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儿童生长与发展
QQ咨询:
有路璐璐:

儿童生长与发展

  • 作者:侯晓静
  •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348690
  • 出版日期:2023年07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教材定位于以儿童、青少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相关专业,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全书共分三大部分:**部分阐述儿童生理、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按照纵横两条线设计教学内容,纵线为儿童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横线为身体发育、动作发展、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自我概念发展、语言发展等具体的发展领域。第三部分为案例集锦,以具体的案例探索遗传、教育、环境、疾病等因素对儿童生长发展的影响,旨在综合运用前两部分的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理论应用和解决实际难问题的能力。
    目录
    上篇 总论/ 1 **章 绪论/ 3 **节 儿童生长与发展概述/ 4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4 二、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阶段划分/ 5 三、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内容领域/ 5 第二节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6 一、 儿童观的变迁/ 6 二、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争议/ 7 第三节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8 一、 生长与发展的顺序性/ 8 二、 生长与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9 三、 生长与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 / 10 四、 生长轨迹现象与赶上生长 / 11 第四节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11 一、 遗传因素 / 11 二、 胎儿成长环境 / 12 三、 养育环境 / 12 四、 社会历史环境 / 13 五、 经历的时机 / 14 六、 个体的易感性和复原力 / 14 第五节 生命早期经历及其意义 / 14 一、 生命早期的界定 / 15 二、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 / 15 三、 早期成长逆境 / 15 第二章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 18 **节 脑的发育 / 19 一、 脑结构发育 / 19 二、 脑功能发育 / 20 三、 脑发育的影响因素 / 22 10 四、 神经反射 / 24 第二节 感知觉的发育 / 2�� 一、 感觉的发育 / 26 二、 知觉的发育 / 29 三、 感知觉的发展进程 / 29 四、 感觉统合 / 30 第三节 运动的发育 / 31 一、 粗大运动发育 / 31 二、 精细运动发育 / 32 三、 儿童运动发育特点 / 32 第四节 语言的发育 / 33 一、 语言产生的机制 / 33 二、 语言发育的影响因素 / 34 三、 语言发育的过程 / 36 第三章 儿童身体发育 / 39 **节 儿童体格生长 / 40 一、 儿童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 / 40 二、 儿童体格生长的评价方法 / 45 第二节 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各系统发育 / 50 一、 骨骼发育 / 50 二、 牙齿发育 / 51 三、 生殖系统发育 / 52 第三节 体格生长偏离 / 53 一、 生长迟缓 / 54 二、 超重与肥胖 / 55 第四节 儿童体能发育与评价 / 59 一、 体能概述 / 59 二、 儿童体能发育的评价方法 / 60 第四章 儿童认知发展 / 64 **节 皮亚杰的主要观点 / 65 一、 皮亚杰的智力发展观 / 66 二、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67 三、 皮亚杰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 72 第二节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 72 一、 文化在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 73 二、 早期认知能力的社会起源和*近发展区 / 73 三、 对教育的意义 / 74 第三节 信息加工观 / 75 一、 发展的信息加工观 / 75 11 二、 认知资源———信息加工的容量和速度 / 76 三、 变化的机制 / 76 四、 认知及其发展变化 / 77 五、 对信息加工观的评价 / 79 