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三言二拍(上精选本)/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三言二拍(上精选本)/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大学生传世经典随身读)

  • 作者:注释 解说词 顾国瑞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44861
  • 出版日期:2008年01月01日
  • 页数:324
  • 定价:¥1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从这五本小说中精选了25篇古代白话小说。“三言”部分采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校注本,“二拍”部分采用北京同心出版社杨惠文校注本。这两个校注本都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精校过。
    文章节选
    这两册《三言二拍》(上下)选本,也可以说是《话本选》或《宋元明白话短篇小说选》。
    关于中国小说的历史演变,鲁迅先生作过开创性的研究,他的许多论断,历久弥新,仍显示真知灼见。他说:“至于小说,我以为倒是起于休息的。”人在休息时消遣闲暇,“就是彼此谈论故事,而这谈论故事,正就是小说的起源”。那不是有意的创作,而是所谓委巷之谈,但已是小说的滥觞。*早的小说离不开神话,有的是寓言,比如《韩非子》中的“守株待兔”,也可看做小说;虽然极短,却有人有情节叙述,具备了小说的*基本要素。神话和寓言同是小说的源头。经过六朝志怪和志人笔记式小说,到唐代文人写作文言的传奇,摆脱史传“实录”的限制,运用想象和虚构,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小说,一时蔚为奇葩。再经过晚唐五代俗讲变文有说有唱或有说无唱的故事敷演,到两宋终于起了“革命性的变化”(鲁迅语),市井间活跃着“说话”伎艺,产生了“话本”,即白话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然在市井间,则别有艺文兴起。即以俚语著书,叙述故事,谓之‘平话’,即今所谓‘白话小说’者也。”这种俚语,语言学家称之为宋元市语,是那时的百姓口头语。它是由六朝以来逐渐形成的近代白话,也是我们今天的白话口头语的前身。白话和文言的区分,借用一位前辈语言学家的话说,“听得懂的是白话,听不懂的是文言”。
    宋代的“说话”就是说故事,是一种职业性的专门伎艺,相当于近世的说书。“话”,就是故事;“话本”,即故事本子。《三国演义》开头“话说天下大事”云云,“话说”便是“故事说”。“有话则长,无话即短”,是说有故事的地方展开说,无故事处一语带过。而所谓“笑话”,就是逗笑的故事。“说话”一词,隋唐时已为人习用。但所指是古已有之的“彼此谈论故事”,还是如同宋代“说话”那样的专门伎艺,两者不应混同,尚须仔细鉴别。唐代民间是否有“说话”这门伎艺,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而唐代寺庙中的“俗讲”,倒是接近宋代“说话”。僧人为了弘扬佛教,争取信众,也为了“邀布施”,在寺庙中宣讲佛经时,采取讲唱故事的方式以“悦俗”,称作“俗讲”。“俗讲”有别于“僧讲”,它以世俗男女为对象,从讲佛教故事,发展到讲世俗故事。中晚唐时期,俗讲很是红火。僧人文溆,被称为俗讲法师**,*受世俗听众欢迎(见日本遣唐僧园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但也有人指责他“假托经论,所言无非淫秽鄙亵之事”,“愚夫冶妇,乐闻其说,听者填咽寺舍,瞻礼崇奉,呼为‘和尚’。教坊效其声调以��歌曲”(唐人赵磷《因话录》卷四)。看来,文溆确乎是说唱故事的高手。不过他终究是一位法师,不是专业的艺人。他讲唱故事的场所主要在寺庙,但寺庙不是**演出的。俗讲的故事本子叫做变文,传世的变文大都为敦煌千佛洞石室所藏。变文的题材内容除佛经故事外,更多为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还有的歌颂收复河西失地的当代英雄。文体上大都韵散相间,表演时挂上画卷,不但有说有唱,还照图宣讲。宋人话本小说常有的“看官”如何如何的提示语,用“看官”不用“听官”,似乎就是这种照图宣讲的**痕迹。变文使用的语言,是接近当时口语的白话。吕叔湘先生指出,“用当时口语做基础,而或多或少地掺杂些文言成分的作品是直到晚唐五代才开始出现的(如禅宗语录和敦煌俗文学作品)”(《刘坚编著白话文献选读序》)。敦煌俗文学作品,包括僧人白话诗、民间曲子词和变文。换句话说,到了晚唐五代,已经出现了用早期白话写作记录的俗文学作品。可以说,唐代的俗讲变文,不仅在表演形式、文体形式上,为宋代“说话”及话本体制打下基础,而且在白话写作记录方面开了先河。至于俗讲对宋代“说话”中的“说经”一家,更有直接的影响。
