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列)
QQ咨询:
有路璐璐:

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列)

  • 作者:李文芬
  •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80097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3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包括5章,第1章系统介绍了中国历史发展线索、中国历史小常识和中国古代在文化科技上取得的成就;第2章系统介绍了中国多个民族的民俗,包括衣食住行、婚姻禁忌及节日娱乐等;第3章系统介绍了中国文物、文物保护知识和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第4章介绍了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包括玉石器、陶瓷、青铜器及织锦、刺绣、漆器等;第5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的风物特产和烹饪。
    文章节选
    我国各民族的民居建筑丰富多彩,主要可以分为帐篷型、干栏型和上栋下宇型。
    1.帐篷型
    帐篷是我国许多民族的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其特点是容易拆迁。帐篷的形状很多。我国东北地区的赫哲、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的帐篷呈圆锥形,被称为“撮罗子”(又称歇人柱),其做法是:用上端带叉的木杆搭成一个三角形支架作为基架,然后再加二三十根辅助杆,木架上部用桦树皮覆盖,下部围以布或兽皮,上面留通风出烟口,朝日出的方向开一门(见图2-25)。蒙古族、哈萨克族住在圆形帐篷里,蒙古族的蒙古包平面为圆形,里面用木条编成框架,外面包以羊毛毡,顶部留有圆形的天窗,以便采光和通风。蒙古包便于搬运,是牧人理想的住宅(见图2-26)。
    2.干栏型
    干栏型居室是一种下部架空的建筑,流行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干栏型建筑可防潮、散热通风及避虫兽侵袭和洪水冲击。干栏型建筑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木结构,以西双版纳傣族的竹楼*为典型(见图2-27)。竹楼一般建在平地或平缓的山坡上,其平面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屋顶呈“人”字形,上面覆盖茅草编成的“草排”或片瓦。另一类为土木结构,多建于山区,依靠自然山势,把山坡削成一块“厂”形土台,土台以下用木柱支撑,铺上楼板,作为房屋的前厅,下面圈养牲畜。屋顶呈“人”字形,屋墙用木板装修或用土块砌筑。如贵州册亨一带布依族就多住此类干栏房屋。
    3.上栋下宇型
    上栋下宇型建筑是北方和南方各民族流行的一种居住形式。其结构特点是一般都有夯筑坚实的地基,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茅草或屋瓦,山墙用土坯或砖石砌成,窗户门楣为木制。这种类型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北京的四合院、河南陕西等地的窑洞、云南的一颗印、西藏的碉房等。
    目录
    第1章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第1节 中国历史发展概述 第2节 中国历史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民族 第3节 中国历史小常识 第4节 中国古代文化科技发展概述 小 结 练习题 第2章 中国的民俗文化 第1节 什么是民俗文化 第2节 衣食住行民俗 第3节 婚姻家庭 第4节 节日娱乐 第5节 禁忌习俗 小 结 练习题 第3章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第1节 中国文物及其保护 第2节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3节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第4节 宫殿与坛庙 第5节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 第6节 中国古代墓葬建筑 第7节 中国宗教建筑 小 结 练习题 第4章 中国的馆藏文物及工艺品 第1节 石器、玉器 第2节 陶瓷器 第3节 青铜器 第4节 织锦、刺绣、漆器 小 结 练习题 第5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与烹饪 第1节 名茶、名酒与名贵中药 第2节 文房四宝 第3节 木版年画、剪纸、风筝 第4节 中国的烹饪 小 结 练习题 参考文献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