第四节 智力的发展 / 80 一、 智力的概念 / 80 二、 智力的测量 / 83 第五章 儿童社会性发展 / 87 **节 儿童个性 / 88 一、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 88 二、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 90 三、 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 93 第二节 儿童自我与性别角色 / 93 一、 自我概念 / 94 二、 自尊 / 95 三、 自我控制 / 97 四、 性别角色 / 98 第三节 儿童情绪/ 100 一、 情绪的产生与识别/ 100 二、 情绪的获得/ 103 三、 重要情绪/ 104 四、 情绪的调节/ 108 第四节 儿童社会关系/ 110 一、 家庭关系/ 110 二、 同伴关系/ 112 第五节 儿童道德/ 114 一、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14 二、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15 三、 儿童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117 下篇 各论/ 121 第六章 生命的开始/ 123 **节 孕育新生命/ 124 一、 生物学基础/ 124 二、 受孕过程/ 126 三、 孕前保健/ 127 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 129 一、 胎儿的发育阶段/ 129 二、 胎儿的感觉/ 131 三、 胎儿发育的影响因素/ 131 12 第三节 出生和新生儿/ 134 一、 新生儿的出生/ 134 二、 新生儿的评估/ 137 三、 新生儿的照护/ 142 第七章 婴幼儿期/ 147 **节 生理发育/ 148 一、 身体发育/ 148 二、 运动发育/ 150 三、 感知觉发育/ 154 四、 婴幼儿保健/ 155 第二节 语言发育/ 157 一、 早期语言发育的准备/ 157 二、 早期语言发育过程/ 159 三、 早期语言的特征/ 160 第三节 认知发展/ 160 一、 条件反射与记忆/ 160 二、 基于感知的学习/ 161 三、 客体**性/ 162 四、 信息获取与加工/ 162 五、 游戏与认知/ 163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164 一、 情绪/ 164 二、 气质/ 165 三、 自我概念/ 165 四、 亲子依恋/ 166 五、 同伴关系/ 166 六、 道德发展/ 167 第五节 常见健康问题/ 168 一、 感染性疾病/ 168 二、 非感染性疾病/ 169 三、 常见心理问题/ 170 四、 意外伤害/ 171 第八章 童年早期/ 174 **节 生理发育/ 175 一、 身体发育/ 175 二、 运动发育/ 177 三、 感知觉发育/ 178 第二节 语言发育/ 179 一、 口语/ 180 13 二、 内部语言/ 181 三、 绘本阅读/ 181 第三节 认知发展/ 182 一、 象征性符号思维/ 182 二、 空间和因果关系/ 182 三、 类别化/ 183 四、 集中化/ 183 五、 自我**思维/ 183 六、 信息获取与加工/ 183 第四节 社会性发展/ 186 一、 情绪情感/ 186 二、 自我概念/ 186 三、 性别角色/ 187 四、 个性/ 188 五、 人际关系/ 189 六、 道德/ 189 第五节 游戏对童年早期儿童的意义/ 191 一、 游戏的类型/ 191 二、 游戏的性别差异/ 192 三、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 192 第六节 常见健康问题/ 193 一、 常见疾病/ 193 二、 营养问题/ 193 三、 情绪问题/ 193 四、 睡眠问题/ 194 五、 意外伤害/ 194 第九章 童年中期/ 196 **节 生理发育/ 197 一、 身体发育/ 197 二、 运动发育/ 198 三、 感知觉发育/ 199 第二节 认知发展/ 199 一、 可逆性思维/ 200 二、 守恒概念/ 200 三、 记忆力/ 201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 201 一、 自我概念与自尊/ 201 二、 性别角色/ 202 三、 情绪/ 202 四、 道德/ 203 五、 人际关系/ 203 第四节 常见健康问题/ 205 一、 肥胖/超重 / 206 二、 近视/ 207 三、 睡眠障碍/ 208 第十章 青少年期/ 210 **节 生理发育/ 211 一、 体格和器官系统发育/ 212 二、 生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 213 三、 身体动作发育与体能发育/ 214 第二节 认知发展/ 215 一、 皮亚杰的形式运思观点/ 215 二、 信息加工论的观点/ 215 三、 语言与思维/ 216 四、 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216 第三节 社会性发展/ 216 一、 性心理活动/ 216 二、 自我同一性/ 217 三、 人际关系/ 222 第四节 常见健康问题/ 225 一、 营养异常/ 225 二、 意外伤害/ 225 三、 吸烟/ 226 四、 网络成瘾/ 227 五、 过早性行为/ 228 附录 年龄线索下的主要发展任务/ 231 主要参考文献/ 237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23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