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
QQ咨询:
有路璐璐:

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

  • 作者:苏竣、黄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620488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社会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循证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获取稳健的因果推论和凝练基于真实社会情境的经验知识。面向智能化转型的滚滚大潮,社会实验方法正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超前探索智能社会治理方案的重要渠道。《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一书,立足社会实验作为一种共性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在系统回顾社会实验理论缘起、发展脉络和经典案例的基础上,向读者系统介绍了自然实验、实地实验、调查实验和计算实验四类经典的社会实验方法,探讨了社会实验与形式建模、质性调查和真实世界研究等方法的组合路径,从宏观实验设计、中观流程管理和微观心理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可能影响社会实验效果的潜在因素。还简要介绍了双重差分、断点回归、匹配、合成控制、结构方程模型等开展社会实验中常用的数理分析技术并给出示例,以期更好地为各类社会实验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进一步推动实验主义治理思想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的复归。 《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可作为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方法论教科书和参考书使用,也可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参考资料,也适合普通读者
    目录
    **篇理论基础 第1章社会实验的基本概念与类别3 1.1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3 1.2社会实验的发展历程14 1.3社会实验的类型划分18 第2章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方法创新25 2.1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实验25 2.2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研究路径28 2.3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价值与意义39 第3章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规范45 3.1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45 3.2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与挑战58 3.3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规范体系构建68 第二篇经典应用 第4章霍桑实验77 4.1霍桑实验概述77 4.2照明实验78 4.3福利实验80 4.4访谈实验84 4.5群体实验88 4.6霍桑实验的启示89 第5章邹平实验93 5.1实验开展背景93 5.2实验过程与操作94 5.3实验效果101 5.4邹平实验的启示104 第6章全民基本收入实验105 6.1UBI兴起的背景105 6.2UBI的特点与数学表述107 6.3UBI的意义108 6.4UBI存在的若干弊端111 6.5UBI实验实例: 芬兰的实践及研究发现113 6.6UBI的启示115 第7章全球减贫实验117 7.1全球减贫实验概述117 7.2全球减贫实验的经典案例120 7.3全球减贫实验与社会实验方法的发展125 7.4全球减贫实验引发的方法论争鸣130 7.5全球减贫实验的启示131 第三篇方法设计 第8章自然实验137 8.1引言137 8.2基于多实验组的自然实验140 8.3基于单实验组的自然实验145 8.4基于社会规则构造的自然实验149 8.5自然实验的长周期影响152 8.6拓展讨论158 第9章实地实验163 9.1引言163 9.2实地实验的优势164 9.3智能时代的实地实验170 9.4实地实验的外部性174 第10章调查实验177 10.1引言177 10.2调查实验的基本流程178 10.3面向敏感问题的调查实验183 10.4面向多目标权衡的调查实验190 第11章计算实验196 11.1引言196 11.2基于方程的计算实验(EBM)198 11.3基于智能体的计算实验(ABM)203 11.4面向智能社会的计算实验212 第12章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的结合215 12.1引言215 12.2前导与启发: 实验设计与理论模型推演的结合216 12.3拓展与深化: 实验方法与质性社会调查的结合221 12.4交叉与印证: 实验数据与真实世界数据的结合224 第13章实验中的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229 13.1引言229 13.2微观心理机制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230 13.3中观流程管理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235 13.4宏观实验设计对于实验效果的影响241 第四篇数理基础 第14章社会实验的数理分析框架251 14.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51 14.2数据基础与方程模型252 14.3案例: 对于公民的信息赋权与政策执行效果的关系253 第15章双重差分模型256 15.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56 15.2基本框架258 15.3案例: 科技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作用评估259 第16章断点回归设计263 16.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63 16.2基本框架264 16.3案例: 冬季供暖对秦岭—淮河沿线居民身体健康的影响265 第17章合成控制法270 17.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70 17.2基本框架271 17.3案例: 绿色信贷政策试点对于促进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273 第18章倾向得分匹配277 18.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77 18.2基本框架278 18.3案例: 科普宣传对于公众核电接受度的影响283 第19章结构方程模型287 19.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87 19.2基本框架288 19.3案例: 控制方式、知识转移与产学合作绩效的关系研究290 第20章元分析295 20.1方法目标与适应性295 20.2基本框架296 20.3案例: 增强现实应用对K-12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元分析300 参考文献306 缩略词表326 统计学附录329 S1微积分基础329 S2概率论基础333 S3统计与回归分析基础336 后记344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