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QQ咨询:
有路璐璐:

央视《新闻调查》幕后解密

  • 作者:赵华
  •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51678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01日
  • 页数:287
  • 定价:¥37.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台*具深度的调查性报道栏目。
    十几年来,这个栏目如何产生、发展并走到今天?这些活跃在媒介前沿的新闻人,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思考与探索?在“探寻事实真相”的背后,有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
    读者从本书中可以看到电视新闻人的生存状态、采访经验、理论探讨以及中国电视新闻发展的轨迹与缩影。
    文章节选
    杨伟光 新闻需要“度”的把握
    广东梅县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1年任**电视台台长。1994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自1992年先后开创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热点栏目,并推出了一系列电视改革措施。现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
    赵华(以下通称记者):您是怎么来的**电视台?
    杨伟光:我中国人民大学毕业以后,到**人民广播电台当编辑、记者、部主任,然后当副台长,主管新闻。1985年7月份,广电部副部长找我,说决定调你到**电视台管新闻。我说我的同学就在**电视台,他们还没当副台长。就担心从广播里调一个人去,人家服气不服气。所以第二天在艾知生部长门口等着,说你们再研究一下,现在我到**电视台不合适。**人民广播电台那时也需要我,当时正台长和另外两个副台长是老同志,都下来了,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副台长,我一走就剩一个人了。
    记者:当时调您到**电视台是当台长吗?
    杨伟光:当副台长,主管新闻。领导的意思就是电视现在正在发展,很需要人,你还是过去吧。我这个人是党员,从来不讲价钱,领导让过去就过去了。过去以后,允许我带一个人一起过去,那就是后来的副台长沈纪。
    记者:刚上任的时候,主要做些什么呢?
    杨伟光:我们很小心,过来以后不能随便乱讲话。两个月后写了改进电视新闻的报告。一个就是要贯彻新、快、广泛性。那时候新闻太慢,下午3点一些活动结束以后,记者不回台里,回家了。我说应该活动结束了回来编当天的新闻,他们说没关系,广播就是声音和文字,我第二天播出是有形象的,还是有人看。我说如果你又有声音又有图像,比别人先播出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等第二天呢?我说当天的新闻必须当天播出。后来发展到,下午5点开始的新闻,6点或者6点半结束的新闻,都当天播出。如果是刚收到的消息,前面加上“各位观众:现在播出刚刚收到的消息……”。
    1985年以前是没有的,那时是头**的新闻第二天播,都是这样的。
    记者:这种改变是您来这儿多长时间开始的呢?
    杨伟光:估计一年就改了。我到了两个月后写了一个报告,**篇就是《关于电视新闻改革的几个问题》。有一系列的目标、要求、措施,都提出来了。
    过去我学的是报纸新闻学,我觉得电视新闻应该讲究时效。但是20世纪80年代不具备这个条件,我们就想,能够突破的时候应该大胆地突破。所以我认为,1992年,实际是电视新闻逐步按规律有所突破,但是还不算深度改革,真正的改革是从1993年开始的。
    记者:那1993年之前有哪些值得总结的?
    杨伟光:从1985年到1992年,新闻改革上有四个亮点,当时全社会影响很大,议论纷纷。
    **个亮点,是关于美国的“挑战者号”升空爆炸。按照我们以往编排,都是先国内后国外,这是一个规律了,现在还是这样。但当时拿到这个新闻以后,编了6分钟,怎么放?各种意见都有。*后我们决定就放头条。因为这是世界性的新闻,是全世界重要的新闻,而且用了6分钟。后面是李鹏表示哀悼,再后面是胡耀邦,胡
    耀邦那时是总书记。当时觉得试一试,看看反应怎么样。结果社会上反响强烈,也有说这个国外事件怎么放前头?但是整个新闻界认为干得好,领导也认为可以。有些人说这是**电视台新闻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记者:为什么后来很少见到《新闻联播》这样编排?
    杨伟光:后来也有,但是没有那么轰动。
    记者:接着说您下面的几个亮点吧?
