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这个汉朝太有意思了(第四卷)
QQ咨询:
有路璐璐:

这个汉朝太有意思了(第四卷)

  • 作者:朱耀辉
  •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 ISBN:9787514516692
  • 出版日期:2020年07月01日
  • 页数:252
  • 定价:¥4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这个汉朝太有意思了》从汉高祖刘邦写起,一直写到汉献帝禅位,总共四百余年的历史。全套书共七卷,分两部出版,*部包括前四卷,从楚汉争霸写起,写到王莽代汉结束;第二部包括后三卷,从刘秀起兵始,至曹丕篡汉止。 本卷从霍光辅政开始讲起,至王莽代汉自立为止。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受命于危难之际,辅佐幼主,全力推行轮台诏书,坚持与民休息,昭宣中兴功不可没,然而功高震主,终至家族覆灭。元帝天性软弱,无法控制汉朝高官政治上的拉帮结派与尔虞我诈;成帝刘骜好酒纵欲,外戚不断壮大,将皇权推到了危险的悬崖。王太后扶持王莽上位,不料天下道德楷模王莽的一系列复古改革,却敲响了汉帝国覆亡的丧钟!
    文章节选
    君臣矛盾
    刘病已登上帝位后,确立皇后成为举国关注的一件大事。在霍氏家族的暗示下,大臣们纷纷上奏,要求他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后。
    臣子们的溢美之词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刘病已却只是微微一笑,并不发话。等殿上的喧嚣渐渐平静下来,刘病已下了一道微妙的诏书:
    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
    旧剑?什么旧剑?大臣们几乎都是一头雾水,感觉忒莫名其妙了,皆不能领会其精神。
    这可是有史以来*另类的诏书啊!
    于是乎,聪明的大臣就对皇帝的生活经历刨根问底,挡都挡不住。很快,有人就听出了刘病已的弦外之音:皇帝连一把旧时陪伴在侧的剑都念念不忘,又怎会舍弃结发之妻另立他人为后呢?
    时光倒回多年前,他叫刘病已,她叫许平君。
    那时,他是生于监狱、长于监狱��落难皇孙,她是长在民间的平凡女孩。
    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也无处容身。在他*孤独、*无助的时候,她出现了,给了他一个家。初遇,便已伴随着相濡以沫,于是,此生的相守就此注定。
    一年后,许平君给刘病已生下儿子刘奭(shì),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
    刘病已当爸爸几个月后,刘贺也结束了短短二十七天的皇帝生涯,丙吉向霍光上书,他被推向了历史舞台的**,登基称帝。
    人们常说,人心易变。此时的他虽贵为皇帝,却又有着更多的无奈。霍光希望霍成君能够成为皇后,从此地位无忧;群臣也希望霍成君能成为皇后,从此朝局稳定;霍成君也希望自己成为皇后,从此母仪天下。
    妥协,也许是*好的选择。
    可刘病已偏偏选择了不。
    他终究是一个性情中人,很多事他都可以向霍光妥协,可是唯独在这件事上,他却保持了一个男人的执拗,他固执地选择了自己的心中所爱。
    许平君,那个支持他陪伴他,始终不离不弃的平凡女子,才是他发誓要相伴一生的人。她是刘病已在这个世上*信任的人,抛弃她的念头,他是从来也没有动过的。
    在那沉闷、冰冷、压抑得令人窒息的深宫之中,只有在许平君面前,他才能做回真实的自己。
    这就是“故剑情深”的故事,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而那一纸浪漫的圣旨,也见证了一个平民之女与一位帝王*平和温情也*旷古绝今的爱恋。
    善于揣摩皇帝心意的臣子们纷纷改口,请立许平君为皇后。毕竟,深情不可负!皇帝如此珍惜贫贱时的妻子,怎能不令人动容?
