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16-18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
QQ咨询:
有路璐璐:

16-18世纪婢女生存状态研究

  • 作者:王雪萍
  •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90653
  •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01日
  • 页数:289
  • 定价:¥2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婢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女性群体。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显现出一系列值得关注的特征。其身份、地位以及独特的社会角色和生存策略都构成这个时代女性和社会史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尽量吸收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六章对十六至十八世纪婢女生存状态进行较为系统化的分析。
    文章节选
    **章 女性的生存空问
    进入16世纪以后的中国,不久经历了一次经济发展的高峰。商品经济的**繁荣在展现社会发展巨大活力之余,也把社会改造成为一个充满矛盾变数、新旧更替共参的浮世。其中,活动于家庭领域内的女性也毫无例外地感受到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冲击波。本章的主旨是勾勒16-18世纪之间的社会变化,并揭示女性所能占据的有限社会发展空间。这是了解16—18世纪婢女群体存在的基本方法。
    **节 商品经济与社会风气
    16世纪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商品经济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的变化。农业产品的商品化普遍加强,遍及全国的商业贸易极其活跃,由此也带来了人口快速流动以及高度商业化都市的形成。不仅如此,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商品化、激烈竞争都必然影响到社会**问的变动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商品经济与良贱等级秩序的混乱
    明朝开国伊始,洪武皇帝朱元璋曾下达谕旨,命令“天下四民各守其业,不许游食”,并加大对人口统计和控制的力度,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也作了严格的规定,防止社会上贵贱相互逾越。由于制度规范,再加之明初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使当时的社会风气呈现出四民守业、等级有序的特征。朱镛曾充满向往��对明初社会进行了描绘:
    长幼尊卑有序,亲疏贵贱有伦。即啬于财者,或以贾而趋利。艰于食者,或以农而逢年。本业耕作,而山无盗贼;家给人足,而民鲜怨咨。敦仁让,绝去嚣争。事悃幅而不为文饰,丝纻鲜服于官家,牲杀仅行于宾席。婚配必求相称,虑非其偶;装送不敢相高,羞其不衷。生事葬祭,动尊礼法。有太古遗风,熙朝雅意焉。
    ……
    目录
    绪论
    **章 女性的生存空间
    **节 商品经济与社会风气
    第二节 女性生存空间的紧缩
    第二章 婢女数量的增长态势及其成因
    **节 婢女数量的膨胀趋势
    第二节 婢女数量膨胀的历史成因
    第三章 婢女的社会定位与生存境遇
    **节 婢女生活规范的基本预设
    第二节 婢女的类型与角色
    第三节 婢女的生存境遇
    第四章 婢女的婚姻状况
    **节 婢女婚姻的推动因素
    第二节 婢女婚姻的框定
    第三节 婢女婚姻的形式
    第五章 “义婢”研究
    **节 “义婢”现象研究
    第二节 “义婢”形象的文化解析
    第六章 关于婢女的社会思想
    **节 训诫语中涉及婢女群体的两种观念
    第二节 “宽婢”思想出现的成因:
    第三节 关于“宽婢”思想的评价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