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 孔子说:“学习之后,能在适当的时机实践所学到的,不也很舒心吗?有同学从远方来切磋所学,不也很愉悦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学习的进境而自己并不郁闷,不也是有修养的君子吗?” 【释】 本章谈学习,三句话是连贯的。**句谈学而能用的快乐,第二句谈切磋所学的快乐,第三句谈学有所成时内心稳定而自足的愉悦。 “学”是指学习知识,“习”是指把知识运用于实操。“朋”是指同门(同师)的人,“友”是指志趣相投的人,“朋”不宜径直翻译为“朋友”。“朋”有领悟亟须分享或有疑惑亟待求解,故虽在远地也不辞辛苦去与同门交流。根据语意连贯性要求,“人不知”,是指他人不了解自己的学问。 在此以本章为例,介绍我诠释《论语》章句的基本方法: **,尊重古代言语习惯,尊重古代注家的合理解释。例如,古代“朋”“友”二字的语义有别,在《论语》中这二字也是区别使用的,同门叫作“朋”,同志叫作“友”,不能以今律古,把“朋”“友”不加分别地笼统视为如今所谓的“朋友”。 第二,尊重传统的训诂学知识。例如,本章中的“习”,《说文》解释为“数飞也”,也就是鸟儿反复练习飞翔,有实践、反复实操以求熟练运用的含义。《论语》中还有“温故而知新”的说法,孔子不说“学而时温之”,就意味着“习”与“温”意思应有区别,把“习”解释为温习、复习并不妥帖。 第三,尊重基本的表达常识。例如,本章连续使用“不亦……乎”的句式,句法和语调均一致,应是孔子连续讲出来的,须符合同一语境下的语意连贯性要求。如果把本章三句分别解释为“谈学习”“谈交友”“谈君子”,则三句话话题不统一,意思不连贯,这违背同一语境下的表达通常具备语意连贯性的常识。本章若以学习来统摄各句句意,则可维持语意连贯性。 第四,揆诸普遍情理。例如,如果把**句翻译为“学习之后按时复习,不也是愉快的吗”,则违背了我们的普遍经验——复习可随时发生而不需要按时,复习旧知识也未必能像学习新知识那样带来更多快乐,因其无法满足人的好奇心和对新知的渴望。又根据第二条可���,这种翻译对“时”“习”二字的字义解释是不妥的。 由于本章中既有表示愉悦的“说”字,也有意思与之非常相近的“乐”字,用字有别,故宜辨析。下面对“说”和“乐”的翻译作一下解释。这个解释比较长,但不得不这么长。 “说”,用言语解说,开导。《说文》:“说,释也。一曰谈说也。”《墨子·经上》:“说所以明也。”综合上述二说,可知“说”含有开解与明了的意思;当其表示愉悦,则有从内心有所郁结到不再纠结、从有所不明而变得明白,进而豁然舒畅的含义。“说”通“悦”时,表示心情有所舒张,故可解释为“舒心”。 “乐”,本指乐器,音乐。《乐记》说:“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引申为喜乐之乐。由于音乐是被激发的、和谐的,所以作为情绪的“乐”是因外缘而**出来的愉悦情绪。这种愉悦相对平静,有别于“喜”,解释为“愉悦”。 《说文》把“喜”解释为“乐”,这个解释尚显粗糙。在佛教初禅中,“乐”和“喜”是不同的禅支。到了三禅,不再有“喜”,只有“乐”。“乐”是平静的快乐,而“喜”偏指踊跃的、不够平静的快乐。为表示“喜”“乐”的区别,本书中把“喜”解释为“欢喜”(涌动的快乐),把“乐”解释为“愉悦”(平静的快乐)。 《说文》:“愠,怒也。”段玉裁认为唐代时《说文》版本应不是“怒”而是“怨”。按:“愠”与“怨”音近,郑玄注亦释“愠”为“怨”,段玉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康熙字典》引《集韵》等书解释“愠”,认为“愠”与“蕴”的意思相近,有情绪蕴积、心有郁积的含义。权衡这些看法,结合本章意思,我认为把“愠”解释为“郁闷”“气闷”比较妥帖,若解释为“恼怒”“恼恨”“愤怒”等,则太过了。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现象极少;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作乱,这种现象不存在。君子致力于事情的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就开始萌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是实践‘仁’的根本吧!” 【释】 本章是孔子弟子有若的话。大意是政治治理与伦理精神,都离不开基于血缘关系的*基本的人类情感——治理**要提倡孝悌,因为一个孝悌的人是安分守己的;实践“仁”这样的伦理价值,也需要从孝悌这种*基本的人类情感入手。孝,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弟,即“悌”,弟弟对兄长的敬爱。 这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两种基本情感。中国古代把“孝悌”尤其是“孝”作为维持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李密《陈情表》说“圣朝以孝治天下”。“为仁之本”,实践仁的根本。“鲜”,极少,极度缺乏。“与”,即“欤”,语气词。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 孔子说:“在不真诚的花巧言辞和假装出的和颜悦色之中,极少会有‘仁’的存在。” 【释】 “巧言令色”的实质,是表里不一,隐瞒真实情感与立场,不符合“仁”的要求。孔子强调要真诚,要讲是非,要有原则。