    职业性的专门伎艺“说话”以及白话小说产生于宋代,不是偶然的。关于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两件事给人印象深刻。一是纸币的出现。北宋在四川发行的“交子”,是我国乃至世界*早的纸币。南宋又有“会子”,始用于两浙,随即通行于东南地区。交子、会子,起初都由商人发行,后归官营。纸币的发行与流通,表明宋代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达到****的程度。二是城市的繁荣。唐代十万户以上的城市只有十几个,宋代增加到四十多个。唐代城市实行坊市制度,居民区(坊)、商业区(市),界限分明;还实行宵禁。宋代城市布局则打破坊市制,取消宵禁,市场、娱乐场所日夜开放。城市的繁荣景象,在宋代文人画家的笔下更有生动的记述和形象的描写。张择端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柳永的一首《望海潮》,分别展现了北宋时期汴京、杭州的繁盛景象。南宋时作为临都的杭州,当时人“直把杭州作汴州”,其繁盛又胜过北宋当时。北宋末,汴京户数达26万。杭州,柳词说“参差十万人家”,南宋时有人说“近百万人家”。生活在汴京、杭州这种大城市的众多人口,除了帝后**、王公**、各级官员外,大量的商人、伙计,手工业主、工匠,还有读书的学生、应试的举子、驻防的军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民**。形形色色的城市居民,既有物质生活的需要,也有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为适应这种需要和追求,城市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铺作坊、茶楼酒肆、花街柳巷,也出现了叫做“瓦舍”或“瓦子”的综合游乐场所。大都市往往有一二十处瓦子,就是在小城镇也不鲜见。瓦子内分设若干座勾栏看棚,表演戏曲、说唱等各种伎艺。大的看棚,“可容数千人”,“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而且,“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在瓦舍勾栏里,说话伎艺占有重要的一席。在深厚的群众土壤里,在良好而又竞争激烈的演出环境中,说话伎艺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在题材内容和表演方式上各有特点的门类家数。据南宋人吴自牧《梦粱录》、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等书记述,说话分有小说、讲史、说经等四家,“各有门庭”。其中,小说、讲史*受欢迎。小说一家,“说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赶棒、发迹变泰之事”,题材广泛,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真所谓“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从头说细微”。小说的特点还在于,“说一事而立知结局”,表演时有说有唱,用银字笙伴奏,更能吸引听众。讲史一家,专说历代征战兴亡的故事,三分真实、七分虚构。三国、五代的人物故事,*属热门。讲史节目,都是长篇,表演时只说不唱。它既可丰富市民的历史知识,又能激发听众的爱憎感情。苏轼曾转述友人的话说,涂巷小儿听三国故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东坡志林》)。由于听众的欢迎。在瓦舍勾栏里出现了专说小说、讲史节目的艺人。据记载,南宋杭州规模*大的北瓦,有座小张四郎勾栏,是以小说家小张四郎长期在那里作场演出而得名,另有两座勾栏专说史书。
    宋代“说话”的听众是市民,“说话人”同样大都来自社会下层,有出身小商贩的,有落魄的读书人,也有些在宫廷当过差,还有的是女性。姓名见于记载、活跃于瓦舍勾栏的“说话人”,北宋汴京有14人,南宋临安有百余人。更多不知姓名的“说话人”,则在茶坊酒楼、广场街头,以至郊野乡村,进行流动演出。“说话人”要有一定的书本知识、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熟练的表演技巧。他们有自己的行会组织,切磋技艺,在南宋临安的叫雄辩社。
    宋代的“说话”伎艺,有以此谋生、人数众多的艺人群体,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各具特色的家数门类,还有丰富的节目。宋末元初人载录“说话”节目有107种之多,基本上当属宋代说话人的创作。在元代,作为民间伎艺的“说话”继续流行,虽有一些新的特点(比如能唤起民族意识和含有反暴政内容的“讲史”更为突出),总体来说,大致同于宋代。
