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现代通信网实用丛书)

  • 作者:赵绍刚 周兴围 苏标玮
  •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077630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62
  • 定价:¥5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介绍了EDGE的发展演进过程及相关的系统架构,详细描述了EDGE的相关技术,如物理层技术、链路级技术和RLC/MAC层技术,**突出了EDGE技术相对于GPRS技术的增强之处;详细分析了EDGE网络在各种环境下的系统性能,并与GPRS网络性能进行了比较;同时从理论和实际工程角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EDGE网络的部署、规划和优化过程;**探讨了EDGE现网规划优化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和问题。另外,《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还对EDGE网络的典型业务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手机电视业务和IMS业务。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主要面向高等院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运营商技术人员、设计院设计人员和制造商专业人员。《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写作的目的是让从事移动通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对EDGE通信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
    文章节选
    从导入期的受众群体看,业界普遍将其定位在高端商务用户,认为他们的购买力强、勇于尝试,但高端用户对看电视的需求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烈。研究者在一次调研中意外发现在上海周边地区的渔民中使用手机电视的不在少数,由于他们经常在近海处作业,虽然处于模拟电视信号传输的盲区,却有手机信号的覆盖,手机电视便成为他们晚问获取信息、借以娱乐的工具。这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手机电视的营销应当更为灵活,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找到真正有使用需求和购买能力的群体进行**营销。同时,运营商应当适时借用媒介营销手段,围绕手机电视的“比较优势”进行着力推广,如信息获取的即时性、信息体验的多媒体性、信息交流的互动性等。一方面让现有用户和潜在用户都了解其独特的优点,充分发挥其作为扩散的推动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广告丰和投资方往往是根据从媒介进行市场推广的力度来决定,一告的投放,适当的媒介营销会为手机电视的早期成长带来急需的资本支持。
    2.快速成长期运营策略
    在成长期内,EDGE或3G平台开始搭建,DMB系统开始普及,手机电视要想拥有人规模的客户群,就不能放弃低端群体。经历了市场导入阶段,其技术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步为消费者所认识,应当适时地将市场目标由高端向低端转变。对于中、低端群体而言,“比较优势”固然重要,但性价比对他们来说才是*为关键的因素。


    EDGE起初是“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的缩写,即增强数据传输速率的GSM演进技术,但是随着技术的推广发展,它不但可以引入到GSM/GPRS系统中,而且可以引入到数字**移动电话系统(D-AMPS,Digital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这样的IS-136系统中,所以,EDGE现在是“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lobal Evolution”的英文缩写,即基于全球演进的增强数据传输速率技术。
    EDGE工作在分组模式下,可以支持高达384 kbps的多媒体业务。EDGE在欧洲被看做从2G到3G过渡的2.5代标准(有的运营商将其看做准3G技术),而在我国则将其视为2.75代标准。众所周知,3G的应用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火爆,从而使多数运营商逐渐回归理性。在欧洲、美洲及亚太地区,许多运营商都愈发关注EDGE技术。该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上虽然不如3G系统(WCDMA,dma2000和TS-SCDMA),但是EDGE技术可以直接从GSM/GPRS等二代网络升级实现,其覆盖范围远高于3G系统,而且从GPRS升级到EDGE的成本很低,*重要的是EDGE的速率可以达到GPRS的3倍,可以实现部分的3G业务,所以很多运营商都选择了EDGE网络。目前全球范围内的EDGE网络已接近300个。
    作者编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从事移动通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学生对EDGE通信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本书不仅涉及一些基础理论概念,同时还介绍了大量的实际工程经验。例如,本书系统、详细地讨论了EDGE的部署、规划设计和优化,还介绍了EDGE现网规划优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典型案例和问题。另外,本书还从理论仿真和实际测量两个方面对EDGE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GPRS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这些对于从事网络优化的工程技术人员都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为了能使相关的专业人员对EDGE网络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本书还**介绍了EDGE系统区别于GPRS系统的物理层关键技术、链路级技术和相应的RLC/MAC层技术。在本书的*后还详细地探讨了EDGE网络所支持的典型业务,如手机电视业务和IMS相关业务等。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学校和研究所等从事EDGE技术研究的学生、学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目录
    第1章 GPRS简介
    1.1 GPRS的逻辑网络架构
    1.2 GPRS的传输平面和信令平面
    1.2.1 传输平面
    1.2.2 信令平面
    1.3 无线接口
    1.3.1 物理层
    1.3.2 无线资源管理(RRM,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1.3.3 小区重选
    1.4 GPRS移动性管理
    1.4.1 GMM状态
    1.4.2 GPRS MS分类
    1.4.3 移动性过程
    1.5 PDP上、下文管理
    1.6 GPRS骨干网
    1.6.1 GTP-U
    1.6.2 GTP-C
    1.7 GPRS中的CAMEL
    1.7.1 移动通信市场的演进
    1.7.2 GPRS CAMEL的业务架构
    1.7.3 GPRS CAMEL业务流程
    1.8 3GPP的组织

