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
QQ咨询:
有路璐璐: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

  • 作者:李书鼎
  •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1633699
  • 出版日期:2002年01月01日
  • 页数:439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污染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资源和专著浩瀚如海,但从物理化学角度总结成书尚属**。本书观点新颖、内容丰富、资料新近,它的出版,将更加丰富污染生态研究的理论和实践。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全书共分为15章:绪论,不同聚集状态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土壤污染物形态及其对植物有效性,污染物扩散和形态转化,重金属的吸附和迁移,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长期行为,热力学基础,污染物传输动力学,生态诊断与救护,污染物的生物转化,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累积,米饭异味产生过程,放射生态效应,核素示踪原理与放射化分析,法染生态物理化学应用实例。各章内容相对集中和独立,很方便不同专业的人员查阅。
    本书可作为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环境生物学、土壤化学、 生物物理学、 核农学、环境监测等专业的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应用和参考,也可作为环境物理学、放射生态学、植物、 农林、地方病、物理化学等有关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和参考用书。
    文章节选
    **章绪论
    1.1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0世纪是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科研涉及面越来越广,探索的问题越来越深,从而使某些单一学科如物理学、化学、土壤学、生物学、生态学发展出许多边缘科学,如物理化学、环境生物学、污染生态学、生物物理学、土壤化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等等,而同一学科内部的分支也会出现一些交叉,污染生态物理化学就是污染生态学和物理化学的结合部。
    环境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是通过对植物外部的物理、化学作用和它们内部的生理代谢影响来实现。生物*终的生产量和质量,是由它的环境条件和污染物的生态效应决定的。污染生态物理化学是研究在人为环境变化下,从有机体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的联系中找出污染物质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影响的一门科学。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于说明什么样的物理化学概念可用于阐述环境中污染物质的行为特性。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1)某一化合物从释放点迁移的潜能是什么?
    (2)在环境中它转变成别的衍生物的趋势怎样?
    前者的答案与该污染物被土壤吸附或者通过土壤淋溶、蒸发进入大气或者通过生物膜被吸收的能力等特性有关。 20世纪60年代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开始成为*具挑战性的全球问题,我国的环保科研工作也开始起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以高拯民先生为首的一批科技工作者,率先提出并确立了以土壤、植物系统污染生态研究为方向的环境生物学科研战略目标。主要从作物收成、地方病与土壤元素盈缺关系出发,对土壤微量元素区域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合当时情况,对土壤植物系统裂变物质迁移转化规律和水体净化措施进行研究。70年代则主要围绕着环境保护和污水农用问题,对沈阳、天津污灌区作物状况、渤海湾底泥污染,以及某些冶炼厂矿周围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环境评价,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和办法。80年代开始,结合科学院**和**攻关课题,京津渤地区氮磷污染及其生态**途径、重金属环境背景值、重金属和矿物油土壤环境容量、生命元素Se等与某些地方病病因关系等方面的探索,对无机元素N、P,重金属cd、Pb、zn、As、Cr和矿物油等的迁移循环,以及它们的生物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此同时,在土壤植物系统净化功能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对沈阳西部污水生态工程土地处理系统进行试验,并进行示范工程设计建设和多学科应用研究,为实现我国城市污水资源化,防止环境污染开辟一条处理与利用相结合的新途径。90年代以后,重金属元素以复合污染为**,使单一元素研究,深入发展到多元素共同作用及生物效应的研究;对有毒有机物:苯系物、苯并(a)芘、菲、石油烷烃、醌等的生态效应开展研究;进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特点,充分利用农田面积大、林牧场和绿地广等条件。
    目录
    **章 绪论
    1.1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2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研究的内容
    1.3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的发展过程
    1.4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在污染生态研究中的作用
    1.5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研究展望

    第二章 不同聚集状态污染物的生态效应
    2.1 重金属的生态效应
    2.2 苯并(a)芘对水稻系统的法染
    2.3 氮的污染问题

    第三章 土壤污染物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
    3.1 化学库概念
    3.2 土壤硒的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
    3.3 土壤Cd、Pb的形态和有效性
    3.4 锌的形态转化过程
    3.5 苯并(a)P的移动性和存在形态
    3.6 土壤和水稻地下部分正十六烷的结合残留

    第四章 污染物扩散和形态转化
    4.1 某些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
    4.2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4.3 污染物的大气扩散

    第五章 重金属的吸附和迁移
    5.1 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
    5.2 溶液中重金属的消除
    5.3 土壤溶质迁移的竞争吸附模型
    5.4 Cd、Pb土壤吸附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长期行为
    6.1 重金属盈缺造成的环境问题
    6.1.1环境质量评价及污染事故调查
    6.1.2重金属的背景值、环境容量与污染治理示范工程
    6.1.3复合污染及其生态效应
    6.1.4土壤重金属研究趋势
    6.2 分析土壤重金属研究趋势
    6.2.1模型描述
    6.2.2两种土壤—植物系统Cd的特征
    6.2.3土壤Cd的长期行为
    6.2.4模型预测

    第七章 热力学基础
    7.1污染物动态平衡与环境容量
    7.1.1土壤重金属循环
    7.1.2土壤环境基准
    第八章 污染物传输动力学
    第九章 生态诊断与救护
    第十章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第十一章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累积
    第十二章 米饭异味产生过程
    第十三章 放射生态效应
    第十四章 核素示踪原理与放射化分析
    第十五章 污染生态物理化学应用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