    杨伟光:第二个就是汉城亚运会。第十届亚运会那时卫星传送很不发达,广播因为当时可以直播,大家都听广播。电视一般第二天第三天才把录像传回来,再播出。1986年卫星非常少,但是已经开始有了。
    那次我们下决心,这次电视要不一样,电视的新闻速度一定要超过广播。这是我们出发前的一个目标。
    *后**谁是**?当时估计我们**,这个新闻我们一定要先发。为了做这个,虽然那时我们经济很困难,但还是从汉城到**电视台租了一条专线,那边拿起电话,这边就响了,不用拨打。电台不一样,还是搞长途电话,拿起电话以后,首先是韩国的国际台,然后转北京的站,然后转到**电台的总机,然后再到体育部。而我们是拿起电话就是北京。
    第~块**是自行车1万米的接力比赛,这个**我们一定要争取拿到,即使拿不到,消息也要整体报出来。我们台有个记者是朝鲜族人,他在终点的地方备有~部电话。我说你去了以后先跟韩国的工作人员讲朝语,跟他们搞熟。他去了.以后,韩国的兄弟说你有什么事情随便说,可以帮忙。结果我们的自行车队**个到达,他拿起电话,说拿了**了。当时一说**了,我们马上就写成稿子了,但是很担心,准确不准确?我要传给体育部副主任,我说收到消息了吗?说还没有收到,我说估计不会错,发。**个报道:中国拿了**块**。我们发出了半小时以后,新华社和广播电台才发这个新闻,实际上我们发新闻的时候,现场的比赛还没有结束,后边比赛还在跑,这是与现场直播同步进行的。后来只要现场中国队拿了**了,我们都**个马上传回北京,然后加图像新闻。所以弄得广播电台没辙了,这次大家都看电视。这是第二个亮点。
    第三个亮点,是1985年人大常委会讨论关于企业破产问题。那时候国务院要通过一个《破产法》,在人大引起了很大争论,领导上有不同意见。后来社教**的同志找我,说我们想把《破产法》弄出来,是不是允许我们采访?我说这个新闻能不能播出,我们没有把握,也可能播,也可能不播。我说我支持你们去,因为这个事情人大争论得很激烈。都拍完了,先送给副委员长看,他不敢拿主意,说这个事要播出的话,得请彭真委员长看。彭真看了,说挺好,可以播。结果一播出,影响很大。
    第四个呢,是1987年3月份,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当时正在反“自由化”,国际上认为中国倒退,我们觉得这届人大*后一次会议一般不会做什么重大决定。但是当时**领导决定,利用这个会议解疑释惑,把国内和国际对中国的政治形势的一些疑问,比如中国还是不是坚持继续改革开放?应该通过这次会议向大家宣传。所以我们安排了8次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是报道组副组长,说杨伟光你看看怎么办?我说电视这种发布会,一般是外国人提的问题不能说,只是简单的说说,发*一般的短新闻,现在你要解疑释惑怎么办?*好的办法是**领导讲什么让全国人民知道,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提了一个方案,就是把这8次座谈会的现场录制下来,然后剪辑播出,那是很大胆的。当然,广电部马庆雄副部长通过了,艾部长通过了,然后拿到人大,人大激烈地争论,说那怎么行?实况剪辑播出,不得了。我说对领导同志现场的回答内容加以整理、修改,然后领导看,第二天发。那跟以前的情况不一样了。国内可以不让人知道,但是外国人*尖锐的问题人家广播会放头条。人民应该有知情权,所以你要让人民知道。这一下子人大又翻过来,说可以。但谁来定稿?说广电部负责,出了问题打广电部。后来我们找了三个人,一个副总编,一个是外县的副局长,一个新闻局局长,三个人当顾问。因为还有新华社传回来的,看哪些不合适,两边一对,就编了。结果一下子连续8天,每天这么播,引起了极大轰动。
    我们心里想这样行不行?一直到3月12号植树节,领导说这几天是电视热,记者招待会,很好。那次震动很大,实际上我知道我们冒得风险很大。
    记者:有没有打“擦边球”的问题?
    杨伟光:有些问题是非常尖锐的。比如说一些记者问彭真,中国分。改革派一和“保守派”,彭真你是“改革派”,对此有何评论?
    记者:这个也播出了么?
    杨伟光:播出了。还有记者问他,胡耀邦总书记的职务你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有何评论?他回答得挺好,都是很尖锐的问题。当时,这在全国影响很大。
    记者:对电视新闻的改革,具体情况怎么样呢?
    杨伟光:我是1991年底担任台长,1992年我就把第四套节目开设起来,原来只有三套节目。1992年底,那时候中宣部是丁关根同志主持工作。有**新闻局的局长到我办公室,他说现在**领导要求抓一些热点问题,要群众去发表意见,然后通过这样的方式平衡心态。他说你考虑考虑。
    当时以我的思想,这个提议当然符合我的想法,我一直认为新闻应该是电视台的主体。当时**电视台存在两大争论点:电视台应该是以新闻为主体还是以文艺为主体?所以当时我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新闻是骨干,是主体,这个要明确,虽然每天播出的时间不一定*多;一个就是你是新闻单位,新闻节目必须增加,这个也要明确。对热点问题,我们也有些经验了,过去有《观察与思考》,属于揭示问题的。但《观察与思考》几起几落,形势好的时候大家自由一点,出来反映情况,稍微紧张一点就挨批。1989年的时候就是挨批阶段,不敢谈问题了。我想如果这次是**的一个决策的话,光这么说不行,你应该有正式的文件下达给所有的新闻界,我是根据你的要求来做的。结果1993年春天中宣部发了文件,里面把这个写到了。就是新闻媒体要找热点,找工人、农民、学者对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来平衡心态,解决一些矛盾。这么一出来以后,从我的心态上讲,很希望这样做。现在给了这个口径,我认为可能对以后是个机会,是个机遇,是抓住它还是怎么办?当时决定还是抓住它,首先作为新闻单位的定位,先搞起来。
    那年3月1号,**次由每天四次新闻变成了7点、8点、10点、12点、14点、10点、18点、19点等整点新闻,前后共12次。
    记者:《东方时空》是在这个时候搞起来的么?