    第2章 EDGE概述及其发展状况
    2.1 EDGE简介
    2.2 全球EDGE市场发展概况
    2.2.1 EDGE的发展路标
    2.2.2 EDGE的市场推广阶段
    2.2.3 EDGE的实质运营阶段
    2.3 EDGE业务和应用
    2.3.1 EDGE的典型特征
    2.3.2 EDGE的技术优势
    2.3.3 EDGE MS能力
    2.3.4 EDGE承载的业务与热点业务
    2.4 EDGE发展的市场特征
    2.4.1 EDGE全球市场发展不平衡
    2.4.2 制造商为EDGE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2.4.3 EDGE市场发展由冷渐热
    2.5 EDGE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2.5.1 用户对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
    2.5.2 EDGE能够暂时满足运营商提升网络速率的需求
    2.5.3 EDGE部署具有成本的相对优势
    2.5.4 EDGE在3G演进路线中的角色发生变化
    2.6 EDGE的基本原理
    2.6.1 EDGE基础
    2.6.2 增强的调制方式
    2.6.3 链路质量控制
    2.6.4 EDGE中RLC/MAC的改进
    2.6.5 EDGE的RLC数据块格式

    第3章 EDGE的物理层技术
    3.1 调制
    3.1.1 GMSK调制
    3.1.2 8PSK调制简介
    3.2 发射侧的RF特性
    3.2.1 MS功率分类
    3.2.2 调制频谱
    3.2.3 脉冲的功率和时间
    3.3 接收侧的RF特性
    3.3.1 EDGE的灵敏度和干扰性能
    3.3.2 8PSK的额定差错率
    3.3.3 调制检测
    3.4 EDGE物理层所涉及的问题
    3.4.1 差分GMSK信号的产生
    3.4.2 8PSK信号的产生
    3.4.3 EDGE发射机的RF约束
    3.4.4 GMSK解调
    3.4.5 8PSK解调

    第4章 EDGE的链路适应技术
    4.1 信道编码机制
    4.1.1 EDGE的PDTCH信道编码
    4.1.2 其他信道的信道编码
    4.2 链路质量控制机制
    4.2.1 链路质量控制测量
    4.2.2 增加冗余机制
    4.2.3 链路自适应机制
    4.3 场景介绍
    4.3.1 下行链路中的IR机制
    4.3.2 链路自适应的实现

    第5章 EDGE中的RLC和MAC层技术
    5.1 与TBF建立相关的新RLC/MAC的过程
    5.1.1 上行TBF的建立
    5.1.2 下行TBF的建立
    5.2 RLC数据块的传输
    5.2.1 RLC窗口大小
    5.2.2 确认位图的压缩
    5.2.3 下行确认报告的扩展轮询机制
    5.3 GPRS和EDGE的复用

