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美学导论(翻译版)
QQ咨询:
有路璐璐:

美学导论(翻译版)

  • 作者:(美)汤森德(Townsend D.) 王柯平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179132
  •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01日
  • 页数:220
  • 定价:¥20.2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开宗明义,首先界定了美学的基本问题与语言的用途,随之探讨了艺术家、艺术品与观众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书彰显了分析美学的诸多特点,对美学宾词与价值术语、艺术形式与审美对象、灵感学说与原创准则、接受美学与神话诗学、制度理论与后制度理论等话题,均作了颇为独到的分析和阐释。贯穿本书的三种重要美学理论竞相引起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它们分别为参与论美学、审美体验论和经验理论。本书作者在论说析理之际,不断追问,深入反思,试图说明我们能否理解美学理论,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解美学理论,我们在理解美学理论的过程中到底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为了加深读者的知解能力,本书除了列出特意**的参考读物之外,还包括例文附录与术语汇编两个部分。本书适合于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美学专业研究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者使用。
    文章节选
    **章 论艺术美学的语言
    1.开篇
    1.1 美
    美是什么?(What is beauty?)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便进入到美学与艺术哲学的领域。但为何要提出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呢?倘若美是某种东西的话,那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种东西或一种客体。美更像一种属性(property),譬如红色的属性或沉重的属性。不过,客体的属性具有两个特征,而美似乎没有。其一,我们可以说出是什么让一客体发红或沉重。某物之所以发红,是因为反射了一定波长的光线。某物之所以沉重,是因为它包含一定的质量(mass)。反过来说,(光线)反射与质量是由客体的组成部分(如物理结构)引起的。化学与物理学可以教给我们有关这些属性的知识,我们也可预测客体*终会给正常的观察者以什么样的形状或感受。其二,当客体发红且沉重时,每个人事实上都会认同这一点。通过检查观察者或观察条件,便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分歧。约翰患有色盲,所以不能正常辨别颜色。玛丽异常强壮,别人感到沉重的东西她却不以为然。或者,那光线特殊。月球上的引力不大。我们对普通事物属性的观察,所依据的是客体存在的方式与我们观察对象的条件。我们无须追问“什么是红色的属性?”因为我们在当场就能直接看到。这是显而易见的。谈论红色就如同运用我们司空见惯的
    速记手法,表示我们所看到的红色对象一样。
    美似乎也是一种属性。在下列句子中,我们说“天是红的,天是美的”。看来,美的地位与比较普通的属性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我们无法用解释其他属性的方式来解释美,因为没有美的物理学或美的化学;另外,更令人吃惊的是,正常意义上的观众,在美的问题上意见相左、各执一端。我们经常说,这些对象是美的,另一些对象不美。故此,“美是什么?”的问题,与“红是什么?”之类的问题不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予以回答?
    ……
    目录
    鸣谢
    绪论
    **章 论艺术与美学的语言
    1.开篇
    1.1 美
    1.2 趣味
    1.3 审美感受
    1.4 小结
    2.美学宾词
    2.1 美学描述与隐喻
    2.2 美学语言的用途
    2.3 小结
    3.批评与价值术语
    3.1 判断与审美价值
    3.2 情感价值
    3.3 小结
    4.界说问题
    4.1 美学界说的运用与滥用
    4.2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及美学界说
    4.3 小结
    5.参考文献与**读物
    第二章 审美分析及其对象
    1.形式分析
    1.1 形式与内容
    1.2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1.3 形式的比较
    1.4 小结
    2.审美对象
    2.1 何为“对象”?
    2.2 审美对象
    2.3 摹仿
    2.4 表现
    2.5 想象
    2.6 小结
    3.参考文献与**读物
    第三章 艺术家与艺术品
    1.艺术家的意向
    1.1 确定意向
    1.2 传达:了解艺术家意欲何为
    1.3 意向与解释
    1.4 小结
    2.灵感
    2.1 技巧
    2.2 从工艺到艺术
    2.3 灵感的局限
    2.4 小结
    3.创造性与原创性
    3.1 创造性
    3.2 感知与语言
    3.3 创造性的心智与原创性
    3.4 小结
    4 .断开艺术家与艺术之间的关联
    4.1 伪作与赝品
    4.2 原创性为何重要?
    4.3 作为审美准则的原创性与创造性所遇到的现代挑战
    4.4 小结
    5.参考文献与**读物
    第四章 观众与艺术品
    1.观众的态度
    1.1 意向性
    1.2 参与论美学
    1.3 审美的自主性
    1.4 审美体验
    1.5 小结
    2.批评家与批评
    2.1 批评家何许人也?批评家何为?
    2.2 批评家知道什么?
    2.3 解释学
    2.4 小结
    3.惯例论与观众的作用
    3.1 艺术界
    3.2 艺术的惯例论
    3.3 小结
    4.参考文献与**读物
    第五章 艺术家与观众
    1.接受美学
    1.1 传达
    1.2 可接受性的条件
    1.3 艺术的非人化
    1.4 小结
    2.神话诗学:神话与仪式
    2.1 神话与仪式
    2.2 心理学说及其解构作用
    2.3 神话诗学的限度
    2.4 小结
    3.惯例论与后惯例论美学
    3.1 历史的艺术世界
    3.2 理论的作用
    3.3 后惯例论美学
    3.4 小结
    4.尚无结论的结论
    5.参考文献与**读物
    附录
    术语汇编
    索引
    译后记
    编辑推荐语
    本书深入浅出,论说畅达,对美学与艺术哲学的诸多核心问题与基本方法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讨论与概述,对相关领域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言之有据的分析判断与历史研究。书中所采用的许多解释范例,不仅有助于激发理论思索,而且有助于强化理论探讨。对于哲学初学者来讲,本书是一部理想的教科书。
    《美学导论》“在研究当代哲学美学的复杂问题方面,堪称一部内容可靠、资讯丰富而且通俗易懂的指南。本书采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论述方法,而非以历史为基础的描述方法,藉此直接探讨了美学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本书不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导论性概述,而且对美学学科本身的生命力和丰富性进行了论证。谨将此书**给美学的初学者和更高水平的读者。”
    ——《英国美学杂志》主编,拉马克(教授)
    《美学导论》一书深入浅出,论说畅达,对美学与艺术哲学的诸多核心问题与基本方法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讨论与概述,对相关领域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言之有据的分析判断与历史研究。书中所采用的许多解释范例,不仅有助于激发理论思索,而且有助于强化理论探讨。对于哲学初学者来讲,本书是一部理想的教科书。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