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常用教育概念辨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常用教育概念辨析

  • 作者:陈桂生 合著者 吴法源 杨霞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63124
  •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 页数:383
  • 定价:¥3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常用教育概念辨析》是《“教育学视界”辨析》一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修订版。原书获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著作类成果一等奖(1998年)、第七届全国教育图书展**专著图书奖(1998年)。本书只保留原有篇章13篇,新写、改写的篇章约占全书的80%,实际上已是一本新著。本书虽像是一本“教育小辞典”,其实是随笔其表、专业见识其里的“教育”群概念的辨析之作。
    文章节选
    教育(词)
    1
    一、中文“教育”一词的出典[3]——二、中国古代指称“教育(包括教学)事实”的用语[4]——三、
    作为西方文字译词的“教育”[7]
    关于“教育”一词的来源,通常追溯到《孟子》,素无疑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教育”释义提到:“‘教育’一词,在中国*早见于《孟子·尽心章句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惟这种提法尚可推敲。其实,在中国古籍中“教育”并非常用词,这种现象也可一议。

    在《孟子》一书中,“教”与“育”连用,只出现一次,含“教之、育之”之义。“教育”原非双音单词。该书中“教”字三十五见(含“教育”之“教”),“育”字仅三见(含“教育”之“育”),可见,“教”字才是《孟子》中的常用词。
    古代汉语多用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词、多音词才大量涌现。“教育”一词,不仅在先秦典籍中极为罕见,就是在秦汉以后的古籍中也不多见,故朱���把孟子所用“教育之”解为“教而养之”。
    《说文解字》解“育”为“养子使作善也”,把“育”限定为人子之育。其实,在先秦典籍中,“育”字含义较为宽泛,不限于人之育,它主要含万物生长之义。如“长我育我”(《诗·小雅·蓼莪》),“载生载育”(《诗·大雅·生民》),“昔育恐育鞫”(《诗·邶风·谷风》);《易经》中也有“育”字,如“妇孕不育”(《易·渐》),“君子以果行育德”(《易·蒙》)。以上诸说,惟“君子以果行育德”同“养子使作善也”义近。
    …… 教育科学理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实践教育学。在接受实践教育学基本观念的同时,其专业用语或专业术
    语也被继承和接受下来。而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实践教育学的专业用语或专业术语又均来源于口语或日常用
    语。因此,它们所指示的东西,在许多情况下并不足够准确。
    ——[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视界”辨析》一书,于1997年出版,迄今已达10年之久。这本书之于我,犹如“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由于对这本书的取舍,一直是个两难问题,如今也就把它当作“鸡肋”处理。其办法且以数据表示:
    1.原书共有41篇,从中删去25个篇目,占原篇目总数60.9%。删去那些篇章,并不表示现今已发现其中有什么大错或小错,主要同此书的体例改变相关。其中有些篇章如今已经“食之无味”,另外一些篇章已移入另外的文集,故在此书中“弃之”并不可惜。
    2.现有篇目共63篇。其中:
    (1)保留原有篇章13篇,占原有篇章(41篇)31.7%。
    (2)重写或改写原有篇目3篇,占原有篇章(41篇)7.3%。
    (3)新写篇章47篇,加上重新改写的3篇,占总数(63篇)的79.4%。其中,有几篇是为了配套,从本人其他著作中移植的。
    这虽然也算是原书的改订本,但原书的面貌已有非常明显的变化。故更名为“常用教育概念辨析”。
    本书虽像是一本“教育小辞典”,它并不符合“辞典”的规范。其实,它是几组随笔其表、专业见识其里的教育概念群的辨析之作的汇编。它重在若干教育基本概念的辨析,而不局限于语词的解释。
    是为序。
    陈桂生
    2008年7月20日
    目录
    Ⅰ 关于广义“教育"
    1 教育(词)/3
    2 教育(概念)/9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6
    4 个体社会化/23
    5 教育目的/26
    6 普通教育/29
    Ⅱ 关于学校
    1 学制/37
    2 学校/41
    3 私塾/45
    4 制度化教育/52
    5 校长/60
    6 校历/65
    7 校训/68
    8 校规/73
    9 晨会/78
    Ⅲ 关于课程
    1 课程/85
    2 教养/100
    3 教学/104
    4 课程机制/108
    5 三级课程/118
    6 教学组织/126
    7 教科书/132
    8 课程表(上)/135
    9 课程表(下)/144
    10 教学法/159
    11 教学程序/175
    12 启发式教学/184
    13 教研组/190
    14 集体备课/195
    15 教案/200
    16 课外活动/207
    17 复习/212
    18 应试教育/215
    19 考试/218
    20 分数/222
    Ⅳ 关于狭义“教育”
    1 德育/227
    2 思想教育/233
    3 学生精神品格的陶冶/235
    4 师生关系/240
    5 班主任制/247
    6 新生综合征/256
    7 说服教育/258
    8 爱的教育/261
    9 同学/264
    10 榜样影响/270
    Ⅴ 关于教师
    1 教师职业/279
    2 教师资格制度/283
    3 教师职务制度/294
    4 教师聘任制度/298
    5 教龄/302
    6 **教师/304
    7 师道/311
    8 教师在职培训中的师徒制/315
    9 教师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319
    10 教育行动研究/324
    Ⅵ 关于教育价值取向
    1 “人本位”教育取向/337
    2 “社会本位”教育取向/344
    3 现代“儿童**”教育取向/347
    4 “德智体全面发展”说/352
    5 “教育先行”取向/361
    6 “教育民主化”取向/366
    7 “终身教育”取向/371
    8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价值取向/378

    ……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