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
QQ咨询:
有路璐璐:

宋风成韵:宋代社会的文艺生活

  • 作者:黄博
  •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238144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344
  • 定价:¥8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308238144
    • 作者
    • 页数
      344
    •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01日
    • 定价
      ¥88.00
    • 所属分类
    内容提要
    本书以文人士大夫的文艺生活为核心,通过描绘宋代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村儒的日常生活,展现宋人的神采风韵。作者以宋代各**文化人的文艺故事为叙事主线,揭示宋韵文化的审美意涵和生活情趣。特别是选取代宋代文艺生活中的代表性人物作为主角,通过富有趣味性的轶闻和逸事,将宋韵文化的学术成果以通俗易懂、赏心悦目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作者流畅轻快的语言,配以宋代文化的艺术结晶——绘画、书法及各种文物,将文学性与视觉性结合起来,图文并茂地让读者多方位地感知宋代文艺生活的各种应用场景,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生动的现场感。
    文章节选
    楔子 宋风何以成韵 “恭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这是南宋人史尧弼在自拟的科举考题中,对宋代文化欣欣向荣所下的断语。在他看来,“文章之变,其得丧之关于天,而盛衰之关于世也”,此中所谓文章,不独诗文而已,而是和他所说的“文物”一样,都是反映一个时代盛衰特征的那些文化成就,而宋人对自己的文化成就,自视甚高,以两百年的时间所创造的“文物之盛”,足以超越过去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朝代。 史尧弼生活的南宋前期,国运不振,国势日衰,早已偏安江南多年。令人费解的是,失去了中原河山的宋人,在本朝文化的自信上,却有着天命在我的气势。当年孔子在被匡人围攻,情况凶险万分之际,曾发出“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感叹,夫子以斯文自许,在生死之间,不惧生死,坚信自己身负着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绝不会就这样毫无意义地死去。不过,细���一下,夫子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恐怕更多的是对时局败坏到已无可奈何的激愤之词。 “文之用否,其大矣哉!”——史尧弼这时的慨叹却是真诚的,尽管南宋立国之际,被金人按在地上摩擦多年,之后又以屈膝投降换来二十多年苟安的和平,但他却坚信,宋代的文化,有足以与汉、唐比肩的盛世之风——“夫得丧之关天,盛衰之关世,千百年之间,其盛不过汉与唐与吾宋三而已!” 在今人看来,我“弱宋”也敢去碰瓷汉、唐,简直是丧心病狂! 可宋代的文人就是有着如此疯狂的斯文自觉,这是一个文人士大夫的大时代。北宋文学家尹洙曾夸下海口说:“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收复幽云十六州,完成对汉唐故土的统一,北宋自开国起就心心念念了一百多年,甚至北宋亡国,也是因为徽宗君臣那不切实际又爱慕虚荣的幽云心结造成的恶果。尹洙生活的北宋中期,开疆拓土的功勋,竟已不及文字游戏的荣耀。 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书生们又有着如此这般的迷之自信。尹洙的这段独白,大概是后世*给宋朝“招黑”的段子之一吧。可反讽的是,尹洙二十三岁就考中了进士,他的状元梦其实只是他的少年梦。成年之后的尹洙,*大的梦想却是为大宋王朝驰骋疆场,当然是以书生的方式。 欧阳修在尹洙死后,给他写的墓志铭里说,仁宗前期,大家都沉浸在天下太平的喜悦中时,只有尹洙,“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创作了《叙燕》、《息戍》两篇雄文,“行于世”。不久之后,元昊称帝,西夏事起,尹洙投身陕西前线,先后任陕西经略判官、秦州通判、泾州知州,协助宋军前方统帅夏竦、韩琦等对夏作战。欧阳修说他,“自西兵起,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西事,尤习其详”。 尹洙在宋夏战争的**线奋战了五、六年。身临北宋中期规模*大、战况*激烈的战场,当年大言“凯歌劳还,献捷太庙”不如状元及第的尹洙,此时却成为*喜欢谈兵论兵的人。《宋史》本传评价说,他深得兵制利害,“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尽当时利害”。南宋学者叶適则说他论兵皆有助于实用,非为空言高论,“尹洙早悟先识,言必中律,同时莫能及。《叙燕》、《息戍》、《兵制》与贾谊相上下。适会其时,故但为救败之策尔。洙亦善论事,非所擅长于空文者也”。 其实北宋前期,文人士大夫对于军事问题兴趣不大,仁宗前期,刚刚考中进士,还只是一名地方小官的张方平说:“**用文德怀远,以交好息民,于今三纪,天下安于太平,民不知战,公卿士大夫耻言兵事。”可没过几年,宋夏战争爆发,文人士大夫就开始纷纷谈论起兵事了。后来的大学者张载,当时还是十八岁的热血青年,也“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正在陕西主持战事的范仲淹论战守之策。事实上,宋夏战争的前线统帅,夏竦、韩琦、范仲淹,都是文人士大夫出身。
    目录
    自序 还是文艺青年 楔子 宋风何以成韵 一、从马上打天下到笔下治天下 ——宋代皇帝的宫廷文艺生活 二、两首新诗千里道 ——诗词与宋代士大夫的社交生活 三、字被苏黄胡乱写坏了 ——书法与宋代文人的日常生活 四、未来不必更臆度 ——人生焦虑与科举时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灵鸡汤 五、不知润笔能几 ——碑志行状与宋代文人的笔墨营生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