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3册)
QQ咨询:
有路璐璐: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3册)

  • 作者:项楚
  •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
  • ISBN:9787101162837
  •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1日
  • 页数:1200
  • 定价:¥1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101162837
    • 作者
    • 页数
      1200
    • 出版时间
      2023年09月01日
    • 定价
      ¥16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寒山诗被称为通俗诗、白话诗。但由于表达上的特殊性,并非浅显易懂。看似明白如话,实际上另有奥旨。《寒山诗注》是项楚先生关于唐代白话通俗诗歌校注、阐释的一大力作。本书原文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底本,校以日藏宫内省本、正中本、高丽本及四库本等传世善本,堪称寒山诗之定本。本书的注释,除一般生词僻典外,**在寒山诗所涉及的俗语词、佛教语言典故,特别注重寒山诗语言、寓意的佛教来源以及在禅门、世俗社会运用中的流变。推源溯流,广征博引,探赜索隐,可谓发挥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注释除充分显示了寒山诗作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外,在语言学方面(特别是俗语词、佛教语词)的创获极多,甚至称其为语言学专著也不为过;加之贯穿全书的对生词僻典和佛家语的推源溯流式的考释,揭示了寒山诗思想内容、艺术风格、文化意蕴的承传流变,更使本书在文学、语言学的价值之外,具有了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和宗教史的意义。书末附《拾得诗注》。
    目录
    寒山詩注(附拾得詩注)目録 寒山詩注 寒山詩 凡讀我詩者 重巖我卜居 可笑寒山道 吾家好隱淪 琴書須自隨 弟兄同五郡 一爲書劍客 莊子説送終 人問寒山道 天生百尺樹 驅馬度荒城 鸚鵡宅西國 玉堂掛珠簾 城中娥眉女 父母續經多 家住緑巖下 四時無止息 歲去换愁年 手筆大縱横 欲得安身處 俊傑馬上郎 有一餐霞子 妾在邯鄲住 快搒三翼舟 智者君抛我 有鳥五色彣 茅棟野人居 登陟寒山道 六極常嬰困 白雲高嵯峨 杳杳寒山道 少年何所愁 聞道愁���遣 兩龜乘犢車 三月蠶猶小 東家一老婆 富兒多鞅掌 余昔曾覩聰明士 白鶴銜苦桃 慣居幽隱處 生前大愚癡 璨璨盧家女 低眼鄒公妻 獨卧重巖下 夫物有所用 誰家長不死 騮馬珊瑚鞭 竟日常如醉 一向寒山坐 相唤採芙蓉 吾心似秋月 垂柳暗如煙 有酒相招飲 可憐好丈夫 桃花欲經夏 我見東家女 田舍多桑園 我見百十狗 極目兮長望 洛陽多女兒 春女衒容儀 群女戲夕陽 若人逢鬼魅 浩浩黄河水 乘兹朽木船 默默永無言 山中何太冷 山客心悄悄 有人兮山陘 豬喫死人肉 快哉混沌身 啼哭緣何事 婦女慵經織 不行真正道 世有一等愚 有漢姓慠慢 縱你居犀角 卜擇幽居地 益者益其精 徒勞説三史 碧澗泉水清 我今有一襦 白拂栴檀柄 貪愛有人求快活 多少般數人 貪人好聚財 去家一萬里 瞋是心中火 汝爲埋頭癡兀兀 惡趣甚茫茫 世有多解人 天高高不窮 天下幾種人 賢士不貪婪 嗊嗊買魚肉 有人把椿樹 烝砂擬作飯 推尋世間事 蹭蹬諸貧士 欲識生死譬 尋思少年日 偃息深林下 不須攻人惡 富兒會高堂 世有聰明士 層層山水秀 滿卷才子詩 施家有兩兒 止宿鴛鴦鳥 或有衒行人 少小帶經鋤 變化計無窮 書判全非弱 貧驢欠一尺 柳郎八十二 大有飢寒客 