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成人之道 以儒家哲学矫正西方个人主义之困,探索人类未来之出路 (美)安乐哲
QQ咨询:
有路璐璐:

成人之道 以儒家哲学矫正西方个人主义之困,探索人类未来之出路 (美)安乐哲

  • 作者:(美)安乐哲 著,欧阳霄 译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340028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516
  • 定价:¥10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成人之道》为**汉学家、比较哲学家、孔子文化奖得主安乐哲的新作。 作者对一贯主张的儒家角色伦理学进行了深度诠释,从宇宙论基础出发进一步揭示其思考起点——儒家过程性的人之理念:“人之成为”或“成人”。在《成人之道》中,安乐哲分析了儒家传统中“关系性构成的、叙事性的、焦点—场域的人之理念”,并以之贯通“仁”“孝”“礼”“和”等儒家经典观念,让儒家以其自身语言讲述其自成一格的道德生活愿景。在此基础上,结合比较哲学洞见,针对“个人自主”“民主”等当代社会政治议题,作者提出了儒家方案来对抗在西方占统治地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现代世界的基础个人主义理论及其衍生思想。 深感于当今世界的人类困局,安乐哲寄希望于在世界哲学中尚未获得足够重视的儒家思想资源,为人类带来突破性的改变与贡献。
    文章节选
    斯著从何而来?十数载之前,得益于挚友同仁罗思文的激励和影响,我欣然接受了以自成一格(sui generis)的角色伦理学作为理解早期儒家经典中道德探讨的*佳方法。经年以来,罗思文和我戮力协作亦遥相呼应,不遗余力阐述我们所认知的儒家角色伦理学。鉴证这一合作进程及思想发展的多篇论文收录于《儒家角色伦理学:21世纪之道德愿景》 一书中。 我则在2011年出版了专著《儒家角色伦理学:一套特色伦理学词汇》 ,该书缘起于2008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所作的“钱穆系列讲座”。从副标题可见,此书诉诸儒家传统本身的概念词汇,力求使儒家角色伦理学真正地“以自有术语来讲述”。我在书中立论指出,理解儒家角色伦理学的自有词汇迫在眉睫,仅当这一要务完成而令儒家传统得以自为发声之时,其参与并对话当代伦理学探讨方能实现。换言之,鉴于儒家伦理的悠久历史,我意在抵制比比皆然的将此传统削足适履式纳入我们熟知的西方伦理学范畴的现象。这类做法建立在未经检验的假设上,即视儒家伦理与西方道德哲学理论的遭际乃前者之重大契机。 料想以其自身视角认识儒家伦理学的论证已备,我乘兴起稿续论,拟名为“驳斥客观论:为儒家角色伦理学中的正义观念正名”。这部续著目的明确,旨在导引儒家角色伦理学进入与西方道德哲学理论的对话中,就“正义”观念这一重要议题促成跨文化交流。从罗尔斯(John Rawls)到苏珊·奥金(Susan Moller Okin),再到库普曼(Joel Kupperman)和所罗门(Robert Solomon),紧接着是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同杜威(John Dewey),这部现如今束之高阁的书稿出入当代西方哲学,*终返本儒家整体性的社会正义理念。该著之所以被搁置事出有因。其时我正伏案写作“正义之书”,西方哲学界的贤达及汉语学术圈的高明对《儒家角色伦理学》的回应纷至沓来。我既欣慰于“角色伦理学”观念所激发的学术焦点,又感激于同仁们为助我澄清术语、改善论证所作出的批评指正。我从诸评议中获益良多,但也意识到罗思文和我在清楚地阐述儒家关系性构建的人之理念(relationally-constituted conception of persons)这一儒家哲学对当代伦理学探讨*为深远的贡献上,依然任重道远。