    宋元时代的“说话”,首先是说给人听的,通过面对面的表演与交流,满足听众的精神需求。一些精彩的节目,让人“听”了还想“看”,便有了阅读的要求。一些商人、士子、官员,即使平时无暇或不愿涉足瓦舍勾栏,在舟车行旅中也乐于翻看“闲书”。在广泛的阅读需求的推动下,说话人的故事本子变成了刊刻行世的话本。说话人的故事本子,或是演出前写的提纲,或是表演的择要记录,起备忘或师徒传授之用。书商搜集这些本子,或请人或自己整理加工,予以刊刻,成为可供翻阅的读物。参与整理的有“书会先生”,也称“书会才人”。书会,是宋元时主要编写剧本、唱本的文人团体,也从事话本的编写整理。说话分家数,各家话本也有不同的名称。小说家话本,一般就叫话本或话本小说(这里的“话本”用做文体名称);讲史家话本,元代习称“平话”。小说家话本当时单篇刊行,不易保存,二三十年前在西安发现的元刊小说《红白蜘蛛记》残页,可谓****。讲史家话本篇幅较长,流传至今的有元刊“全相平话”五种等。
    话本的体制与“说话”的构成形式一致。从现存宋元小说话本来看,一般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篇首通常以一首诗(或词)或一诗一词为开头,概括全篇大意,点明主题;或者渲染气氛,烘托某种情绪。诗词大抵用做念白而非唱词。在“正话”开讲之前,先有“入话”、“头回”。人话是对篇首诗词的解释,头回是一个与正话相类或相反的小故事。其作用是稳住在场的听众,等候晚到者。明人刊印时,有的话本篇首只标“人话”二字,把人话原文删除了。接下来进入“正话”,即主要故事。正话文字,韵散相间。散体文是接近当时口语的白话,用来讲述故事;它的特点是说话人以第三人称叙事,**听众把握故事的脉络、层次,随情节起伏调整情绪。韵文包括诗词、骈文、偶句等,用来描写环境场面、人物的容貌服饰,等等。表演时或念诵,或歌唱。正话说完,一般用七言四句的诗结尾,也有先作评论或交代题目再引诗作结,还有的交代故事来源或改编所本。有的话本,*后有宣布散场的两句话:话本说彻,权作散场。以上对宋元小说话本体制的介绍,只是粗略言之,供阅读时比照参考。
    我们现在所能读到的宋元小说话本,都是经过明代人传抄、重刻得以保存下来的。明正统进士叶盛,历仕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四朝,所撰《水东日记》内“小说戏文”一则说:“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抄写绘画,家畜而人有之;痴骏女妇,尤所酷好。”“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由此可知,早在明前期,“小说杂书”即广为传布。叶盛所谓“书坊相传”、民间抄写的“小说杂书”,其中自应有宋元时曾经刊刻的小说话本。正因为如此,宋元时期的小说话本,到明代中后期仍存有相当数量,并受到热心俗文学的藏书家、书商的重视,得以再度刊刻行世。流传至今的有两种,虽有残缺,仍弥足珍贵。一是嘉靖年间洪椴编刊的《六十家小说》。洪搬字子美,堂号清平山堂,藏书甚富,校刊“既精且多”。《六十家小说》分为六集,每集十篇。这是已知*早的话本小说集刊本。日本汉学家长泽规矩也、中国学者马廉先后发现该书原刊作品共二十七篇,辑刊书名题为《清平山堂话本》。其中大部分为宋元作品,也有明人之作。另阿英发现的两篇,残缺太甚,未被辑入。二是万历年间问世的《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熊龙峰是位书商,堂名忠正堂。这四种都是单行,版式相同。其中,宋人作品和明人作品各半。当时熊氏所刊,应不止四种。此外,民国初年,**学者缪荃孙在上海发现一个旧钞本,存四册,第三册钤有“钱遵王图书”印。卷首有“京本通俗小说第×卷”字样,存十卷九篇。缪氏将其中第十卷《碾玉观音》至第十六卷《冯玉梅团圆》共七篇印出,即以《京本通俗小说》为书名,跋云:“破烂磨灭,的是影元人写本。”“通体皆减笔小写,阅之令人失笑。”缪氏所见旧钞本,今不知下落。从其刻本来看,俗字连篇,或保存了“通体皆减笔小写”的原貌。关于《京本通俗小说》,研究者对其产生年代乃至真伪颇有争议。这里做几点说明。**,孙楷第先生早已指出,《冯玉梅团圆》开头的《南乡子》词是元末明初人瞿佑所作;近获友人马振方相告,据他查考,《碾玉观音》“人话”中那首托名宋人王岩叟的诗,实为明成化问人之作。因此,缪氏所见旧抄本《京本通俗小说》,决非“影元人写本”。20世纪30年代,李家瑞先生即从俗字演变上证明,《京本通俗小说》实为明人抄写,*早不过宣德(1426—1435)年间。缪氏跋称,所见抄本有钱曾藏书印。钱曾字遵王,钱谦益族孙,生于明崇祯二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年。他是一位有名的藏书家、版本学家,向以重视收藏宋元刻本及旧钞本著称。由此看来,有钱遵王藏书印的这个旧钞本,应当是他在顺、康间收藏的一种明钞本。第二,研究者包括指其为伪书者认为,《京本通俗小说》残存的九篇作品(包括未经刊出的“破碎太甚”的《定州三怪》一回和“过于秽亵”的《金主亮荒淫》两卷),多属宋元话本。其中如《碾玉观音》本是宋人小说,“入话”部分那些诗词不过是明代说书人或整理者随意拼凑而成,以致掺杂有明人之作。第三,这九篇作品,分别见于“三言”中的《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由此,便产生了《京本通俗小说》与“三言”孰先孰后的问题。进而,更引出了《京本通俗小说》的真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还有待进一步的讨论澄清。
