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储蓄-投资视角的中国经常账户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储蓄-投资视角的中国经常账户研究

  • 作者:杨盼盼,徐建炜,马光荣著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2718538
  • 出版日期:2023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5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曾在国际金融危机前获得全球政策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短短十多年间,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重迅速下降,并保持在相对平衡的状态。本书从经常账户的储蓄—投资视角对中国过去二十余年间的经常账户进行分解和分析。本书对于中国经常账户的分析采用了一致的框架:依据国际收支恒等式(经常账户余额=储蓄-投资),将中国经常账户分解为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和投资,并进一步获得三部门的储蓄/投资率、储蓄/投资倾向和收入分布,以此考察各部门参与者对中国经常账户变动的贡献。本书使用中国资金流量表年度数据,并对储蓄和投资的衡量进行调整,使之在与传统理论匹配的基础上,更加符合中国的现实。本书采用指标分解方法,分析分解三部门储蓄和投资各变量的贡献,从而能够**度量这些变量对于经常账户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本书揭示了以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中国经常账户的调整事实上遵循不同模式,并尝试验证了此前解释顺差的各类理论的有效性。本书还对新冠疫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作为顺差国的角色进行展望。
    目录
    引言 **章 经常账户研究的三重视角 一 外部视角:国际收支 二 内部视角:储蓄—投资 三 动态视角:跨期含义 四 本书的视角 第二章 储��—投资视角经常账户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 储蓄—投资视角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 居民部门视角 (一)人口结构变迁 (二)文化差异 (三)金融约束 三 企业部门视角 (一)资本边际回报率的差异 (二)金融市场与“全球储蓄过剩” 四 政府部门视角 (一)政府财政支出 (二)政府发展战略和“布雷顿森林体系Ⅱ” 第三章 中国经常账户储蓄—投资视角的分解框架和指数分解分析 一 数据来源 二 分解框架 三 指数分解分析(IDA) 四 主要结果 (一)分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 (二)分部门储蓄率和投资率的分解 (三)指数分解分析(IDA) 第四章 国际金融危机前的中国经常账户 一 典型事实 二 分部门特征 (一)居民部门 (二)政府部门 (三)企业部门 (四)收入占比 第五章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常账户 一 典型事实 二 分部门特征 (一)企业部门 (二)居民部门 (三)政府部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 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的经常账户有何不同 (一)居民部门 (二)企业部门 (三)政府部门 二 新冠疫情对经常账户的影响 三 中国顺差国角色展望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