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塞外之文 殊族之学:孔源学术论文选 中俄地理历史研究学者孔源:中国的俾丘林
QQ咨询:
有路璐璐:

塞外之文 殊族之学:孔源学术论文选 中俄地理历史研究学者孔源:中国的俾丘林

  • 作者:孔源 著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341278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 页数:300
  • 定价:¥7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呼伦贝尔是地道的边郡,从这里向西、向北是俄罗斯、蒙古国,向东是大兴安岭与它屏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生活在这里的有达斡尔族人、满族人、蒙古族人、汉族人,还有俄罗斯移民,他们将自己的生活注入在这片土地,从卡伦到商道,从寺庙到牧场,鲜活而生动。孔源的研究,将我们带入一百多年前,也许更早的呼伦贝尔土地上。 作者孔源善于用不同语言文字的记载,去捕捉那片土地上的信息,并通过那里的人和事,勾画出远方的过往。孔源的文章,用他的视角观察到了呼伦贝尔草原**魅力的时刻,并抓住了围绕寺庙构成的商业网络,将汇集在草原上的各个文化人群,蒙古族人、满族人以及俄罗斯人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记述的历史,呈现在他的文章之中,他希望用更多的证据找到这块土地的本色,并探寻这块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们,如何汇入到中国母体之中,并完成**认同的历程。 孔源的文章深沉而凝重,落笔之处从不随俗,在历史宏大的幕布下,追寻边郡留下的足迹,又从这里向西伸向西伯利亚、蒙古高原的腹心,讨论的问题如同问题所在的地域,宽广而辽远。
    目录
    1 代序一 韩茂莉 4 代序二 查晓燕 001 **章 历史地理视角下的呼伦贝尔研究 003 发现“*后的”边疆——1732—1932 年间呼伦贝尔的地区认识史 019 近代草原丝绸之路东北端的文化景观、经济网络和文���认同 ——19 世纪呼伦贝尔的社会商业网络和认同变迁 035 清代至 20 世纪 30 年代达斡尔族跨兴安岭贸易及其地理基础 049 近代呼伦贝尔地区俄罗斯移民文化区发展与地理格局 066 晚清中俄东部边界**形势变化与呼伦贝尔新政 089 清末民初呼伦贝尔治边政策的转型 105 第二章 中俄(苏)交流研究 107 佩特林使团访华问题新探——基于民族史材料的考证 130 地理大发现视角下看佩特林使华报告的传播与影响 154 蒙古高原局势影响下早期中俄关系与《尼布楚条约》 182 从《尼布楚条约》到《朔方备乘》 ——康熙至咸丰年间清朝关于俄国知识的形成和固化 207 从清末民初中国时局看 1917 年俄国革命的地缘政治影响 222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中国大众文艺里的“苏修”形象 235 第三章 文化史视域下的亚洲研究 237 自我意识之镜——俄罗斯文学里的高加索 248 俄罗斯人认知中穆斯林概念的缺失 259 从“dergi”一词看历史上满族政权崇尚东方的观念 271 内亚视角下的“跪”“拜”与东西之间的礼仪冲突 283 附录 孔源文章存目 287 编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