    霍光对于封后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按照惯例,皇后的父亲是要封侯的,霍光却始终不允,直到一年后,才给许广汉封了个地位次于侯爵的“昌成君”。
    刘病已固执地选择了自己的爱人,不止得罪了霍光,还得罪了霍光的夫人霍显。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霍光可以管理天下,却管不了枕边人。眼下,自己的外孙女成了皇太后,女儿霍成君也嫁给刘病已成了婕妤。但是,霍显仍不满足,一直念念不忘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
    原本凭借霍家的威势,霍显几乎认定了皇后之位非自己的女儿莫属,不料半路杀出个许平君,硬是夺走了到嘴的肥肉。堂堂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女儿,竟败给了平民出身的许平君,是可忍孰不可忍!
    霍显不甘心!
    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许平君拉下来,让自己的女儿上位。
    机会很快就来了。
    许平君怀孕后身体不适,召御医来诊治,而女御医淳于衍正是霍显的人。
    在霍显的威逼利诱下,淳于衍在许皇后的汤药中加入了孕妇禁服的一味中药——生附子,毒杀了许皇后。
    十九岁,正是蓓蕾初开的年纪,年轻的许平君却在暗夜长空里凄美凋零。三年的执手相望,刘病已守护住了爱情,却失去了妻子。
    那一夜,他在许皇后的灵前哭得撕心裂肺,哭得泪如雨下。
    许皇后的意外之死,让刘病已痛不欲生。伤心之余,他对这几个大夫产生了怀疑,派人将大夫抓起来审问。
    霍显慌了,她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担心淳于衍招供,转而向自己的丈夫寻求帮助。
    在听妻子讲完事情的前因后果后,霍光犹如五雷轰顶,糊涂啊!自己一辈子谦恭谨慎、躬行节俭,想不到到头来,却被自己身边的人给坑惨了。害死皇后,不管有多大功劳,可都是抄家灭门的大罪啊!
    怎么办?主动揭发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霍光的身后,是整个霍氏家族,一旦这事儿被揭露出来,那么不仅仅是自己,整个霍家都难逃一劫。
    就在霍光纠结的当儿,廷尉的调查结果出来了。他们一致认为,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御医照顾不周,许皇后去世,或是自身体质虚弱的缘故。淳于衍等人无罪,应当被释放。
    霍显终于松了一口气,霍光却依然眉头紧锁。
    其实,刘病已哪里不明白,这一切就是霍家的阴谋,但他还是忍住了。此时的他羽翼未丰,还无力与霍氏家族抗衡,为了大汉的江山,他只能选择隐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刘病已越是思念许平君,越是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他把爱妻葬在自己早已选好的墓地杜陵南园,并追谥为“恭哀皇后”。
    许皇后去世后,霍成君如愿以偿,成为刘病已的第二任皇后。
    霍成君当了皇后,刘病已继续封赏霍家的族人,霍成君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一时间,霍家登峰造极,煊赫无比。
    不知道霍光是否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权势用尽,福报享尽,剩下的,就只有灾殃了。
    刘病已很清楚,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剩下的,唯有继续等待了。刘病已是识时务的人,他深知,当你势不如人时,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终靠死神帮你赢下比赛。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地节二年(公元前 68 年)。这是刘病已登基的第六年。
    这年三月,秉政二十年的霍光走完了人生的*后一段旅程。如同他曾经效忠的汉武帝一样,霍光也终究敌不过生老病死,萧萧然走下了政治舞台,无论他多么放不下这片江山,放不下那份权力。
    得知这一消息,刘病已终于长长舒了一口气。自己韬光养晦,熬了六年,终于熬死了霍光。
    让刘病已芒刺在背的霍光终于死了,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刘病已只觉神清气爽、浑身舒泰,于是开始逐步收回权力。当然,这事儿不能急,得慢慢来。
    刘病已与上官太后亲自临丧,按皇帝的规格厚葬霍光,并下诏追思霍光的功德:
    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宿卫孝武皇帝三十余年,辅孝昭皇帝十有余年,屡逢国难,躬秉忠义,率领三公、九卿、大夫等群臣定长治久安之策,以定宗庙,让天下黎民都得安宁。功高德劭,朕深为钦佩。现让其子孙享受其荣光,不减少其爵邑,世世代代免其徭役赋税,其功如丞相萧何。
    把霍光的功绩和萧何相提并论,这个评价可以说是相当高了。自古及今,只怕没有几个臣子能有霍光这般的荣耀了。
    此外,刘病已还给霍光上了一个无比荣耀的谥号“宣成”。“圣善周闻”曰“宣”,“安民立政”曰“成”,这可是属于帝王专用的评语。此等恩宠,简直****后无来者。
    霍光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殡葬规格*高的大臣,只是这无限的风光与荣宠背后,埋伏着的是步步杀机,潜藏着的是万丈深渊。
    我们不禁要问,霍光真的当得起这么大的荣耀么?到底该如何评价他?
