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绿色低碳转型
QQ咨询:
有路璐璐:

绿色低碳转型

  •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517713814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253
  • 定价:¥7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意。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运用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减排的现实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的、绿色高质量的发展方式转变。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聚焦绿色低碳转型,通过三篇十二章内容,**阐述以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政策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保障措施等,推动社会各领域更好地了解**战略决心和政策部署,务实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文章节选
    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与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自主选择,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自 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以来,举国
    上下掀起了认识和实践“双碳”的热潮。2021 年 3 月 15 日,**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提出,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如期实现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目标。2021 年 10 月,《中共**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双碳”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设定了主要目标、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开启了减碳工作的新征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此进入了以降碳为**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客观认识我国当前仍是*大发展中**、到 21 世纪中叶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的基本国情,充分意识到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实现持续增长和提升经济实力是保持**战略行动能力的根本,我国需要在实现各阶段现代化建设目标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分步落实。为此,遵循“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五大原则,既不能为了保短期经济增长而延续旧的增长模式,以至于失去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机遇,也不能设置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激进减碳目标而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
    目录
    总论 **章 以绿色低碳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意义重大 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 三、绿色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 四、实施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转型治理体系 **篇 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路径 第二章 全球碳排放和气候治理新形势 一、全球碳排放仍在增长 二、全球碳减排面临较大挑战 三、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初步形成 第三章 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势在必行 一、碳达峰碳中和顺应国际潮流和高质量发展要求 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多方面挑战 三、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具备有利条件 四、以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以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 一、以绿色低碳转型设定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 二、统筹发展与减排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三、把握节奏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第五章 主要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实施** 一、工业要强化结构调整与数字赋能 二、建筑要强化城镇化升级与电气化提升 三、交通要强化运输结构优化与新能源车推广 四、能源要强化多元保供与新能源建设提速 五、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要强化甲烷减排与整体管控 第二篇 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政策 第六章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一、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趋势 二、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进展 三、促进我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第七章 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 一、能耗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二、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是大势所趋 三、建立健全碳排放双控考核体系的政策建议 第八章 加快建立和完善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一、金融体系积极支持绿色低碳转型 二、碳市场与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三、欧洲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及借鉴 四、我国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五、完善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三篇 绿色低碳转型的基础制度 第九章 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 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立法进展和现状 二、国外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建设经验 三、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立法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立法需要 五、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的建议 第十章 建立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标准体系 一、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的建议 第十一章 建立和完善碳减排政府监管体系 一、碳减排政府监管体系的概念和框架 二、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跨部门的碳减排政府监管体系 三、我国碳减排政府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综合协同的碳减排政府监管体系的建议 第十二章 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 一、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基础 二、**对碳排放统计核算作出全面部署 三、各部门各地方积极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实践 四、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质量不高及其原因 五、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国际经验 六、完善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