    第6章 EDGE的部署规划和优化
    6.1 EDGE的网络部署策略
    6.1.1 GSM运营商的EDGE部署策略
    6.1.2 TDMA运营商的EDGE部署策略
    6.2 EDGE的网络规划
    6.2.1 EDGE的无线网络规划
    6.2.2 EDGE的无线网络规划过程
    6.2.3 EDGE的传输网络规划
    6.2.4 EDGE的核心网规划
    6.3 EDGE的网络优化
    6.3.1 EDGE网络优化原则与目标
    6.3.2 EDGE无线网络优化
    6.3.3 EDGE传输网优化
    6.3.4 小区重选优化
    6.3.5 容量优化
    6.3.6 干扰优化
    6.4 EDGE性能的提升

    第7章 EDGE现网规划与优化案例分析及常见问题定位
    7.1 EDGE网络资源评估与配置
    7.1.1 PCU资源配置评估
    7.1.2 Gb接口资源配置
    7.1.3 PDCH配置算法
    7.2 GPRS和EDGE网络KPI评估体系
    7.2.1 GPRS IP吞吐率(下行与上行)
    7.2.2 EDGE IP吞吐率(下行与上行)
    7.2.3 IP传输中断比(下行)
    7.2.4 IP传输中断比(上行)
    7.2.5 GPRS中每PFC的LLC容量大小(下行与上行)
    7.2.6 EDGE中每PFC的LLC容量大小(下行与上行)
    7.2.7 EDGE使用率(下行与上行)
    7.2.8 干扰性能指标——CS-1~CS-2无线链路吞吐率(下行与上行)
    7.2.9 干扰性能指标——EDGE无线链路吞吐率(下行)
    7.2.10 干扰性能指标-EDGE无线链路吞吐率(上行)
    7.2.11 干扰性能指标——异常释放的TBF百分比(无线原因,下行)
    7.2.12 容量性能指标(CCCH)——寻呼丢失
    7.2.13 容量性能指标(CCCH)-PAGE拥塞
    7.2.14 容量性能指标(PCU)——GSL负荷>80%
    7.2.15 容量负荷性能指标(PCU)——RPP负荷> 80%
    7.2.16 容量性能指标(PCU)——RPP拥塞
    7.2.17 容量性能指标(PCU)——PCU拥塞率
    7.2.18 容量性能指标(多时隙利用)——GPRS多时隙利用比
    7.2.19 容量性能指标(多时隙利用)——EDGE多时隙利用比
    7.2.20 容量性能指标(多时隙利用)——每TBF*大时隙预留数
    7.2.21 容量性能指标(PDCH)——PDCH分配失败率
    7.2.22 容量性能指标(PDCH)——小区平均分配PDCH数
    7.2.23 容量性能指标(PDCH)——小区平均激活PDCH数
    7.2.24 容量性能指标(PDCH)——(B、G、E)-PDCH信道共享率(下行与上行)
    7.2.25 容量性能指标(PDCH)——E-PDCH信道共享率(下行与上行)
    7.2.26 容量性能指标(PDCH)——两次预清空间的TBF平均存活时长(下行)
    7.2.27 容量性能指标(PDCH)-PDCH分配拥塞率(TBF建立成功率,下行与上行)
    7.2.28 移动性性能指标——路由区间小区重选时间比(下行)
    7.2.29 移动性性能指标——路由区内小区重选时间比(下行)
    7.3 GPRS和EDGE网络的网络优化流程
    7.3.1 干扰
    7.3.2 移动性
    7.3.3 容量
    7.3.4 解决下行IP吞吐率低的工作流程
    7.4 常见问题定位
    7.4.1 由于TCH拥塞造成无法接入
    7.4.2 所有TBF被完全预清空
    7.4.3 多时隙分配不足
    7.4.4 PDCH共享过多
    7.4.5 RPP拥塞造成PDCH资源不足