    宋人有个叫王十朋的家伙,写了一首诗:
    武帝英雄类始皇,甘心黩武国几亡。
    晚年赖有知人术,解把婴儿付霍光。
    意思很直白,他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说两位皇**是古代英雄,又都骄奢极欲、穷兵黩武,把**弄得濒于灭亡。只是武帝知人,晚年把辅佐幼年太子的重任托付给霍光,才使西汉政权渡过了危机。
    在一定意义上,这首诗说到了问题的要害。昭宣时期的前二十年内,霍光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人物,武帝折腾了一辈子,到他临去世时,四海虚耗,户口减半,留下的是一副烂摊子。刘弗陵年幼,所有的重任都压在了霍光身上。
    霍光没有让武帝失望,他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继承武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保证了汉帝国这艘大船平稳运行。没有霍光,就没有刘病已的今天,更没有大汉王朝的复兴。
    他的一生**代表性,前半生谨慎小心,获得武帝信任,后半生专权跋扈,废立皇帝。虽不能说像周公辅佐成王那样尽善尽美,倒也确实尽心尽力,是个守成名臣,可见武帝看人还是很准的。
    霍光是大汉帝国的忠臣、能臣,甚至可以说是救世之臣。没有他,就不会有汉朝中后期的“昭宣之治”。
    只可惜,霍光被架上权力的**,下不来了。权力之路,有如河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霍光深知,他的地位并不稳定,甚至依然脆弱得很,江湖未静,霍光就必须搏斗下去。他必须尽一切力量,捍卫他的地位,不仅为了他自己,更是为了整个霍氏家族。
    在他执政的二十年内,他完全以周公自居,大权独揽。他还把自己的整个家族带入上层,把持政权。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个权臣甚至一个家族,如果控制政权太久,而且甚至到了操控皇帝废立的地步,**不会有好下场。
    霍光自己虽然做到了善终得保晚节,但他的家族中人还会这么幸运吗?
    目录
    **章 霍光受遗 / 1 大汉权力场 / 1 燕王的心思 / 9 伪太子风波 / 13 盐铁会议 / 18 桑弘羊之问 / 24 第二章 权臣秉钧 / 29 反目成仇 / 29 霍光当权 / 34 匈奴内讧 / 40 不破楼兰终不还 / 45 第三章 废立天子 / 49 二十七天皇帝 / 49 哀哉海昏 / 53 草根皇帝 / 60 韬光养晦 / 65 第四章 掌权之路 / 71 君臣矛盾 / 71 山雨欲来 / 75 霍氏覆灭 / 80 第五章 汉宣名臣 / 85 王道仁政 / 85 京都神探 / 89 德治楷模 / 93 腐儒帝师 / 96 天下良吏 / 100 画眉深浅入时无 / 104 第六章 遥望西域 / 111 乌孙风云 / 111 尖峰时刻 / 116 平西羌 / 123 第七章 帝国伟业 / 129 王道还是霸道 / 129 威权旁落 / 134 珠崖罢郡 / 139 击羌之战 / 144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149 第八章 王朝暮歌 / 157 仁弱皇帝 / 157 匡衡的悲剧 / 162 双面英雄陈汤 / 169 王氏崛起 / 172 大权旁落 / 177 第九章 荒唐皇帝 / 181 飞燕争宠 / 181 储君的选择 / 186 皇帝死因调查报告 / 191 从希望到绝望 / 195 断袖之癖 / 200 第十章 王莽篡汉 / 205 王莽回来了 / 205 道德楷模 / 211 全民狂热的时代 / 214 代汉建新 / 220 第十一章 理想悲歌 / 226 一生真伪复谁知 / 226 托古改制 / 231 长安乱 / 23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