
QQ咨询:
有路璐璐:

血、汗、泪:世界钻石争夺史

  • 作者:(美)蒂尔·瓦内斯特(Tijl Vanneste)译者:欧阳凤
  • 出版社: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 ISBN:9787500172772
  • 出版日期:2023年05月01日
  • 页数:792
  • 定价:¥8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是对钻石行业的重磅历史曝光,揭露了钻石闪耀外表之下古老而充满血、汗、竞争的另一面。它**关注钻石开采对矿工和环境的剥削,帝国、政府、私人公司通过何种手段对未切割钻石贸易的垄断,精英如何把利益建立在穷人的劳动和注定失败的梦想上。 从印度苏丹、巴西的葡萄牙人到南非的工业家,如何使用强迫劳动和政治压迫,囤积钻石以维持高价;英帝国主义通过钻石贸易垄断实现种族压迫和帝国主义怪诞幻想,扩大殖民统治;世界的钻石开采者戴比尔斯如何为钻石行业定下基调,又透过钻石参与到20世纪历史上一些黑暗的时刻。以及为人所道德谴责的“血钻”是如何诞生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到今天,这种情况依旧毫无改变。该书表明,合成钻石生产的进步尚未能够消除世界对钻石那无法**的渴望所造成的开采。
    文章节选
    不难想象,文章的作者威廉·克鲁克斯(William Crookes)为何如此青睐钻石从天而降的想法。相比于源自地球幽深、泥泞的地下,源于星空,更符合这一珍贵宝石所承载的光辉形象。纵观历史,人们一直在精心构建钻石的璀���形象,他们讲述那些握在巨富之手的知名大钻石的故事,挖掘西方的那些东方学家对异域秘境中钻石矿藏的幻想。这种意象在 20 世纪的广告中臻至,它们不仅将钻石与魅力关联在一起,而且将其与代表婚姻和忠贞的浪漫理想联系起来。这种现代品牌宣传令钻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这也是现代钻石产量大幅增加后所需的必然举措。 有些人认为,钻石,这一众人眼中的“宝石**”的大获成功是人为推动的,是为了迎合那些企图控制钻石的人而策划的;其成功无关于也不源于这类宝石的内在品质。与那些更多彩、更独特的宝石不同,大部分钻石看起来都差不多,通常是无色的,切割后的样式也大同小异——现代的圆形明亮式(参见图 3)。然而,戴比尔斯公司虽然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控制着钻石的生产和贸易,并向世界成功出售了巨量的这种无色小宝石,但钻石珍贵异常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不过,起初人们对钻石的欣赏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一颗未经切割的钻石原石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它非常坚硬,这种坚硬的特性再加上它们在古代的稀有性,使得欧洲人和亚洲人都将钻石原石用作护身符,为佩戴者提供“神力”保护。随着基督教的传播,中世纪期间,钻石的这种象征性用途在欧洲几乎消失了,中世纪的珠宝工匠对钻石的评价远远低于其他宝石,比如红宝石和祖母绿。而有一种钻石的用途延续了下来,就是将其用于**,用钻石首饰来抵御疾病。正如 1691 年的《伦敦药典》(Pharmacopoeia Londinensis)所指出的:“钻石是所有宝石中坚硬的。从来都不能内服,只能将其作为戒指等饰物佩戴。据说它能消除恐惧、忧郁,并能令心脏变得强大。”然而在那时,与钻石作为精美装饰物的用法相比,其医**途已经微不足道了。随着切割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终发明了明亮式切割法,赋予了钻石在光线反射下令人称道的熠熠光辉;当光线穿过钻石的多个切面(即切割后的抛光表面)产生偏转时,人们将看到它闪烁的诱人光彩。事实上,消费者们开始日益相信
    目录
    章 亚洲钻石:一种**商品的发现历程 公元 50—1785 年 第二章 奴隶制和垄断权:殖民地巴西的钻石 1720—1821 年 第三章 驶向工业现代化的过山车 1785—1884 年 第四章 打造一个全球帝国:戴比尔斯的世纪 1884—1990 年 第五章 冲积矿开采的持久引力 1884—2018 年 第六章 西方世界的钻石开采:崩溃的戴比尔斯帝国 21 世纪 后记:关于人权和环境的考量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