    嘉靖、万历以来,汇辑刊刻话本小说的宋元旧作和明人新篇,形成一时风气。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冯梦龙和凌潆初相继编印了“三言”和“二拍”,留下了一份颇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学遗产。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吴县人。崇祯中期,由贡生任丹徒训导,后选任福建寿宁知县。万历年问,他已经是吴下知名文士,对当时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李贽甚为仰慕,“酷嗜李氏之学,奉为蓍蔡”(许自昌《樗斋漫录》)。很受李贽、袁宏道鼓吹“童心”、“性灵”的影响,他致力于俗文学的研究,收集整理民歌,编辑印行《挂枝儿》和《山歌》。冯梦龙*大的贡献是编选了“三言”,即《喻世明言》(初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为话本小说提供了一个集大成的选本,总共一百二十篇。他能见到的宋元话本较多,“三言”中约有一半是根据旧本加工、改编的;这类作品“结构的笨拙、语气的质朴,都还显得出宋元旧作的风味和影响”(马廉语)。其余是明代人的拟话本;此类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描写细腻,形象鲜明,语言流畅,艺术成就在宋元旧作之上。冯梦龙也是创作家,“三言”中《老门生三世报恩》确知是他的作品;他增补过罗贯中的长篇章回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曾更定传奇剧本十种,自撰的有《万事足》和《双雄记》两种。所以,冯梦龙在文学史上有相当的地位。凌漾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以副贡任上海县丞,官至徐州通判。凌氏一生著述不辍,涉及经史诗文的许多门类,有《鸡讲斋诗文》、《南音三籁》等多种;创作的戏曲有《虬髯翁》、《北红拂》、《乔合衫襟记》、《颠倒姻缘传》等。而*负盛名的是“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话本小说集的编撰。总共八十篇,实际只有七十八篇;“二刻”中卷二十三与“初刻”卷二十三是同一篇文章,“二刻”的卷四十是一篇杂剧。据凌氏说,比较完整的宋元旧本,冯梦龙已“搜括殆尽”,他所能利用的不多,大体是他依据“古今来杂碎事”,“演而畅之”新创作的拟话本;少数确有宋元旧本的叙事风格语言特征的,也是经过他发挥改写过的。总体看,“二拍”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或许略逊于“三言”,也只是**第二之分,二者相去不远,同样宝贵。近年在韩国发现明版四十回本《型世言》,在“三言”之后,与“二拍”相交错出现;主要写明代事的拟话本,明亡而湮没无闻。
    明末抱瓮老人编选《今古奇观》,收“三言”、“二拍”文四十篇,而无《型世言》中文章。改朝换代之际,“三言”、“二拍”已不流行;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时也没有看到完整的明版“三言”。《今古奇观》则广为流行,“三言”、“二拍”中的许多名篇赖此书流传。后起的清代“三言”、“二拍”选本,大体依傍《今古奇观》,略有增减或改头换面,价值都不及《今古奇观》。
    我们现在提供给青年读者的“三言”、“二拍”选本,总共二十五篇,分量不大,是二书中的**篇章,很值得看。鲁迅说,“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即是说,娱乐群众,又寓教于乐。话本作者知道:“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故事要通俗易懂,讲述要关乎世道人心,从理智和感情上去打动听众明代中期以来,阳明心学的兴起,不仅冲击与挑战程朱理学教条的统治,而且凸显出儒学平民化、通俗化的色彩。清人焦循指出:“紫阳(朱熹)之学所以教天下君子,阳明(王守仁)之学所以教天下小人。”(《良知论》)朱熹之学的宣教对象是“四民”之首的士,指示其修身途径为读书明理、“格物致知”。阳明之学面向农工商等社会大众,以“化俗”为己任,专主“致良知”,着力于“开导人心”,强调“简易直接”。王阳明曾说:“你们拿一个圣人去与人讲学,人见圣人来,都怕走了,如何讲得行?须做得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传习录》)王门弟子王艮,出身贫寒,发挥“百姓日用之学”,开创泰州学派,推进了儒学的平民化、通俗化。李贽是泰州学派三传弟子,他直面社会现实,反对假道学,也反对假文学,推崇《西厢记》、《水浒传》为“天下至文”,还评点《水浒传》,冠以“忠义”之名。司以说,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主张及其平民化、通俗化的努力,给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冯梦龙编辑“三言”,就有着“以俗化俗”用心。“三言”各本的书名,即表明其宗旨:“明者,取其可以导愚也;通者,取其可以适俗也;恒则习之而不厌,传之而可久。三刻殊名。其义一耳。”(《醒世恒言》序)
