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六乡书(诗文化散文作家李元洛作序推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六乡书(诗文化散文作家李元洛作序推荐)

  • 作者:喻大翔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ISBN:9787521223729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426
  • 定价:¥50.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21223729
    • 作者
    • 页数
      426
    •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01日
    • 定价
      ¥50.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书中收录作者近年来写的散文,共有《故乡》《情乡》《心乡》《衣乡》《学乡》《他乡》六辑。**辑《故乡》是对乡土的所忆与所思,充满温情与深意。第二辑《情乡》是对友人与往事的怀念,深情款款。第三辑《心乡》是对社会热点的思考,多思辨与洞见;也有对学界问题之批评辨析,多针砭与沉思;第四辑《衣乡》是对服饰与社会、文化、民众心理之思索,角度独特;第五辑《学乡》是对同济大学之旧事故人的缅怀与感恩。第六辑《他乡》为缤纷的游记,作者随性而行,因人因事因景因情因思有感而发。
    文章节选
    致母亲 母亲,要是我当面跟您说些赞美的话,您一定满脸赤红地背过身去,为我倒一杯水,或翻开抽屉,拿起一根针……您一定感到奇怪,因为您的儿子从未做过这种表白。 在离故乡很近的大城里,我坐在深秋的孤寒中给您写信。窗外阴云低垂,沉重而灰蓝的烟雾在遍山几近枯黄的法国梧桐叶丛中浸漫。有一只鸟,悲哀且凄凉的低吟被一丝冷风送进了窗隙。什么也不想干,我只想跟您说话,母亲。而此前我一个字都不敢写,甚至不敢想起您。在您面前,我有巨大的怯懦和无限的愧疚啊,母亲。 祖母在世的时候,常讲您和我的故事,说是菩萨保佑我活下来的。五十年代,我们住着乡村一进好几家、整个村子连成一片的老式房子。我家住在*高也*深的第五进,**晚上,我躺在类似那种又长又深的老式浴缸的竹摇窠里,您俯下身子给我喂奶。祖母那时在第三进跟人家聊家常,她突然觉得气氛不对,拔腿就往自家跑。您太累了,母亲,奶头在我幼嫩的唇里,而���睡着了。祖母突来神力,把您一下子掀起来的时候,我已窒息得满脸青白,鼻孔里已探不到气息了。您惊呆了,您不知所措。您哭了。您才十八岁,母亲。您从此把整个青春献给了我们兄妹七个。您用生命,用无法表达也不用表达的爱庇护着我,无论我在武汉,在海口,在人生的海角天涯…… 上大学的**年,暑期的**,我到镇上一个同学家,天黑许久才动身回来。我不惯于走夜路,何况阒无一人的山路。孤独的脚步声,小时就听到的关于路两旁水塘与坟地奇怪的传说,更使我一步一惊心。正当我不得不走,又不敢勇往直前的时候,有一种声音像阳光一样从遥远的夜空缓慢而急促地传来,将夜路的崎岖与险恶一块一块一团一团一寸一寸地撕裂…… “传家……传家……” 是您啊母亲,您在喊我的乳名,断断续续而几近声嘶力竭。您那时身体就不好,总是那样疲惫、瘦弱和苍白。我极尽音量来回应您,但总觉力气不够,我竟没有能力到达您母爱的期待。等我走近您的时候,母亲,您竟一人站在光秃秃的山岗上,手拿一根竹棍,而旁边的山坡就是一大堆乱坟,那是乡下胆怯的人夜晚*怕走过的地方。我素知您的胆小和慈悯,连鸡也不敢捉杀,而您更深谙儿子的脾性,您是为了我才成了这个夜晚的英雄啊,母亲。那根深红色的竹棍,也许就是竹摇窠的一部分,而此刻,它比一杆枪一根神杖更富有力量。 二弟昨天来我的学校,言谈间忽然说:“妈妈要是在,今年刚好六十了。”我顿时热血一迸,泪,险些就要流溢了。我是*大的不孝之子啊,母亲。