    杨伟光:当时情况是这样,整点新闻节目搞起来后,还要策划一个栏目,实际上是现在《东方时空》这个栏目的*初策划。结果他们录了一个叫《新太阳》的节目,开始并没有送到我这儿,而是送到沈纪那边。我说你们的“新太阳”不好,我说不行。孙玉胜非常坚持,说这个好,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样说当然也有道理。但是我说有这么多人,不一定按你的思路走,大多会按照政治的观念走。*后我说如果出了毛病,人家是不会找你的,肯定找我,所以你们不要搞了,回去再多出几个题,拿给我来看。他们回去后又出了至少十几个题目,见里面有一个“东方时空”,我圈了一下,说就这个吧。因为当时看到“东方时空”,我就觉得这个题目好,“东方”象征着东方的文化,“时”是一种历史感,一种厚重感,“空”是无限的开阔,保有量特别大。这样就定下来了。结果根据这个名字做的片头很成功,这些不是我的功劳,都是他们做的。
    记者:那时的编播队伍、工资等怎么办?
    杨伟光:搞这个《东方时空》,*初台里出了7个人,是台里的编制,可几人人不够,要台里再出人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采用招聘的办法。可招聘的时候,工资怎么办?分房子怎么办?职称怎么办?跟台里一系列制度都产生了矛盾冲突,而且很尖锐。那时工资多少?规定了是两百八。可那时候台里的清洁工也两百八。我说两百八怎么行?那时候招聘来的*低学历是本科生,你结果这样,不行。他们说按规定是这样。我也不能说不按规定。然后是工作证问题,有没有**保险等问题,说这些聘用人员没有**保险,不能提干,不能入党,不能分房子。我说我们招的人都是很**的人才,应该是一种用工制度的不同,不应该用是不是台里的职工来看待。那时内部是**下发的钱,后来说没办法了,僵在那里了。
    后来我说要改革,现在不是提倡改革吗?改革也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就分组讨论,大家同意改,就是一种新的用工制度。新来的可以入党,可以评先进,可以评职称,可以提干,提到处级。群众思想还是有那个旧观念,有的老职工水平不高,下去了说“某某他不是台里的”。我就在台里公开说,我说怎么能这样呢?这只是用人制度不同。
    但当时钱怎么出?没法出。广告费给他们用,可广告很少,我说这样逼你们把广告办好,我给你启动资金。报告书上说要20万,我说你一百多人20万够吗?反正台里给启动资金,以后靠广告,广告上的收入可视情况多发,甚至比台里高都可以,实行按劳付酬,不要搞大锅饭,我说敢不敢?后来他们说敢。我说敢就行了。结果广告节目办得好,广告收益不断攀升。他们的钱是放在公司代管。这些都是改革。
    所以《东方时空》改革并不是一个节目的改革,实际上是各个部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行政各方面都要改革。这是很深刻的。
    记者:《东方时空》整个节目是怎么设置的?
    杨伟光:《东方时空》有4个小栏目:《东方之子》、《金曲榜》、《生活空间》和《焦点时刻》。《焦点时刻》是上面领导要求抓的热点问题,我们*担心的也是这些。当时为什么说《东方时空》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因为早上看电视的人少,即使有问题也影响不大。我们每天起来就是看《东方时空》,有问题打一个电话,中午修改。4个节目一个个定位。《生活空间》录了很多小歌星,还有《东方之子》,我看了说不行,《东方之子》应该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大的才是“东方之子”,那些大科学家,政界、人大常委,多是很有成就的,不要搞年轻人,当然全国劳模还是可以的。我说搞一个样式,一年l2个,从今年开始,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后来搞了系列。
    ……
    目录
    自序
    杨伟光 新闻需要“度”的把握
    孙玉胜 调查,是把未知的意义告诉观众
    庄殿君 新闻的人锐气
    张步兵 首先是好看,然后才谈开掘意义
    王坚平 信息量、调查路径与电视语言
    夏骏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有偶然也有必然
    刘春 《新闻调查》有点儿像“水泊梁山”
    赛纳 “新闻工厂”与“探寻事实真相”
    张洁 *大的敌人是我自己
    钱钢 《新闻调查》需要很长生长期
    王利芬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王志 不会质疑的记者还是记者吗?
    董倩 任何一次采访,对我都像探险
    于丹 媒介的角色是担当理性秩序的重建
    叶凤英 冲在**线的记者,才是真正的记者
    朱羽君 坚守这样的阵地不容易
    麦天枢 有历史智慧才能有正确与**
    展江 调查性报道的实质是为了公众利益
    陈昕 新闻媒体的价值中立与倾向性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