    第8章 EDGE的网络性能
    8.1 EDGE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8.1.1 可靠性
    8.1.2 吞吐量
    8.1.3 延时
    8.1.4 网络负荷
    8.1.5 时隙利用率
    8.1.6 时隙容量
    8.1.7 TBF阻塞率
    8.1.8 吞吐量减少因子
    8.1.9 频谱效率
    8.2 GPRS和EDGE的链路性能
    8.2.1 简介
    8.2.2 GPRS和EDGE的峰值吞吐量
    8.2.3 RF损害
    8.2.4 干扰受限的性能
    8.3 GPRS和EDGE的无线资源管理
    8.3.1 轮询和确认策略
    8.3.2 GPRS和EDGE的链路自适应算法
    8.3.3 EDGE的信道分配
    8.3.4 EDGE的调度器
    8.3.5 EDGE与GPRS的复用
    8.3.6 功率控制
    8.4 GPRS的系统容量
    8.4.1 简介
    8.4.2 模型与性能测量
    8.4.3 独立无跳频频段下的GPRS性能
    8.4.4 独立跳频频段下的GPRS性能
    8.4.5 QoS准则下的GPRS谱效率
    8.5 EDGE的系统容量
    8.5.1 简介
    8.5.2 模型和性能测量
    8.5.3 单独频段、无跳频采用链路自适应的EDGE性能
    8.5.4 单独频段、具有跳频的EDGE性能
    8.5.5 QoS准则下的频谱效率
    8.6 语音和数据混合业务容量
    8.6.1 尽力而为业务
    8.6.2 相对优先级
    8.6.3 数据传输速率保证业务
    8.6.4 爱尔兰转换因子
    8.7 EDGE网络的现网测试性能
    8.7.1 EDGE的测试背景
    8.7.2 EDGE测试环境
    8.7.3 EDGE测试结果分析
    8.7.4 EDGE测试结论

    第9章 EDGE的杀手应用:手机电视业务
    9.1 引言
    9.2 手机电视的实现方式
    9.2.1 地面数字广播方式
    9.2.2 卫星广播方式
    9.2.3 蜂窝移动网络方式
    9.2.4 几种实现方式的比较
    9.3 手机电视的主要技术
    9.3.1 主要技术标准
    9.3.2 实现手机电视的技术条件
    9.4 EDGE系统中的手机电视业务
    9.4.1 系统架构
    9.4.2 信令流程
    9.4.3 移动网络中MBMS
    9.5 业务模式和应用环境
    9.5.1 行业政策和产业标准
    9.5.2 市场动向和运营模式
    9.5.3 国内外手机电视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
    9.5.4 发展手机电视的策略建议
    9.6 手机电视市场的发展
    9.6.1 市场发展现状
    9.6.2 可观的发展前景
    9.7 手机电视运营模式分析
    9.7.1 手机电视运作模式
    9.7.2 手机电视的阶段化运营策略分析
    9.8 需要关注的问题
    9.8.1 管制问题
    9.8.2 技术成熟问题
    9.8.3 手机成本及资费问题
    9.9 手机电视产业未来发展思考

    第10章 EDGE网络支持的IMS通信业务
    10.1 3GPP的CSICS业务
    10.1.1 CSICS的系统架构
    10.1.2 多媒体电话的互操作
    10.1.3 3GPP CSICS业务实例:WeShare业务
    10.2 OMA POC(一键通)
    10.2.1 OMA PoC R1标准
    10.2.2 OMA PoC R1架构
    10.2.3 OMA PoC语音突发控制
    10.2.4 OMA PoC会话建立方法
    10.2.5 OMA PoC和PDP上下文的建立
    10.2.6 OMA PoC媒体问题
    10.2.7 OMA PoC Rlease 2
    10.3 OMA即时消息
    10.3.1 OMA即时消息架构
    10.3.2 即时消息模式
    10.3.3 OMA即时消息媒体类型
    10.4 呈现和列表管理
    10.4.1 简单呈现
    10.4.2 列表管理
    ……
    编辑推荐语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特色:
    《增强数据速率的GSM演进技术:EDGE网络》系统介绍了TEDGE网络的相关技术,不仅包括一些基本概念理论,而且还**突出了物理层、链路级和RLC/MAC层技术较GPRS技术的增强之处;
    不但从理论上对EDGEB络的规划和优化进行了介绍,而且还结合EDGE现网情况,分析了规划优他过程中许多典型的案例和遇到的一些问题;
    从理论仿真和现网实测两个角度对EDGE系统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与GPRS性能的比较。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