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常熟文庙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常熟文庙研究

  • 作者:陈颖,许霆 著
  •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244535
  • 出版日期:2023年08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文庙”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庙”与“武庙”相对。夏征农主编的《辞海》就提及文庙是相对于武庙而言的。按古代礼制,凡有功于社稷的文臣武将,均可设立庙祠祭祀,如主祀姜子牙的武成庙、主祀岳飞的岳庙等,均属于武庙。常熟历史上也有武庙,如关帝庙、刘猛将军庙、孙武子祠等。而常熟历史上主祀文臣的范公祠、巫公祠、五夫子祠等,均属于文庙范畴。在古代社会,武庙与文庙各有其配享及乐舞礼制。如《宋书》载,曹魏时期“制《武始》舞武庙,制《咸熙》舞文庙”。此意义上的“文庙”一词,《新唐书》中有“汉孝惠、孝景、孝宣令郡国诸侯立高祖、文、武庙”的记载,可见,西汉初年就已经有了明确的文庙与武庙相对区分的概念。当然,也有文庙和武庙合体的庙宇。在中国历史上,自唐宋以后,各地既建文庙又建武庙,但相对而言文庙更多,且主祀儒学先贤的礼制性文庙居多。这是因为自西汉武帝以后,中国政治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代王朝推行“文治”,因而儒家思想占据了社会文化的正统地位,主祀儒家先贤的文庙具有价值判断和意识形态意味,更好地体现着统治**的“德治”“礼治”“文治”思想。 狭义的“文庙”特指祭祀孔子的孔庙,以及后来发展成
    目录
    导论 壹 常熟文庙的历史沿革 宋代:常熟文庙初创 元代:常熟文庙修建 明代:常熟文庙定制 清代:常熟文庙兴盛 清末至今:衰败与复兴 贰 常熟文庙的空间布局 常熟文庙的选址 常熟文庙的整体布局 常熟文庙的空间美学 象征意义的文化空间 叁 常熟文庙的建筑文化 威仪的中轴线孔庙区 宁静的西��线学宫区 肃穆的东轴线两祠区 精巧的文化小品建筑 **融合的建筑与环境 肆 常熟文庙的丁祭礼制 丁祭的对象和位次 丁祭的祝文和祭品 丁祭的主祭和程序 丁祭的乐舞 伍 常熟文庙的育俊事业 生员的培养 教官的尽职 科举的盛奇 陆 常熟文庙的社会教化 文庙与社会教化 教化与庙学礼仪(上) 教化与庙学礼仪(下) 柒 常熟文庙的言子专祠 言子专祠的修建 言子专祠的祭祀 言子专祠的碑记 …… 捌 常熟文庙的名宦祭祀 玖 常熟文庙的人物述略 拾 常熟文庙学田及其他 拾壹 常熟文庙的精神传承 附录:常熟文庙碑记选 主要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