事实上,我的专著《儒家角色伦理学》以及同罗思文合著的论文集均未能就儒家关系性构建的、叙事性的、焦点-场域型的(focus-field)人之观念给出足够明晰的论述,从而证明其为何能够超越基础主义的个人主义(foundational individualism) 这一当代西方伦理学近乎不证自明的前提,而为当代道德哲学的讨论另辟蹊径。 与此同时,出于同样的关切,罗思文于2015年出版了《驳斥个人主义:对道德、政治、家庭和宗教基础的儒家反思》(Against Individualism: A Confucian Rethinking of the Foundations of Morality, Politics, Family, and Religion)。此书力证基础个人主义在历经多番衍说后,由曾经有所广益的启蒙学说蜕变成为如今祸心暗藏的意识形态,不但涉嫌而且加剧了当代众多紧迫的伦理问题、社会危机以及政治乱象。罗思文和我俱以为,儒家关系性构建的、角色承担的人之观念足以挑战上述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为展望和构想社会、伦理与宗教等层面的人类经验而别开生面。 罗思文的《驳斥个人主义》一书主旨明确。他指出,法人资本主义控制了工业化民主**及大多世界其他地区,其利益主要依靠根源于基础个人主义的程序正义来保障。基础个人主义为少数人谋得福利的同时边缘化了大多数人的分配正义得以伸张的可能性。因此,当学术影响力与政治势力在鼓吹辩护根源于此种个人主义及程序正义的道德观上愈发得心应手之时,社会公义的伸张便愈发举步维艰。换言之,我等主张社会公义与分配正义优先者,务须面对这一事实,即少数特权精英享有其个体自由是以普罗大众的实质正义被鲸吞蚕食为代价的。 延续罗思文的建树,我认为,被暗许默认的个人主义所导致的根深蒂固的观念问题,令当前人类面临的困境日益恶化——下文中我或喻此困境为“**风暴”(perfect storm)。事实上,基础个人主义被率先运用在对道德之人的定义上,然后它又被穿凿成该假定的“道德之人”何以正义行事的决定因素。在现当代西方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中,把“人”理想化预设为自由的、自主的、理性的、妥善自利之个体的学说,若非汗牛充栋,业已俯拾皆是。经过类比关联,这一预设更被运用到了主权**和组织文化的层面。基础个人主义深根固柢于西方哲学叙述,通过从心理的、政治的以及伦理的层面上,与他人隔绝式地来描述、分析与评价所谓的“个体之人”,从而稀释淡化了人的道德责任感。如此定义的“个体”为日趋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体制输送伦理的、政治的正当性论证,故而此种基础主义的假定个体从方方面面看都已非止于本体论上的虚构,它俨然变成了几微征兆。无可厚非地说,正是这套诉诸个体自由与自主来实现其自我辩护的自由主义经济体制,非但未能治愈当世顽疾,却令举世病入膏肓、每况愈下。 与罗思文殊途同归,我也认定具体而微地审视超越个人主义另觅坦途的儒家关系性构建的人之观念及其深刻启示,已经势在必行。为此,我决定暂且搁置“正义之书”,与罗思文同向而行。当前这部专著力图尽可能清楚地阐述我们所体认的儒家哲学所贡献的整体的、相互依存的、叙事性的人之观念。罗思文在《驳斥个人主义》一书中致力于建立对基础个人主义经久有效的批判,而接续他的工作,我的任务则在于以儒家经典勾勒出我们称之为焦点-场域型的、叙事性的、关系性构建的人之观念。一言以蔽之,我力争以此著完成对超越基础个人主义的儒家角色伦理学中人之观念的理论化。 儒家的人之观念尚未成为当前伦理学探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平白无故。我有意将此研究项目描述成——为整体性的儒家传统“理论化”人,然而儒家自肇始即秉持理论与实践不隔。那种将理论与实践、正式与非正式区分开来的常见二元论思维,遭到作为诸多中国经典文本阐释语境的整体性、审美性的宇宙论所厌弃,已经是老生常谈。事实上,这些中国经典文本正是以对实践的尊崇,以及视理论为实践活动非分析性的固有属性,冲击了那种关于“理论化”的俗常见解。