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QQ咨询:
有路璐璐: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教育硕士学习丛书)

  • 作者:蔡伟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062091
  •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01日
  • 页数:353
  • 定价:¥36.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8062091
    • 作者
    • 页数
      353
    •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01日
    • 定价
      ¥36.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我国教师教育正处在一个急剧变革时期,从顶层的制度设计到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我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制度方面,教师教育学科制度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迫切需要建立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个制度包括教师教育的学位、学制、学历、专业、方向等内容,而教师教育的专业和方向制度将直接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相联系,如中等教师教育专业和方向包括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科学等,那么如何培养这些学科的教师?如何设定这些学科的教师培养方案?培养什么角色的学科教师?研究型、学者型学科教师,还是实践一反思型的学科教师?制定培养方案是否要以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理论为依据?这些问题都与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紧密联系。
    文章节选
    **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概述
    要真正掌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精髓,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语文课程,什么是语文教学,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其次,还要了解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任务及其意义。
    **节 语文课程的概念
    一、关于课程
    “课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的发展,“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都在发生着变化。换言之,至今“课程”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即没有公认的内涵与外延,在拥有不同课程观的人的眼里,“课程”具有不同的形态,甚至具有不同的性质。正如F.M.康纳利等人所指出的那样:“课程定义因研究者或实践者在其课程思考和工作中对概念的使用而有所不同,因此,没有超出特定的研究、论文、看法或值得讨论的政策文件等背景的特殊地给课程下定义的方式。”
    ……
    目录
    **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概述
    **节 语文课程的概念
    第二节 语文教学的概念
    第三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任务
    第二章 语感与文感
    **节 语感新论——走向言语“解构一重构”的语文教学
    第二节 走向“文感”——后“语感”时代语文教学的出路
    第三章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基础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编订
    第三节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第四节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案例解读
    第四章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与功能类型及开发策略
    第二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第三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第五章 新课改与教材建设
    **节 语文教材及其编写要求
    第二节 教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第三节 校本教材的规划和编写
    第四节 选择和使用教材的策略
    第六章 语文教学设计
    **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特征和依据
    第三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
    第四节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含义和意义
    第二节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方法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案例分析
    第八章 新课改与语文阅读教学
    **节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三节 各类语体的阅读教学
    第四节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介绍兼案例分析
    第九章 新课改与语文写作教学
    **节 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写作教学过程
    第四节 各类语体的写作教学
    第五节 语文写作教学模式介绍兼案例分析
    第十章 新课改与口语交际教学
    **节 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
    第二节 口语交际的指导方法
    第三节 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
    第十一章 新课改与学习方式
    **节 语文自主性学习
    第二节 语文合作式学习
    第三节 语文探究性学习
    第四节 语文体验性学习
    第十二章 构建艺术化的语文教学
    **节 艺术化:语文教学的生命元素
    第二节 艺术化语文教学的现实可能性
    第三节 艺术·艺术样式·艺术化语文
    第四节 艺术化语文教学的实施原则与策略
    第五节 艺术化语文教学操作类析与注意事项
    第十三章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
    **节 语文教师的角色意识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第三节 语文教师专业的发展
    第十四章 语文课程教学评价
    **节 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语文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语文课程教学质性评价方法举例
    第四节 语文课程教学量化评价方法一般过程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