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零基础学会计
QQ咨询:
有路璐璐:

零基础学会计

  • 作者:《零基础学会计》编写组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69771
  • 出版日期:2019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9.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用讲故事的方式,设计人物与情节,基本涵盖了所有公司会计核算的基础概念,公式,图表,分析工具,思维方式等。以老手带新手的模式来讲述会计的原理、实务,使读者快速掌握做账的方法和技巧。
    文章节选
    一、两大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同时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进行经济控制、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一)核算
    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会计核算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
    (二)监督
    会计监督是指会计在其核算过程中,能够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的审查,贯穿于会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三)核算与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大基本职能关系密切、相辅相成。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另外,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的保证。会计是通过核算为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又通过监督直接履行管理职能,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发挥作用,才能正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
    二、四大假设
    世间万物都有前提,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就是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做出的合理设定。现代会计体系建立在四个假设之上,它们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即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哪个单位的信息。确认会计主体时,应判断其是否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
    (2)能够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
    (3)能够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
    需要强调的是,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也就是说,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公司,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某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个公司,也可以是由几个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
    在企业集团中,一个母公司拥有若干子公司,企业集团在母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经营活动。母子公司虽然是不同的法律主体(母子公司分别也是会计主体),但为了全面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就必要将这个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此处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又如,可将独立核算的生产车间、销售部门等作为一个会计主体来反映其财务状况,但它们都不是法律主体。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一定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而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资产能够正常运营,债务也能够正常偿还。会计核算方法一般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之上的,明确持续经营这个基本前提,意味着会计主体需要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约定的条件清偿债务,会计人员则在此基础之上选择会计方法和原则,如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等。此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破产的风险依然存在。一旦公司破产,则不应再坚持按持续经营基本假设来选择会计核算方法,而应当采用破产清算的会计原则和方法。
    A企业以15万元购进了一台设备,预计可用5年,每年可为企业带来收入4万元。按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长期进行下去,即在可以预见的5年内不会破产。因此,这投入的15万元可分5年收回,每年承担3万元,因而,利用该设备A企业每年可赚1万元。但如果没有这样的假定,则会计核算就无法正常进行了。如假设企业可能4年后破产,则该设备必须在4年内收回,每年需承担3.75万元。这样,每年就只有0.25万元的利润了;企业也可能正常经营3年,则每年要承担5万元,这样,每年亏损1万元。注意,这里没有考虑企业破产后设备还能变卖的价值。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也称为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会计年度),在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企业会计年度,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中期,一般有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正因为有了会计分期的基本假设,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继而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进而又有了会计处理上预收、预付、应收、应付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核算方法。
    权责发生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计量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管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计入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收付,也不应计入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收付实现制,则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的日期来确认收入和费用。A公司预订第二年全年的报纸,费用为1200元。如果采用
    目录
    **章 趣味故事导入 **节 开启卖花的事业 第二节 初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第二章 会计基础理论知识 **节 会计纲领 第二节 会计术语 第三节 会计等式 第四节 记账方法 第三章 账务处理流程 **节 会计工作环节 第二节 原始凭证 第三节 记账凭证 第四节 会计账簿 第五节 财务报表 第四章 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节 经济业务流程 第二节 资金筹集 第三节 采购付款 第四节 生产加工 第五节 销售收款 第六节 期间费用 第七节 税费处理 第八节 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