“令”,善,美好。 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省察自己:为别人谋事,未能尽心吗?跟同学与同道交往,未能守信吗?我被传授的那些知识,未能付诸实践吗?” 【释】 本章是孔子弟子曾参的话。“三省”是本章提出的自我反省的方法,儒家是主张“反省内求”以不断求得进步的。“忠”,尽心。“朋友”,包括“朋”和“友”,同学和同道。 本章用三个问句来表达曾子对修身的理解,涵盖进德修业两个层面:前两个句子是就品德而言,也就是“主忠信”(见1.8);后一个问句是就学业而言,是老师传授的六艺等知识。与本篇**章相比,孔子虽然谈的是学习,但站位明显高于曾子。曾子论学,指向比较具体的事务;孔子论学,则指向了生命的愉悦(“不亦说乎”“不亦乐乎”),并*终实现生命不假外求的自我圆满(“人不知而不愠”)。 1.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 孔子说:“引导拥有千辆兵车的**的方法是:严肃认真地做事并且信实无欺,自己节省用度并爱护他人,在恰当的时间役使民众。” 【释】 这番话是针对统治者来讲的。“道”,即“导”,引导。“千乘之国”是指中等实力的**(见 11.26“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不是大国。为使**句跟下文语意关联更明显,对**句的译文作了补充。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 孔子说:“年轻后生,近处于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离开父母跟前,就要敬爱兄长;言行谨慎,待人信实;通过博爱众人的方式,来养成亲近仁德的心。这样去做了之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去学习文献知识。” 【释】 孔子认为,相较于学习文献知识来说,实践基本的伦理规范、培养仁爱之心,处于更加优先的地位。“弟子”,为人弟、为人子的后生。“泛爱众而亲仁”,这里的断句跟通行版本不同,我认为“泛爱众”与“亲仁”之间存在明显的语意关联,“而”字加强了这种关联,“泛爱众”是达成“亲仁”的路径。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 子夏说:“对妻子,要重视贤德而轻略美色;侍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国君,能奉献自己奋不顾身;跟同学和同道交往,说话能讲信用。这样的人虽说并未学过什么,但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释】 本章是孔子弟子子夏(卜商)的话,讲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这几种重要的伦理关系。杨伯峻说“贤贤易色”应该是指夫妻关系而言,这是中肯的,符合本章的话语逻辑。从本章不难看出彼时对“学”的理解——“学”并非只是文献知识的学习,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服务于社会伦理需要的。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要学习,就不能固执己见。为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把与自己不同类的人作为同道(那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错了,就不要怕改正。” 【释】 本章断句跟通行版本不同。孔子这里讲了五点意思,五句话相互独立,不相连贯。“学,则不固”是指学习要具备灵活性和接纳的心胸。此句理解为“只要学习,就不会固陋”,语义上来讲也比较妥适;但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学,则不固”则是一般的道理阐发,跟其他几句的训示或告诫语气不合,表意角度不够密合。“友”是指同道(志同道合者);“不如己”可理解为志趣跟自己不同,也可理解为修养不如自己,前者为佳。苏轼对此亦有疑惑,他说:“世之陋者乐以不己若者为友,则自足而日损,故以此戒之。如必胜己而后友,则胜己者亦不与吾友矣。” 本章五句话缺乏语意连贯性,在话题上不统一,也无法通过合理的方式使话题统一起来,可见五句话未必是孔子在同一场合讲的,而是后代弟子们回忆夫子生平之言,在记录时被汇集到了一起。如此则可大致判断,本章保留有《论语》编集的痕迹。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 曾子说:“慎重地对待老人的丧事,恭谨地追祭远祖。这样做的话,民众的心意就会归于忠厚了。” 【释】 本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能慎重恭谨地对待那些已经不在世上的老人和远祖,就能影响到他人,使他人变得待人忠厚。死者不会再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利益,但我们仍然能够好好地对待他们、感念他们曾经的恩德,这本身就是忠厚。 “德”的意思很丰富,在这里权且译为“心意”。“一心一德”“同心同德”的“德”,就是这个意思。“德”(心意)若能合于天之“道”,这就是所谓“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