1983年,当我在上海收到家中的电报,知您得了绝症的时候,我整个地陷入了绝望的无底深渊。钱呢?医生呢?希望呢?母亲呢?我几乎长期处在惊魂不定之中。 您是早有胃病征兆的,但您从不叫病,从不提出看医生,**到晚种、洗、缝、煮,且老是依着孩子们的口味,烧那些铁硬的饭来吃。每餐每顿,桌上新鲜的菜蔬到您碗中的,往往残剩无几。而变色变味的总舍不得扔掉,归您一人独享了。无知的贫穷且饥饿的我们,抱着侥幸的心理,直到换取了您宝贵的生命。母亲,您是病得直到不能进食的时候才被送往武汉的医院的。开刀半年后,您就在四十九岁的盛年,在每一个母亲都可以从容调整自己的更年期时,离我们远去了。 死,这是我那时*惧怕的一个字,以至于不敢面对。母亲,您给了我男儿之身,而我却给了您临终前*大的缺憾。我巨大的怯懦是您走后我*不能原谅自己的。您永别我们的那些天,我正在北方参加一个散文会议,家里无法通知我。其实,我深层的动机是想回避您的死亡啊,母亲。我不忍看到家人万状的痛苦,我更不忍看到病魔把活生生的您折磨成一架瘦骨的惨象,又在一筹莫展的儿子面前停止呼吸。我无力救助您,却采取了逃避的态度,我是多么缺乏您那样的勇敢与坚强啊!当人们还夸奖我,说我尽到了一个孝子的心意的时候,只有您才知道我的怯懦和虚伪啊,母亲,但您从不揭穿我。 在您生前和别后的十一个春秋里,这是我**次给您写信,母亲。这篇短章,不能追述您一生大爱的一二,也不能忏悔我不可原谅的自私。我知道,写母亲,写您,要用雪一样的纸,血一样的墨,用您坟头大树一样的笔,而我不能。但我深信,用不了几个十年,我会重新回到您疲惫的怀中,在那梦寐的竹摇窠里,我真希望,您用爱,再一次将我窒息呀,母亲! 母亲姓吴,名恒珍,湖北红安下石塘边人。 ——原载《羊城晚报》1996年2月25日 致父亲 父亲,在我七十周岁的时候,我试着给您写一封信,您看得到吗? 哦,儿子真是粗心,您老人家不识字,那我只能一个人倾诉了,您应该听得见吧? 记得你是一九二九年腊月二十日出生的,如果您还活着,今年应该是九十四岁的高寿了。那天,也许漫天大雪,也许没有雪,但肯定一片苦寒,天地冻瑟不止。您所在的湖北黄陂北乡,虽不像北方这么奇冷,但冬天从来不好过活。我小时候,两个手背经常冻伤,很多年冬季脚后跟都烂出大洞,痛痒难忍更难熬。祖母和母亲一针一线纳出来的土布棉鞋,根本挡不住从北方南下的寒潮、寒风与寒彻心魂的大雪。 但您好像从来都是乐呵呵的,跟我们的母亲养育了七个孩子,四男三女,且都长大成人。这一个功绩,不知道该由谁来褒奖;这一份大恩,我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父亲,好像您一出生,苦难就伴随着了,而山一样的责任也压在您肩上了。 您有两个父亲和两个母亲。**个父亲叫喻国青,住在塆子的北头。土改的时候,被划为二地主,跟着同塆的头地主喻国芝(也是亲哥哥)管理乡下的土地、耕种与账务等事宜(听说是1947年买下的,第三年就解放了),因为头地主在汉口打码头,顾不了乡下的营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您却跟着您的母亲、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外出讨饭了。到过哪些地方?受到了哪些白眼?是怎么活下来的?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您的父亲为什么不管不顾你们母子四人?这一切您都没有告诉我们,也没有档案可以调查。**的答案,就是您的弟妹和您的母亲,土改时都被划为贫农。我们小时候,一直为有这个成分而备感侥幸,也备感光荣。 您的第二个父亲叫喻国泰,住在塆里的中间第五进。他农忙时种一些田地,农闲时做裁缝,游走四乡,听说还被人请到汉口去过,见过大场面。他有一根带弯把的粗木拐杖,走夜路时必带的防身秘器,因为抽出来就是一把三棱剑,放些寒光。“文革”之前我和弟弟经常拿出来玩。还有不少长方和四方的马口铁饼干盒,空的。我们小时候拿来装土装水,做游戏了。喻国泰1949年前也置办了少量田亩,土改时,被划为小土地出租。 