    “三言”、“二拍”描述了广阔的世间万象,生活百图,种种人和事,悲欢离合。这正是小说的长处,所谓穷神极象,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的心理状态。“三言”、“二拍”成书在晚明,从阳明心学到泰州学派到李贽,形成一股比较开明的思潮,尊性命,重个性,肯定人的日常生活和饮食男女的正常需要。这股思潮渗透在“三言”、“二拍”的一些作品里,虽然跳不出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范围,确实比较通达宽容,读者浏览各篇,可以体味。再说,如今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更新了,但不见得都能与古A的截然相反;比如“子有余财,而父贫为盗”,古人视为不孝有罪,我们大概也不能说是好事,必要的互相关怀与照顾总是需要的吧。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是很低的目标,世世代代努力才行呢。读旧书有鉴古知今的认识作用,定会有精神的营养可以吸收。
    这种古典短篇小说,结构上与长篇章回小说并无不同,都是有开头结尾,人物情节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故事完整。作者信守一条成规,“无巧不成话”,常常造成峰回路转,起伏跌宕的艺术效果。表现手法也多样,现实的白描与浪漫的渲染是结合的;人、鬼、神都驱遣于笔下,因为古人的观念本来就是复杂的,许多说话人恐怕是有鬼神信仰的,相信因果报应,至少希望有报应,以表达惩罚坏人的心愿。这样看,就可以理解劝善与无处不在的因果报应之谈了。即使深沉的内容,也要讲得明白显豁,大众听得懂。这是说话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现代作家借鉴外国的形式,小说不一定重视人物、故事情节,只是写给别人看,如意识流之类,自有其优长;如果当话说,一定大失败,听的人就会不知所云。作为白话小说,这种白话不是今天的普通话,大致能听懂,又会觉得有些别扭。因为古今时地不同,语言有变化。有些话现在不那么说,有些词不用了,改换了。但也不尽然是现代人不说,而是普通话不说,方言中仍然那么说。冯梦龙和凌漾初都是以吴语为母语的文人,他们照写口语,自觉不自觉地习惯性地使用吴语,书中都有反映;何况吴语系统比较古老,更接近宋元语言。至于记录语音的文字,用通假字,或日别字,旧书中司空见惯,是常态;听的时候不会有不懂的问题,看的时候或许别扭;看下去就会明白。有一些在注释中交代一下,读者可以查看。
    关于这25篇古代白话小说的正文,“三言”部分采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校注本(校注者分别是陈熙中、吴书荫、张明高)。这三个校注本都以20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校注本(校注者分别是许政扬、严敦易、顾学颉)为底本,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许斋、兼善堂、叶敬池刊本精校过。“二拍”部分采用北京同心出版社杨惠文校注本。这两个校注本都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精校过。注释也借鉴过人民文学版、北京十月文艺版、北京同心版这些注本,一并致谢。
    目录
    前言/1
    喻世明言/1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3
    滕大尹鬼断家私/45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70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84
    简帖僧巧骗皇甫妻/99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116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150
    警世通言/189
    崔待诏生死冤家/191
    乐小舍拼生觅偶/208
    玉堂春落难逢夫/222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268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303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