赫赫誰爦肆 吁嗟濁濫處 田家避暑月 箇是何措大 爲人常喫用 浪造凌霄閣 雲山疊疊連天碧 富貴踈親聚 我見一癡漢 新穀尚未熟 大有好笑事 老翁娶少婦 雍容美少年 鳥語情不堪 昨日何悠悠 丈夫莫守困 之子何惶惶 昨夜夢還家 人生不滿百 世有一等流 董郎年少時 箇是誰家子 人以身爲本 城北仲家翁 下愚讀我詩 自有慳惜人 我行經古墳 夕陽赫西山 出身既擾擾 有樂且須樂 獨坐常忽忽 一人好頭肚 他賢君即受 俗薄真成薄 是我有錢日 人生一百年 教汝數般事 寒山多幽奇 有樹先林生 寒山有躶蟲 有人畏白首 昔時可可貧 我見世間人 我今稽首禮 可貴天然物 余家有一窟 男兒大丈夫 粤自居寒山 可重是寒山 閑自訪高僧 閑遊華頂上 世有多事人 寒山有一宅 儂家暫下山 一自遯寒山 我見世間人 自聞梁朝日 吁嗟貧復病 養女畏太多 秉志不可卷 以我棲遲處 憶昔遇逢處 報汝修道者 去年春鳥鳴 多少天台人 一住寒山萬事休 可惜百年屋 精神殊爽爽 笑我田舍兒 買肉血澕澕 客難寒山子 從生不往來 一缾鑄金成 摧殘荒草廬 有身與無身 昨見河邊樹 余見僧繇性希奇 久住寒山凡幾秋 丹丘逈聳與雲齊 千生萬死凡幾生 老病殘年百有餘 世間何事*堪嗟 昔年曾到大海遊 衆星羅列夜明深 千年石上古人蹤 寒山頂上月輪孤 我向前谿照碧流 我家本住在寒山 世人何事可吁嗟 余家本住在天台 憐底衆生病 讀書豈免死 我見瞞人漢 不見朝垂露 水清澄澄瑩 自從到此天台境 説食終不飽 可畏輪廻苦 可畏三界輪 昨日遊峰頂 自古多少聖 我聞天台山 養子不經師 徒閉蓬門坐 時人見寒山 自在白雲閑 我在村中住 死生元有命 國以人爲本 衆生不可説 自樂平生道 大海水無邊 自見天台頂 三五癡後生 心高如山嶽 如許多寶貝 我見凡愚人 勸你三界子 三界人蠢蠢 人生在塵蒙 寒山出此語 我見多知漢 寄語諸仁者 世有一般人 常聞釋迦佛 常聞國大臣 上人心猛利 我有六兄弟 昔日極貧苦 一生慵懶作 我見出家人 昨到雲霞觀 余家有一宅 傳語諸公子 何以長惆悵 繿縷關前業 我見黄河水 二儀既開闢 余勸諸稚子 可歎浮生人 時人尋雲路 寒山棲隱處 五嶽俱成粉 無衣自訪覓 自羡山間樂 我見轉輪王 平野水寬闊 可貴一名山 我見世間人 逈聳霄漢外 盤陁石上坐 隱士遁人間 寄語食肉漢 自從出家後 五言五百篇 世事繞悠悠 可笑五陰窟 常聞漢武帝 憶得二十年 語你出家輩 又見出家兒 寒巖深更好 巖前獨静坐 本志慕道倫 元非隱逸士 自古諸哲人 **巖前坐 千雲萬水間 勸你休去來 世間一等流 高高峰頂上 有箇王秀才 我住在村鄉 寒山出此語 我見人轉經 寒山唯白雲 鹿生深林中 花上黄鸎子 棲遲寒巖下 昔日經行處 欲向東巖去 我見利智人 身著空花衣 君看葉裏花 桂棟非吾宅 出生三十年 寒山無漏巖 沙門不持戒 有人笑我詩 寒山道 寒山寒 我居山 寒山深 重巖中 寒山子 我見世間人 家有寒山詩 寒山佚詩 梵志死去來 井底生紅塵 人是黑頭蟲 我聞釋迦佛 胭脂畫面嬌千樣 雀啄鴉餐皮肉盡 百骸潰散雜塵泥 半作幡身半作脚 無嗔即是戒 少年懶讀書 人言是牡丹 隈巖人笑我 急急忙忙苦追求 拾得詩注 拾得詩 諸佛留藏經 嗟見世間人之一 出家要清閑 養兒與取妻 得此分段身 佛哀三界子 佛捨尊榮樂 嗟見世間人之二 我詩也是詩 有偈有千萬 世間億萬人 男女爲婚嫁 世上一種人 我勸出家輩 寒山住寒山 從來是拾得 若解捉老鼠 運心常寬廣 獼猴尚教得 君不見三界之中紛擾擾 故林又斬新 自笑老夫筋力敗 一入雙谿不計春 躑躅一群羊 銀星釘稱衡 閉門私造罪 悠悠塵裏人 無去無來本湛然 少年學書劍 三界如轉輪 閑入天台洞 古佛路凄凄 各有天真佛 出家求出離 常飲三毒酒 雲山疊疊幾千重 後來出家子 若論常快活 我見出家人 我見頑鈍人 君見月光明 余住無方所 左手握驪珠 般若酒泠泠 自從到此天台寺 平生何所憂 嗟見多知漢 迢迢山徑峻 松月冷颼颼 世有多解人 人生浮世中 水浸泥彈丸 雲林*幽棲 可笑是林泉 閑自訪高僧 我見世間人 家有寒山詩 拾得佚詩 無瞋是持戒 東陽海水清 昨夜得一夢 身貧未是貧 井底紅塵生 喧静各有路 附録 一事蹟、傳記 二序跋、叙録 三其他 引用書目 出版後記 詩句索引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