下面这个故事是您老人家亲口告诉我的,1952年,国泰家有一个童养媳,年方十六。二十刚出头的您经过协商,就过继到他家成为顶梁柱了。在此前后两年,两个家庭发生了不少大事:国青与国泰两个长辈相继谢世;您本来在汉口的一家运输公司学开汽车,再过几月就可上路当司机了。但为了结婚,为了成家立业,你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弟弟,自己回乡做了一辈子农民,从来没有听您埋怨过后悔过。 很多时候,并不是安心种地就可以安身立命的。谁也没有想到,一个二地主,一个小土地出租,这两个莫名其妙的成分,不仅影响到您,也影响到了我们七个子女的成长。 乡村经常会有一些不可解释的奇迹。比如您不识字,但认得了人民币;您没有上过**学堂,但您竟然会珠算,且闭着眼睛也不会打错(您还会下象棋,夏天的某个黄昏,经常在大椿树下跟人乱吼一气。我这个臭棋篓子,就是从您那儿继承来的,您大概赖不掉的吧)。于是,您被推举为小队(自然村)的会计,十几户人家,百来号人,也从来没出过什么差池。不幸的是四清运动来了,您竟然被打成“牛鬼蛇神”,这四个写在白纸上的大字,贴在我家厚厚的松木大门上,也贴在我七十年的记忆中。
    目录
    代序一 高谈与美唱 李元洛 / 001 代序二 散文的诗,诗的散文 潘耀明 / 005 **辑 故乡 致母亲 / 003 致父亲 / 006 几回梦里到故乡 / 013 过 年 / 023 金牛湖鸟岛 / 027 与木兰同乡 / 030 《人文姚家集》序 / 041 第二辑 情乡 朋 友 / 047 情 人 / 050 私语六题 / 060 梦 话 / 070 写情书 / 080 28岁,我知道什么? / 084 可 雨 / 090 爱情又要回来了 / 093 门 / 096 唱 歌 / 099 骑 车 / 105 风之手 / 111 画 / 114 走 路 / 118 冰 纹 / 122 雾 雨 / 127 吴刚伐桂 / 130 投 降 / 135 忆文超 / 140 足球的童话 / 145 逃离与回归 / 151 第三辑 心乡 灵宙五重奏 / 159 自然生命谈 / 175 文化生命谈 / 178 二十世纪学 / 181 向世纪挥手 / 184 说文化乡愁 / 187 说四季轮回 / 190 WTO与中国文学方向 / 194 散文与中国 / 197 从象牙塔到书报亭 / 201 所谓写作学 / 205 批评的边界 / 208 学术的力量 / 211 春来杏花开 / 214 救心与救生 / 217 可怕的“自由” / 220 计划学术膨胀伤害了什么 / 223 汶川三问 / 227 椰树精神 / 238 奥运会:人类创造心灵的期待 / 241 足球革命 / 245 第四辑 衣乡 服饰与哲学 / 253 服饰与文学 / 256 服饰与性学 / 259 再谈服饰与性学 / 262 服饰与美学 / 266 再谈服饰与美学 / 269 服饰与心理学 / 272 再谈服饰与心理学 / 275 服饰与民俗学 / 278 服饰与政治学 / 281 再谈服饰与政治学 / 283 服饰与宗教学 / 286 服饰与体育学 / 289 第五辑 学乡 李庄同济纪念碑碑铭 / 295 壮丽的一章 / 298 忘归岩上的“同济”题刻 / 303 文学史上的同济人 / 307 殷夫的情人与情诗 / 326 陈从周二题“龙潭” / 333 菊未黄时花难期 / 337 西子湾畔访余光中 / 343 第六辑 他乡 黄山醉月 / 353 九华山醉雾 / 357 奇潮记 / 362 牙龙湾之冬 / 364 府城换花节 / 368 海边红树林 / 372 鹿回头之夜 / 376 日月伴我走天涯 / 379 树的象征 / 386 海参崴印象 / 392 “9·11”的曼哈顿 / 396 《小诗磨坊·第九集》序 / 402 一卷读毕满园香 / 408 附录:中国散文的五大特质 / 412 后 记 / 425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