昔者,儒家传统的哲学家们“寓于其中”(in media res)地将理论性工具引入进来,是为了使实践活动在实践本身的语境中更有益于明辨笃行。 儒家哲学经典主张理论与实践不隔顺理成章的结果是,理解它的主要哲学术语的定义,在绝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读者在追问中自然而然带入的自身生活经验及存在洞见(existential insights)。任何特定论述意欲取得令人信服的中肯度,亟需参详提供其叙事语境的具体情况及其中的内情曲折。即便我全然赞同理论与实践贯通一体、相互依存的主张,我也旋即意识到,在坚持此前提之下对“人之观念”钩沉索隐将多少牺牲理论和逻辑的明晰性,而这种程度的明晰性或许可令本书观点作为个人主义之外的新选项变得愈加广泛可取。与此同时,为了追求明晰性,我们不得不允许本书所理论化的儒家的人之观念至多也只能是对此观念“虽不能尽善尽美,必有所处”的论述,并且此论述也颇为损伤其自身的整体性及其决然的语境化前提。然而,正因儒家经典自身不耽于理论化人之观念如许,补续此遗策者谁?今故试论之。
    目录
    序言 引论 一、重思中国:文化比较中的非对称性 二、现代化即为西化? **章 问题是提什么问题 1. 设定问题:儒家伦理学论述应该从何处开始? 2. 时代的挑战:理论化“内主体”的人(intra-subjective persons) 3. 葛瑞汉:于儒家人之观念的理论化中誓绝实体存在论 4.亚里士多德论对正确问题的追问 5.内在构成性关联学说 6.重要区分:割裂的“个体”与关系性构成的“个体性” 7.问题齐观:重申从何来,之何方 8.“立体式的”(aspectual)与“分析性的”语言:论述中的互补性 第二章 儒家经典如何表述“角色伦理” 1.人作为习得性的关系性臻熟(Achieved Relational Virtuosity) 2.儒家角色伦理学与对人的叙事性理解 3.仁:中国古代经典中称呼“角色伦理学”的一种方式 4.孝:儒家经典中“角色伦理学”的另一术语 5.儒:角色而非教义 6. 礼、体和作为“角色伦理学”的立体的词汇簇 第三章:叙事性的人性理念 1. 人之“存在”还是人之“成为” 2. 序曲:儒家关于人类文化的理念 3. 关于人之“存在”的“存在论”理解及“发展式”(Developmental)理解 4 葛瑞汉对孟子“性”的发展式理解的早期形态 5 葛瑞汉发展中的对“性”的叙事性理解 6. 孟子论“性”的常见误读 7.援引《孟子》以重申葛瑞汉关于“性”之叙事性的洞见 8.《孟子》论勤勉修身的作用 9.《孟子》与有志人生 10. 《孟子》与”心即性”的全息 11.“成”人叙事:总结 第四章: 全息性与焦点-场域式的人之理念 1. 儒家焦点—场域式的人之理念 2. 一即多,多即一 3 谐音双关:儒家创造意义的方式 4. 苏格拉底与孔子能否相与为友? 5. 孔子其人作为焦点—场域主体的模范 6. 杜威的“个体性”观念:一种关联的类比 7. 儒家焦点-场域之人与经典实用主义的共鸣 第五章 关系性自主与厚重选择 1.反省评估 2.以焦点—场域式的主体观念重新构想自主与抉择 3 作为人之“成为”及其世界之“度”的圣人式自主 第六章 整体主义、民主、人之经验的*优化 1.语境主义:誓绝“抽象之害” 2. 杜威与即时经验主义(Immediate Empiricism)预设 3. 儒家伦理学对角色的评估 4. 作为行仁方法的“恕” 5. 杜威与民主“理念” 6. 怀特海与民主的宇宙论基础 7.唐君毅的儒家“理念”:*优化的人类经验 8. 儒家“理念”及其调节“形式”之追寻 第七章 从人之“成为”到一种过程宇宙论 1. 阐释的前提预设 2. 一种厚实概括:区分“事件”(event)与“事物”(object) 3 一种厚实概括:区分“阶段”(phases)与“要素”(elements) 4. 一种中国宇宙论及“其自身的因果与逻辑” 5. 势:对“物”之逻辑及“外在因果”的审美化替代方案 6.《易经》:一份宇宙论语汇 7. 唐君毅与《易经》宇宙论 后记:缘何为革新世界文化秩序建立儒家人论? 译后记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